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氓》,完成下面小题。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小题1】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匪来贸丝,来即我谋”,是省略句,“谋”后省略“婚事”。原句意思:并不是真的来换丝,到我这里来是和我商量婚事。
B.“既见复关,载笑载言”,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复关”比喻男子。“信誓旦旦,不思其反”,“信誓”,诚实的誓言;“旦旦”,明白的样子。
C.这首诗是一个被遗弃女子的自诉,她叙述了自己从恋爱、结婚到被遗弃的过程,对负心的丈夫充满着怨愤,最后她从痛苦中醒悟过来,表示要坚决地同他一刀两断。
D.这首诗叙事很完整:首章写订婚,次章写结婚,第三章写被遗弃,第四章写受虐待,第五章写教训,第六章写决绝。
E. 本诗大体按照事件发展顺序,采取概括叙述与细节描写相结合,把恨与悔的感情熔铸于叙事、议论之中,较细腻地刻画了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并展现了她的坚强性格。
【小题2】诗歌《氓》中的女子有哪些性格特点?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10-12 09:01:2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小题1】这节诗运用了许多比喻和通感,表现了琵琶声的不同特点,根据要求填空。
(1)形容乐声粗重急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形容乐声亲切细柔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形容乐声错落有致,清脆圆润的:_____________ 
(4)形容乐声婉转流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形容乐声低沉凝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形容乐声激越高亢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形容乐声凄厉裂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这部分对音乐的描写十分成功,请谈一谈比喻修辞手法在其中产生的艺术效果。
【小题3】《琵琶行》诗中有三处描写江月,请找出来细细体会,并分析这三处景物描写的作用。
(1)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小题4】《琵琶行》全诗由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是___,暗线则是______。一虚一实,虚实相生,最后两条线索交织在“_______,_______”上?全诗结构严谨而又错落有致。

同类题3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小题1】选出下列句子中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汝心之固  固:顽固
B.惧其不已也 已:已经
C.寒暑易节  易:交换
D.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通“无”,没有
【小题2】用原文回答下边的问题。
(1)愚公移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愚公移山的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⑵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