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对《采薇》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的第五章运用了起兴的手法,描写我方军队的军威。
B.这首诗中既有叙述,也有议论,更有抒情,把出征的原因、战争的进程、自己内心的痛苦交代得清清楚楚。
C.“行道迟迟,载渴载饥”两句是直接描写,“我心伤悲,莫知我哀”两句是直接抒情,但感情是克制的、平和的,体现了《诗经》“哀而不伤”的特点。
D.这首诗写的是戍边战士在归途中的心情,通过诗句,我们可以想象他们戍边时的艰苦情况。诗歌表达了战士对从军生活的厌倦,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留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7-10-11 03:46:0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各题。
次韵柳通叟寄王文通
黄庭坚
故人昔有凌云①赋,何意陆沉黄绶②间。头白眼花行作吏,儿婚女嫁望还山。
心犹未死杯中物,春不能朱镜里颜。寄语诸公肯湔祓③,割鸡④令得近乡关。
注:①凌云:椐《史记》记载,司马相如所作《大人赋》“飘飘有凌云之气”。
②黄绶:黄色的印绶,为低级官吏所佩戴。
③湔祓:语出《战国策·楚策》,意为洗刷污浊,引申为荐拔。
④割鸡:语出《论语·阳货》,用作治理一县的代称。孔子到了子由作县宰的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用典故与对比,写了老友虽才华横溢,却不被当权者赏识的现实。
B.“何意陆沈黄绶间”,这一句以疑问形式出之,它是慨叹,也是责问,表现出对执政者的无可奈何之情。
C.诗人一反律诗中间二联装点景物的传统,额联以“头白眼花”对“儿婚女嫁”;在上下相对中,每句又自成对偶,有着往复回环的效果。
D.本诗步步曲折,首联将高才与不遇相对比,一是“凌云”,一是“陆沉”,有转折跌宕之势;颈联抒发了豪兴犹在、盛年不再的感慨,又是一个转跌,在豪放旷达中含无限感慨。
E.王文通是一位才华横溢、贫贱自守、远离官场、愤世嫉俗之人,诗人与他遭际相似,品格相类,他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
(2)诗人通过王文通这一形象,表达了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