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词,按要求作答。
浣溪沙·红桥(其二)
王世贞【清】
白鸟朱荷引画桡,垂杨影里见红桥,欲寻往事已魂消。
遥指平山山外路,断鸿无数水迢迢,新愁分付广陵潮。
(1)上阕描写了哪些景象?
(2)结合诗句,说明下阕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3)请自选角度,赏析全词。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11-20 09:04:5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问经堂记

乾隆中,杭州先正曰卢学士,所居曰抱经堂。登是堂也,无杂宾,无杂言焉。今大学士仪征阮公所燕居曰研经室。入是室也,无杂宾,无杂言焉。夫言之厖,由学之歧也;所居之猥缛,由嗜好之俚也;宾客之鼓孰污哗,由主人之不学也。

京师宣武坊,有堂薛然,曰问经堂。主人出,窥其容,颀然者;聆其欬,铿然者;试其行,肫然者;从之游,效其威仪,速然者。虽以龚鞏祚之吴然喜言百家,登是堂,愀乎非五经之简毕不敢言焉。

主人陈其氏,庆镛其名,颂南其字,福州其籍,户部主事其官,曩尝与鞏祚游阮公之门者也。鞏祚题其楣之左偏。

注:①卢文绍(1736—1795),字召弓,号矶渔,又号抱经,浙江余姚人。乾隆进士,官至侍读学士。②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芸台,江苏仪征人。清代著名经学家、金石书法家,官至体仁阁大学士。③厖,读若忙,杂乱之义。④猥缛,(装饰)繁杂之义。⑤鼓孰污哗,喧嚣嘈杂之义。⑥读若忾,亦作咳。咳嗽之义。⑦肫,读若谆。肫然,惇厚一致貌。
【小题1】本文作者龚鞏祚,也即《病梅馆记》的作者,晚清著名文人(  ),号( )。
A.龚自珍 静庵B.龚颐正 定庵
C.龚颐正 静庵D.龚自珍 定庵
【小题2】本文是为陈庆镛的问经堂作记,为何先从卢文绍的抱经堂和阮元的研经堂写起?
【小题3】请简析本文的语言特点及作用。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虞美人•无聊

陈维崧

无聊笑拈花枝说,处处鹃啼血。好花须映好楼台,休傍秦关蜀栈战场开。

倚楼极目深愁绪,更对东风语。好风休簸战旗红,早送鲥鱼如雪过江东。

(注)①陈维崧: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人。本词以发生在川陕地区的战争为写作背景。
②簸:摇动。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人可以交流,只好拈花枝倾诉,其“笑”也勉强。
B.“鹃啼血”既写花红如血,又有“杜鹃啼血”之悲。
C.倚楼极目,愁绪更深,幸好有东风寄语,频传捷报。
D.“鲥鱼”有良好的寓意,与“秦关蜀栈”况味迥异。
【小题2】下列选项中的诗句都借“旗”表达了对战争的情绪,其中与“好风休簸战旗红”表达的情绪最相似的一项是
A.白马绕旌旗,悲鸣相追攀。(李白《豫章行》)
B.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辛弃疾《鹧鸪天》)
C.马蹀阏氏血,旗枭可汗头。(岳飞《送紫岩张先生北伐》)
D.雄风清角劲,落日大旗明。(夏完淳《即事》)
【小题3】同样是写春花和春风,《虞美人·无聊》与下列这首诗相比,作者的情思却有不同,请结合相关诗句分析。
渡水复渡水,看花还看花。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高启《寻胡隐君》)
【小题4】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①这首词中写到诗人“倚楼极目”,《滕王阁序》中王勃也写到登阁远望,“披绣闼,俯雕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首《虞美人》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深愁绪”,李煜的《虞美人》也在结尾点明愁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这首词提到了战场,屈原的《国殇》里也有对战场的描写:“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5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此君轩记

清王国维

①竹之为物,草木中之有特操者。与群居而不倚,虚中而多节,可折而不可曲,凌寒暑而不渝其色。至于烟晨雨夕,枝梢空而叶成滴,含风弄月,形态百变,自渭川淇澳千亩之园,以至小庭幽榭三竿两竿,皆使人观之,其胸次廓然而高,渊然而深,泠然而清,挹之而无穷,玩之而不可亵也。其超世之致,与不可屈之节,与君子为近,是以君子取□。

②古之君子,其为道也盖不同,而其所以同者,则在超世之致,与不可屈之节而已。其观物也,见夫类是者而乐焉,其创物也,达夫如是者而后慊焉。如屈子之于香草,渊明之于菊,王子猷之于竹,玩赏之不足而咏叹之,咏叹之不足而斯物遂若为斯人之所专有,是岂徒有托而然哉!其于此数者,必有以相契于意言之表也。善画竹者亦然。彼独有见于其原,而直以其胸中潇洒之致、劲直之气,一寄之于画。其所写者,即其所观;其所观者,即其所畜者也。物我无间,而道艺为一,与天冥合,而不知其所以然。故古之工画竹者,亦高致直节之士为多。如宋之文与可、苏子瞻,元之吴仲圭是已。观爱竹者之胸,可以知画竹者之胸;知画竹者之胸,则爱画竹者之胸亦可知而已。

③日本川口国次郎君,冲澹有识度,善绘事,尤爱墨竹。尝集元吴仲圭、明夏仲昭、文徵仲诸家画竹,为室以奉之,名之曰“此君轩”。其嗜之也至笃,而搜之也至专,非其志节意度符于古君子,亦安能有契于是哉!吾闻川口君之居,有备后之国,三原之城,山海环抱,松竹之所丛生。君优游其间,远眺林木,近观图画,必有有味于余之言者,既属余为轩记,因书以质之,惜不获从君于其间,而日与仲圭、徵仲诸贤游,且与此君游也。壬子九月。

(注)①淇澳:淇水曲岸。②慊:满意。③此君:王子猷爱竹,有“何可一日无此君”之语,后因以“此君”为竹的代称。④备后国:日本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域,后并入广岛县。三原城:日本古代的城市名。

【小题1】可填入第①段结尾方框处的虚词是
A.矣B.哉C.焉D.乎
【小题2】分析第①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
【小题3】对第②段理解正确的一项
A.古之君子咏叹不足而将爱物占为己有。
B.屈原等古之君子都与所爱之物相契合。
C.画竹者摹写、观察之竹都是自己种植。
D.善画竹者达到的艺术境界非他人所知。
【小题4】概括川口君“其嗜之也至笃,而搜之也至专”的表现。(用自己的话回答)
(1)
(2)
(3)
【小题5】本文三段文字之间衔接自然,请对此加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