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问经堂记

乾隆中,杭州先正曰卢学士,所居曰抱经堂。登是堂也,无杂宾,无杂言焉。今大学士仪征阮公所燕居曰研经室。入是室也,无杂宾,无杂言焉。夫言之厖,由学之歧也;所居之猥缛,由嗜好之俚也;宾客之鼓孰污哗,由主人之不学也。

京师宣武坊,有堂薛然,曰问经堂。主人出,窥其容,颀然者;聆其欬,铿然者;试其行,肫然者;从之游,效其威仪,速然者。虽以龚鞏祚之吴然喜言百家,登是堂,愀乎非五经之简毕不敢言焉。

主人陈其氏,庆镛其名,颂南其字,福州其籍,户部主事其官,曩尝与鞏祚游阮公之门者也。鞏祚题其楣之左偏。

[注]:①卢文绍(1736—1795),字召弓,号矶渔,又号抱经,浙江余姚人。乾隆进士,官至侍读学士。②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芸台,江苏仪征人。清代著名经学家、金石书法家,官至体仁阁大学士。③厖,读若忙,杂乱之义。④猥缛,(装饰)繁杂之义。⑤鼓孰污哗,喧嚣嘈杂之义。⑥读若忾,亦作咳。咳嗽之义。⑦肫,读若谆。肫然,惇厚一致貌。
【小题1】本文作者龚鞏祚,也即《病梅馆记》的作者,晚清著名文人(  ),号( )。
A.龚自珍 静庵B.龚颐正 定庵
C.龚颐正 静庵D.龚自珍 定庵
【小题2】本文是为陈庆镛的问经堂作记,为何先从卢文绍的抱经堂和阮元的研经堂写起?
【小题3】请简析本文的语言特点及作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6-29 06:19:4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陈廷敬,初名敬,字子端,顺治十五年进士。是科馆选,又有顺天通州陈敬,上为加“廷”字以别之。康熙元年,假归。四年,补原官。累迁翰林院侍讲学士。十四年,擢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充经筵讲官,改翰林院掌院学士,教习庶吉士。与学士张英日直弘德殿,圣祖器之,与英及掌院学士喇沙里同赐貂皮五十、表里缎各二。十七年,命直南书房。丁母忧,遣官慰问,赐茶酒。服除,起故官。二十一年,典会试。迁礼部侍郎。

二十三年,调吏部右侍郎,兼管户部钱法。疏言:“自古铸钱时轻时重,未有数十年而不改者。向日银一两易钱千,今仅得九百,其故在毁钱鬻铜。顺治十年,改旧重一钱者为一钱二分五厘,十七年又增为一钱四分,所以杜私铸也。今私铸自如,应改重为轻,则毁钱不禁自绝。产铜之地,宜停收税,听民开采,则铜日多,钱价益平。”疏下部议行。

擢左都御史,疏言:“方今要务,首在督抚得人。为督抚者,不以利欲动其心,然后能正身以董吏。吏不以曲事上官为心,然后能加意於民;民可徐得其养,养立而后教行。皇上考察督抚,则以洁己教吏,吏得一心养民教民为称职,庶几大法而小廉。”疏并议行。

上尝召问朝臣谁能诗者,廷敬以王士祯对,又举汪琬应博学鸿儒,并以文学有名于时。上御门召九卿举廉吏廷敬奏知县陆陇其邵嗣尧皆清官虽治状不同其廉则一也”乃皆擢御史。始廷敬尝亟称两人,或谓曰:“两人廉而刚,刚易折,且多怨,恐及公。”廷敬曰:“果贤欤,虽折且怨,庸何伤?

(选自《清史稿·列传五十四》,有删改)

(注)①圣祖:康熙。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上御门/召九卿举廉吏/廷敬奏/知县陆陇其/邵嗣尧皆清官/虽治状不同/其廉则一也/乃皆擢御史。
B.上御门/召九卿举廉吏/廷敬奏/知县陆陇其邵嗣尧皆清官/虽治状不同/其廉则一也/乃皆擢御史。
C.上御门召九卿举廉吏/廷敬奏/知县陆陇其邵嗣尧皆清官/虽治状不同/其廉则一也/乃皆擢御史。
D.上御门召九卿/举廉吏/廷敬奏/知县陆陇其/邵嗣尧皆清官/虽治状不同/其廉则一也/乃皆擢御史。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殿试由皇帝主持测试,被测试者称为贡士。
B.“康熙”是爱新觉罗·玄烨的庙号。庙号指的是封建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立的名号。
C.丁母忧,即丁内忧,指遭逢母亲丧事。旧制,子女为父母守丧期间不做为官、婚娶、应考等事。
D.“户部”是官署名称,六部之一,掌管全国土地、赋税、户籍、俸饷等,长官为户部尚书。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廷敬重视人才,多次向康熙推荐才华横溢和廉洁清正之人,比如有名的王士祯、汪琬、陆陇其、邵嗣尧等人,都是他推荐的。
B.陈廷敬对考核官吏很有见识,认为朝廷考察督抚应当从廉洁自律,以身作则,教导管束属官,一心为百姓做事进行。
C.陈廷敬很有才华,受到康熙皇帝的器重。康熙曾在他名字中加一“廷”字,并且多次升迁他的职位,还奖赏他貂皮和表里绸缎。
D.陈廷敬理财有方,在掌管户部期间,他主张钱币改革。他提出制钱改重就轻,停收铜税,增加铜源等,以此来改变毁钱卖铜的现象。
【小题4】翻译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
(1)为督抚者,不以利欲动其心,然后能正身以董吏。
(2)廷敬曰:“果贤欤,虽折且怨,庸何伤?”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骆钟麟,挺生,浙江临安人。顺治四年进士副榜,授安吉学正。十六年,迁陕西盩厔知县。为政先教化,春秋大会明伦堂,进诸生迪以仁义忠信之道。朔望诣里社讲演,访耆年有德、孝弟著闻者,见与钧礼,岁时劳以粟肉。立学社,择民间子弟授以小学、孝经。饬保伍,修社仓。莅狱明决,所案治即势豪居间莫能夺,人畏而爱之。县城去渭不十里,钟麟行河畔,知水势将南浸,议自览家寨迤东开复故道,众难之。康熙元年夏,大雨,渭南溢,且及城,斋沐临祷,自跪水中,幸雨止,水顿减,徒而北流者数里。兼摄兴平鄠两县兴平豪右分为部党前令不能治廉得其状收案以法奏最内迁北城兵马司指挥复出为西安府同知八年,擢江南常州知府。常州、县赋重,科条繁多,吏缘为奸。钟麟立法钩稽清逋,吏受成事而已。属邑岁例馈漕羡三千金,钟麟曰:“利若金,如吾民何?”峻却之。诸漕卒咸敛手奉法。初,钟麟在盩厔以师礼数造李颙庐,至是创延陵书院,迎颙讲学,率僚属及荐绅学士北面听。问为学之要,颙曰:“天下之治乱在人心,人心之邪正在学术。人心正,风俗移,治道毕矣。”钟麟书其言,终身诵之。已而江阴、靖江、无锡诸有司争礼致颙,颙为发明性善之旨,格物致知之说,士林蒸蒸向风,吏治亦和。九年,大水,发仓廪,劝富人出粟赈,民无荒亡。十年夏,大旱,葛衣草履,步祷不应,言知府不德累民,涕泣并下。寻丁母忧,士民乞留,不可。既归,连遭父丧,以毁卒。郡人论贤有司知治体必首推钟麟。

(节选自《清史稿·骆钟麟传》)

注:①盩厔:今陕西省周至县。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
A.兼摄兴平鄠两县/兴平豪右分为部党/前令不能治廉/得其状/收案以法奏最/内迁北城兵马司指挥/复出为西安府同知/
B.兼摄兴平鄠两县/兴平豪右分为部党/前令不能治/廉得其状/收案以法奏最/内迁北城兵马司指挥/复出为西安府同知/
C.兼摄兴平鄠两县/兴平豪右分为部党/前令不能治廉/得其状/收案以法/奏最/内迁北城兵马司指挥/复出为西安府同知/
D.兼摄兴平鄠两县/兴平豪右分为部党/前令不能治/廉得其状/收案以法/奏最/内迁北城兵马司指挥/复出为西安府同知/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与“名”相表里,所以也称“表字”。
B.朔望,指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农历每月的十六为“既望”。
C.孝弟,即“孝悌”,指孝敬父母、关爱兄弟,是儒家倡导并恪守的传统伦理道德。
D.丁母忧,指遭逢母亲丧事。古人在朝中做官,若遇父母去世,一般应该回家守孝服丧三年,称之为“丁忧”。待守丧期满,除去孝服,才可重新出来做官,叫做“服阕”。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骆钟麟重视教化,礼遇乡贤。担任盩厔知县时,他以仁义忠信教导诸生,走访乡里宣传教化;拜访德高望重的老者和以孝悌闻名的人,并以平等之礼相待。
B.骆钟麟施政惠民,为官清廉。常州州县赋税苛重,条目繁多,他订立法度,清查账目,使官吏们再不能作奸渔利;在他的垂范影响下,漕卒们都收手守法。
C.骆钟麟崇敬鸿儒,重视学术。在盩厔任上,他对当世大儒李颙以师礼相待,多次亲往拜谒,并创办延陵书院,邀他讲学,在李颙影响下,士林吏治为之改观。
D.骆钟麟关爱百姓,积极赈灾。渭水泛滥,他跪水祈祷;常州洪水时,他开仓赈济,劝富人捐粟赈灾,使百姓不致流离失所;大旱之际,他自责知府失德,连累百姓。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莅狱明决,所案治即势豪居间莫能夺,人畏而爱之。
(2)属邑岁例馈漕羡三千金,钟麟曰:“利若金,如吾民何?”

同类题5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小题1】龚自珍是_____代后期著名的思想家。他的《己亥杂诗》中有“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
【小题2】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其生气 (2)夭梅
【小题3】选出下列句中“以”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梅曲为美B.夭梅病梅为业
C.辟病梅之馆贮之D.余船次俱进
【小题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属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
①未可明诏大号以天下之梅也    ②以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③而江浙之梅皆 ④既之三日    ⑤以五年为期,必之全之
A.②⑤B.①④C.③④D.④⑤
【小题5】翻译下列句子
(1)有以文人画士孤癖之隐明告鬻梅者。
(2)予本非文人画士,甘受诟厉,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小题6】本文以梅喻人,它在写作手法上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批判揭露了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