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宿山寺 贾岛

众岫耸寒色,精庐向此分。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

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一僧年八十,世事未曾闻。

【小题1】贾岛写诗擅长苦吟奇句,颔联中的“透”和“逆”二字用得准确传神,请简要分析。
【小题2】这首诗写出了山寺什么特点?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简要说明。
【小题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1-12-27 02:19:1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寒食寄京师诸弟【甲】
韦应物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江陵使至汝州【乙】
王建
回看巴路在云间,寒食离家麦熟还。
日暮数峰青似染,商人说是汝州山。
【注】①杜陵:地名,在京城长安东南,因汉宣帝筑陵葬此而名。
【小题1】下列对这两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甲诗第一句写景,寒食禁火已经体现萧索的景象,兼逢阴雨,又处空斋,气候与心情双重清冷,层层加码,营造了悲凉的氛围。
B.甲诗第二句采用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的手法描写春江、流莺等,与上一句诗人伤感的情怀对比,表现出诗人此时的孤独寂寞之情。
C.甲诗前三句中,“独”字既是上句“空”的延续,又是下句“想”的伏笔;而“想”字,既是上句“独”的生发,又统领了下句。
D.甲诗第三句与乙诗的首句都用了“看”字,甲诗用“看花”引出诗人对家乡诸弟的思念,乙诗用“看巴路”来表现诗人离出使的目的地江陵已很远。
E. 乙诗最后两句用商人的话点明诗人已到汝州,两句话淡淡写出,只写行途见闻,而把情感隐藏,以此含蓄地表达诗人内心的惆怅之情。
【小题2】甲诗的最后一句和乙诗的第二句都用了“寒食”一词,请结合诗歌简要赏析两首诗用“寒食”的妙处。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