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古人写过不少劝学诗和惜时诗,韩愈的“劝学诗”就很有名:“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足己患不学,既学患不行。”短短二十个字,讲了很多读书的道理。请你再写出有关劝学或惜时的诗一首。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7-11-10 02:28:4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默写
1.在《师说》中韩愈表说老师作用的一句是:师者,
。
2.《过秦论》的中心论点:
。
3.吾尝终日而思矣,
。
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
。
5.谨庠序之教,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6.别有幽愁暗恨生,
。
7.但见悲鸟号古木,
。
同类题2
对下列古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新愁。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这首诗的后两句是古来名句,被誉为“神韵无伦”,作者借景抒情,含蓄地表达出淡淡的乡愁。
B.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殁,今日水犹寒。
——这首诗写出诗人在易水想起当年荆轲壮别的场面,表达了对荆轲及其业绩的钦仰之情。
C.茅檐长扫净无苔,花
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排闼tà:推门而入)送青来。
——这首诗描写了山下农家初夏景色,“护田”、“排闼”两句用拟人手法,把静景写得活灵活现。
D.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是一首感情深挚的离别诗,后两句用夸张手法,直抒胸臆,表达了离别的痛苦。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塞上行作
刘得仁
乡井从离别,穷边触目愁。生人居外地,塞雪下中秋。
雁举之衡翅,河穿入虏流.将军心莫苦,向此取封侯。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描写将士们背井离乡,到荒僻的边远地区戍守,边塞环境艰苦,满目都是让人犯愁的景象。
B.颔联写战士们作为外乡人来到边塞,看到中秋的时候边塞就已经大雪纷飞的情景,更进一步表现边塞的苦寒。
C.颈联写由于边塞艰苦,大雁都振翅南飞,想远离此地,河水流过边虏之地,象征边塞战事绵绵不休。
D.本诗语言不事雕琢,质朴无华,明白晓畅,给读者‘种平实朴素的感觉,很容易感受到边塞的景象和气息。
(2)本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雪后到乾明寺,遂宿(注)
苏 轼
门外山光马亦惊,阶前屐齿我先行。
风花误入长春苑,云月长临不夜城。
未许牛羊伤至洁,且看鸦雀弄新晴。
更须携被留僧褐,待听摧檐泻竹声。
(注)本诗写干元丰四年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是年冬,黄州大雪。
【小题1】请对首联中的“惊”字作简要赏析。
【小题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和态度,请结合后两联简要分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六首(选二)
岑参
【其五】
蕃军遥见汉家营,满谷连山遍哭声。
万箭千刀一夜杀,平明流血浸空城。
【其六】
暮雨旌旗湿未干,胡烟白草日光寒。
昨夜将军连晓战,蕃军只见马空鞍。
【小题1】简要分析“万箭千刀一夜杀”一句诗中数字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小题2】这两首诗描写战争场景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