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小题1】试赏析“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这两句诗。
【小题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这种情感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6-07-29 10:14:4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题春晚
(宋)周敦颐
花落柴门掩夕辉,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诗题目中的“春晚”二字,当是暮春之晚。全诗所描写的,是乡村暮春的晚景。
B.第二句中的“点”字用得极妙,既写出了整个暮色的苍茫,天色昏暗,又暗示了诗人所距之遥远。
C.第三句出现了人物的形象,诗人可能白昼一天都在伏案,薄暮时分,便走出屋子凭栏远望,欣赏着村野景致。
D.整首诗采用以动衬静的手法,写出了乡村生活的宁静,表现了作者心境的安宁,也流露出了“自是寻春去较迟”的感慨。
【小题2】有人评价这首诗的境界是“静而不寂”,请结合诗句谈谈你对这个特点的理解。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林逋
底处凭阑思渺然,孤山塔后阁西偏。
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葑上田
②
。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迟留更爱吾庐近,只待重来看雪天。
(注)①端上人:名端的和尚。②葑上田:古代的一种水田,状如木格。
(1)全诗围绕“望”字展开,诗人“望”到了怎样的画面。
(2)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陶者
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蜂
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小题1】从体裁角度看,两首诗都属于
。
【小题2】对诗歌分析不正确的是()
A.陶者是底层社会的劳动者,其生活贫苦以至于屋无瓦片。
B.“鳞鳞”二字既是写大厦之多,同时写出剥削者比比皆是。
C.“尽被占”写出了蜜蜂享受尽无限风光和采花酿蜜的自由。
D.“为谁辛苦为谁甜”无疑而问,以反诘语气抒发强烈情感。
【小题3】(小题3)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手法,但又各具特色,试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分析
同类题4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的题目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 起
溪上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小题1】诗歌前两句中“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个词语渲染出暮春时间冷寂的氛围。(写出两个即可)
【小题2】这首诗中,诗人主要用什么手法刻画了“幽竹”怎样的形象?谈谈你的理解。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夏日 池荷
宋 宋伯仁 宋 黄庚
数点沙鸥掠野塘 红藕花多映碧栏
雨声初歇水微茫 秋风才起易凋残
桥边十里荷花荡 池塘一段荣枯事
输与渔人卧晚凉 都被沙鸥冷眼看
(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夏日》写夏日之景。夏雨初歇,水雾弥漫,数点沙鸥,十里荷花,景色美丽,傍晚时暑气消失,渔人在休息乘凉。
B.《池荷》前两句写红荷朵朵盛开,颜色鲜艳,秋风乍起,花易凋残,“花多”与“凋残”形成对比,也引出后两句感叹。
C.这两首诗都写到“塘”,《夏日》的“野塘”,视野开阔,雨后清新;而《池荷》的“池塘”碧栏相围,与红藕相映。
D.这两首诗都写到“荷”,《夏日》的“十里荷花”和《池荷》的“红藕”都给人无穷想象,都令人赏心悦目,豪情顿生。
(2)《夏日》和《池荷》这两首诗,分别用什么手法写“沙鸥”? 各自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