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陈廷敬,初名敬,字子端,顺治十五年进士。是科馆选,又有顺天通州陈敬,上为加“廷”字以别之。康熙元年,假归。四年,补原官。累迁翰林院侍讲学士。十四年,擢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充经筵讲官,改翰林院掌院学士,教习庶吉士。与学士张英日直弘德殿,圣祖①器之,与英及掌院学士喇沙里同赐貂皮五十、表里缎各二。十七年,命直南书房。丁母忧,遣官慰问,赐茶酒。服除,起故官。二十一年,典会试。迁礼部侍郎。
二十三年,调吏部右侍郎,兼管户部钱法。疏言:“自古铸钱时轻时重,未有数十年而不改者。向日银一两易钱千,今仅得九百,其故在毁钱鬻铜。顺治十年,改旧重一钱者为一钱二分五厘,十七年又增为一钱四分,所以杜私铸也。今私铸自如,应改重为轻,则毁钱不禁自绝。产铜之地,宜停收税,听民开采,则铜日多,钱价益平。”疏下部议行。
擢左都御史,疏言:“方今要务,首在督抚得人。为督抚者,不以利欲动其心,然后能正身以董吏。吏不以曲事上官为心,然后能加意於民;民可徐得其养,养立而后教行。皇上考察督抚,则以洁己教吏,吏得一心养民教民为称职,庶几大法而小廉。”疏并议行。
上尝召问朝臣谁能诗者,廷敬以王士祯对,又举汪琬应博学鸿儒,并以文学有名于时。上御门召九卿举廉吏廷敬奏知县陆陇其邵嗣尧皆清官虽治状不同其廉则一也”乃皆擢御史。始廷敬尝亟称两人,或谓曰:“两人廉而刚,刚易折,且多怨,恐及公。”廷敬曰:“果贤欤,虽折且怨,庸何伤?”
(选自《清史稿·列传五十四》,有删改)
(注)①圣祖:康熙。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上御门/召九卿举廉吏/廷敬奏/知县陆陇其/邵嗣尧皆清官/虽治状不同/其廉则一也/乃皆擢御史。 |
B.上御门/召九卿举廉吏/廷敬奏/知县陆陇其邵嗣尧皆清官/虽治状不同/其廉则一也/乃皆擢御史。 |
C.上御门召九卿举廉吏/廷敬奏/知县陆陇其邵嗣尧皆清官/虽治状不同/其廉则一也/乃皆擢御史。 |
D.上御门召九卿/举廉吏/廷敬奏/知县陆陇其/邵嗣尧皆清官/虽治状不同/其廉则一也/乃皆擢御史。 |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殿试由皇帝主持测试,被测试者称为贡士。 |
B.“康熙”是爱新觉罗·玄烨的庙号。庙号指的是封建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立的名号。 |
C.丁母忧,即丁内忧,指遭逢母亲丧事。旧制,子女为父母守丧期间不做为官、婚娶、应考等事。 |
D.“户部”是官署名称,六部之一,掌管全国土地、赋税、户籍、俸饷等,长官为户部尚书。 |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廷敬重视人才,多次向康熙推荐才华横溢和廉洁清正之人,比如有名的王士祯、汪琬、陆陇其、邵嗣尧等人,都是他推荐的。 |
B.陈廷敬对考核官吏很有见识,认为朝廷考察督抚应当从廉洁自律,以身作则,教导管束属官,一心为百姓做事进行。 |
C.陈廷敬很有才华,受到康熙皇帝的器重。康熙曾在他名字中加一“廷”字,并且多次升迁他的职位,还奖赏他貂皮和表里绸缎。 |
D.陈廷敬理财有方,在掌管户部期间,他主张钱币改革。他提出制钱改重就轻,停收铜税,增加铜源等,以此来改变毁钱卖铜的现象。 |
【小题4】翻译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
(1)为督抚者,不以利欲动其心,然后能正身以董吏。
(2)廷敬曰:“果贤欤,虽折且怨,庸何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