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下题。
梦寻梅
(宋)方岳
野径深藏隐者家,岸沙分路带溪斜。
马蹄残雪六千里,山嘴有梅三四花。
黄叶拥篱埋药草,青灯煨芋话桑麻。
一生烟雨蓬茅底,不梦金貂侍玉华
【注】
①方岳:字巨山,号秋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
②金貂:汉代的官饰。
③玉华:唐代的宫殿名。也有人认为“玉华”指精美的玉石。
【小题1】本诗所写之“梅”的特点与陆游《卜算子·咏梅》中的“梅”有何不同?
【小题2】这首诗运用了哪两种突出的表现手法来传达诗人独特的志趣追求?请结合全诗简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6-08-22 05:55:0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辋川别业①

王 维

不到东山②向一年,归来才及种春田。

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

优娄③比丘经论学,伛偻丈人乡里贤。

披衣倒屣④且相见,相欢语笑衡门⑤前。

(注)①别业:别墅。②东山:指辋川别业所在的蓝田山。③优娄:释迦牟尼的弟子,此处指佛教僧人。④倒屣:急于出迎,把鞋倒穿。《三国志》卷二十一《魏志·王粲传》:“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邕曰:‘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后因以形容热情迎接。⑤衡门:横木为门。指简陋的房屋。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写作者未到辋川将近一年,回来时正好赶上春耕的农忙季节,自然点出节令。
B.颔联以夸张手法突出的红绿二色,表现了辋川春意之浓,体现了王维诗“诗中有画”的特点。
C.颈联写和尚讲学论经,驼背的老人也是乡里的贤者,意在表现辋川的人杰地灵。
D.尾联借用蔡邕热情迎接青年王粲的典故表现诗人受到乡人热情迎接时的激动心情。
E.这首诗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借景抒情和用典抒情相结合,意境优美,抒情自然。
【小题2】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内容和技巧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新年”即农历正月初一,这天前后是立春,暗示春天来临。诗中首句的意思是说芬芳的鲜花到了新年都还没有开放,使得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人们分外焦急,一个“都”字,流露出这种急切的心情。
B.诗中第二句中用这“初”字,含有春来过晚、花开太迟的遗憾、惋惜和不满的情绪。“惊”字,则表现了诗人终于见到春色的惊讶、欣喜之情。
C.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曾写道:“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诗人对“草芽”似乎特别多情,是因为他从草芽看到了春的消息。
D.诗歌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可谓神来之笔。主要表达了诗人对春雪飞花迟迟不来的怅惘、遗憾之情。
E. 从章法上看 ,诗歌前两句一扬一抑,相得益彰。前句“未有芳华”,一扬;后句“初见草芽”,一抑,跌宕有致,波澜起伏。
【小题2】清代刘坡公在《学诗百法》中道“作诗实写则易落板滞,空翻则自见灵动。唐诗中韩愈《春雪》一首,可谓极空翻之能事矣。”“空翻”即空幻、浪漫的想象翻新,主要从诗歌视角的翻转,动静、因果关系等方面的转化来体现。请结合诗歌技巧及诗人情感对诗的三、四句进行赏析。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