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东都送郑处诲校书归上都[注] 杜牧
悠悠渠水清,雨霁洛阳城。
槿堕初开艳,蝉闻第一声。
故人容易去,白发等闲生。
此别无多语,期君晦盛名。
(注)太和九年,杜牧被授任监察御史,分司东部,八月赴东都洛阳上任。因此逃过了十一月的甘露之变的险恶风波。此诗作于他到洛阳上任后的第二年。郑处诲:太和八年登进士第。上都:今陕西西安。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标题点明送别地点、对象及其归处,首联扣题交代送友的地点与环境。
B.“悠悠”“清”写出渠水之绵长、清澈,“雨霁”点出雨后洛阳城风景的宜人。
C.颔联中“初”“第一”呼应“霁”字,突出景之清丽,表达了诗人归隐之念想。
D.颔联分别从视觉与听觉角度写景,叶落、花开、蝉声点出时序变换,为颈联伏笔。
E. 全诗先写景后抒情,层次明晰,写景虚实结合,遣词造句浅淡而有韵致,耐人玩味。
【小题2】诗的颈联、尾联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7-16 03:29: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杭州新造南亭子记
(杜牧)
佛著经曰:生人既死,阴府收其精神,校平生行事罪福之。坐罪者,刑狱皆怪险,非人世所为,凡人平生一失举止,皆落其间。其尤怪者,狱广大千百万亿里,积火烧之,一日凡千万生死,无有间断;夹殿宏廊,悉图其状,人未熟见者,莫不毛立神骇。佛经曰:我国有阿阅世王,杀父王篡其位,法当入所谓狱无间者,昔能求事佛,后生为天人;况其他罪,事佛固无恙。
为工商者,杂良以苦,伪内而华外,纳以大秤斛,以小出之,欺夺村闾戆民,铢积粒聚,以至于富。刑法钱谷小胥,出入人性命,颠倒埋没,使簿书条令不可究知,得财买大第豪奴,为公侯家。大吏有权力,能开库取公钱,缘意恣为,人不敢言。是此数者,心自知其罪,皆捐己奉佛以救。日月积久,曰:“我罪如是,富贵如所求,是佛能灭吾罪,复能以福与吾也。”至有穷民啼一稚子无以与哺得百钱必召一僧饭之冀佛之助一日获福。若如此,虽举寰海内尽为寺与僧,不足怪也。
文宗皇帝尝语宰相曰:“古者三人共食一农人,今加兵、佛,一农人乃为五人所食,其间吾民尤困于佛。”帝念其本牢根大,不能果去之。武宗皇帝始即位,独奋怒曰:“穷吾天下,佛也。”始去其山台野邑四万所。冠其徒几至十万人。
赵郡李子烈播,立朝名人也。自尚书比部郎中出为钱塘。子烈少游其地,委曲知其俗蠹人者,剔削根节,断其脉络,不数月人随化之。三笺干丞相云:“涛坏人居,不一焊锢,败侵不休。”诏与钱二千万,筑长堤,以为数十年计,人益安喜。子烈曰:“吴、越古今多文士,来吾郡游,登楼倚轩,莫不飘然而增思。吾郡之江山甲于天下,信然也。佛炽害中国六百岁,生见圣人,一挥而几夷之,今不取其寺材立亭胜地,以彰圣人之功,使文士歌诗之,后必有指吾而骂者。”乃作南亭。
东闽、两越,宦游善地也,天下名士多往之。予知百数十年后,登南亭者,念仁圣天子之神功,美子烈之旨迹。睹南亭千万状,吟不辞已;四时千万状,吟不能去,作为歌诗,次之于后,不知几千百人矣。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校平生行事罪福之 考察
B.坐罪者,刑狱皆怪险 犯……罪
C.三笺干丞相云   请求
D.剔削根节,断其脉络 挑剔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人未熟见者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B.纳以大秤斛 作《师说》以贻之
C.铢积粒聚,以至于富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D.后必有指吾而骂者 德不厚而望国之治
【小题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构思极其特色。作为记文,作者不从南亭子的建筑、景物着眼,而先以议论开篇,直到文末交代修建南亭子之事,可谓别开生面。
B.第一段概括记述唐代佛教骗人宣传的基本内容,从而为下文深入揭露其危害拓开文路。
C.文中记述了文宗、武宗对佛教的不同态度和做法,对比鲜明,从中可看出作者对武帝壮举的肯定。
D.李子烈是朝中为官的名人,他奉唐文宗之命,修建了南亭子,使它成为东闽两越的一处宦游善地。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至 有 穷 民 啼 一 稚 子 无 以 与 哺 得 百 钱 必 召 一 僧 饭 之 冀 佛 之 助 一 日 获 福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片成现代汉语。
(1)一农人乃为五人所食,其间吾民尤困于佛。
(2)登南亭者,念仁圣天子之神功,美子烈之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