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狮子林竹下偶咏
(明)徐贲
客来竹林下,时闻涧中琴。
经房在幽竹,庭户皆春阴。
孤吟遂忘返,烟景生逾深。
【小题1】对本作品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从体裁来看,本诗属于近体诗。
B.诗中写溪涧、琴声,以声衬静,更加显现出竹林的幽静。
C.本诗写诗人访友所见,通过对友人居住环境及活动的描写,表现了友人高雅的情趣。
D.诗人陶醉在如此美好的景致之中,不知不觉走到了烟雾缭绕的竹林深处,以致于迷途忘返。
E.诗人即景抒情,表达了对清幽的环境、闲适生活的喜爱之情。
【小题2】诗人徐贲也是明代著名的画家,擅长山水。这首诗中诗人运用了哪些意象,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6-10-20 06:08:2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成一家之言。(司马迁《报任安书》)
(2)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司马迁《高祖本纪》)
(3)桃李不言,
。(司马迁《李将军列传》)
(4)岁寒,
。(司马迁《孔子世家》)
(5)
,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
(6)苟非吾之所有,
。(苏轼《赤壁赋》)
(7)黑云压城城欲摧, 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8)何处无竹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同类题2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一分,共12分)
(1)寄蜉(fú)蝣(yóu)于天地,
。哀吾生之须臾(yú),
。《赤壁赋》
(2)仰观宇宙之大,
,所以游目骋怀,
。《兰亭集序》
(3)
,春光融融;
,风雨凄凄。 (杜牧《 阿房宫赋》)
(4)
,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短歌行》
(5)指点江山,
,
。(***《沁园春·长沙》)
(6)清风徐来,
,白露横江
。(苏轼《赤壁赋》)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野人送朱樱
①
杜甫
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
②
。
数回细写
③
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
④
。
忆昨赐沾门下省,退朝擎出大明宫。
金盘玉箸无消息,此日尝新任转蓬。
【注】①野人:乡野之民,农夫。②筠笼:竹笼。③细写:轻轻倾倒。④讶许同:惊讶如此相同。
(1)分析首联的作用。
(2)后人评价本诗“小题大作,托兴深远”,请简要概括诗人表达了哪些情感?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①
。
注①《韩非子•说林上》有“老马识途”的故事:齐桓公伐孤竹返,迷惑失道。他接受管仲“老马之智可用”的建议,放老马而随之,果然“得道”。
【小题1】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小题2】赏析尾联,指出其主要运用哪种表现手法,并结合诗句分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同类题5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小题1】下面相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冬至,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古代中国的节日。
B.思家,是羁旅愁思的一种,也是中国古诗中常见的主题。
C.白居易,盛唐时期的代表性作家,《春晓》是他最负盛名的作品。
D.驿,即“驿站”,过去指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换马的地方。
【小题2】诗人是如何来表达自己“思家”的思想感情的?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