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书情寄上苏州韦使君兼呈吴县李明府[注]
崔峒
数年湖上谢浮名,竹杖纱巾遂性情。
云外有时逢寺宿,日西无事傍江行。
陶潜县里看花发,庾亮楼中对月明。
谁念献书来万里,君王深在九重城。
[注]这首诗作于崔峒晚年,当时,崔峒任潞府功曹,功曹属于闲官。诗题中“韦使君”指韦应物。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句中的“谢”是“拒绝”的意思,是说作者不务政事,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
B.“竹杖纱巾”是隐者装束,是说作者如隐者般逍遥自在地生活,大遂平生之愿。
C.前两联写了作者的生活情景,引出颈联对两位友人的生活情景的描写。
D.颈联运用典故,将李明府比作陶潜,将韦应物比作庾亮,夸赞他们的雅洁。
E. 尾联写作者不愿从万里之外给君王献书,因为君王深居禁宫无法收到。
【小题2】诗歌题目中有“书情”二字,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哪些感情?请简要概括。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8-31 12:02:0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小题1】“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题2】“今夜闻君琵琶语”中的“语”如果换成“曲”,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小题3】音乐是沟通诗人与琵琶女情感的桥梁,琵琶声中塑造了诗人和琵琶女怎样的形象?
【小题4】结尾一段,诗人重闻琵琶,为何“凄凄不似向前声”,诗人又为何“泪湿青衫”?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