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诗经 风雨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
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注) ①喈喈(jiē jiē):鸡叫声。②夷:平,指心中平静。③胶胶:鸡叫声。④瘳(chōu):病愈。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诗人变换了三个表心理状态的动词——“夷”“瘳”“喜”来表现思妇刹那间感情的变化。
B.“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两句,运用了托物言志手法,表现的是黑暗与光明的交织搏斗。一面是风雨代表的黑暗,一面是鸡鸣代表的光明与希望;一面是压抑,一面是奋扬。
C.在情境的选择上,本诗既写未见之前绵绵无尽的相思之苦,也写相见之后载笑载言的欢聚之乐,更是重章渲染“既见”之时的喜出望外之情。
D.哀景写乐,倍增其情。每章首二句,都以风雨、鸡鸣起兴,这些兼有赋景意味的兴句,重笔描绘出一幅寒冷阴暗、鸡声四起的图景。
E. 诗人的用词写景是讲究的,细腻地表现出了人的不同感受。“凄凄”,是女子对风雨寒凉的感觉;“潇潇”,则从听觉写出夜雨骤急;如夜的晦冥,又从视觉展现眼前景象。
【小题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表达作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9-17 12:48:2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翟光邺,字化基,濮州鄄城人。父景珂,倜傥有胆气。梁贞明初,唐庄宗始驻军于河上,景珂率聚邑人守永定驿,固守逾年,后北军所攻,景珂战殁,众溃。光邺时年十岁,为明宗军所俘,以其颖悟,俾侍左右,字之曰永定。既冠,沈毅有谋,莅事寡过。明宗即位,特深委遇,累迁至皇城使、检校司空。长兴中,枢密使安重诲得罪,时光邺与中官孟小僧颇有力焉。居无何,出为耀州团练使。清泰初,入为左监门卫大将军。杨光远叛灭,青州平,除为防御使,朝廷以兵乱之后,人物雕弊,故命光邺理之。光邺好聚书,重儒者,虚斋论议,惟求理道。时郡民丧亡十之六七,而招怀抚谕,视如伤,故期月之间,流亡载辑。契丹入汴,伪命权知曹州。干佑初,迁右金吾卫大将军。太祖践阼,复授宣徽使、检校太傅。数月,兼枢密副使。会永兴李洪信入朝,代知军府事。

光邺有器度,慎密敦厚,出于天然,喜愠不形于色。事继母以孝闻,兄弟皆雍睦。 虽食禄日久,家无余财,任金吾日,假官屋数间蔽风雨。亲族累重,粝食才给,人不堪其忧,光邺处之晏如也。宾朋至则贳酒延之,谈说终日,略无厌倦,士大夫多之。 及权知京兆,以宽静为治,前政有烦苛之事,一切停罢,百姓便之。及病甚,召亲随于卧内,戒之曰:“气绝之后,以尸归洛,不得于此停留,虑烦军府。”言而终。京兆吏如丧所亲,或有以浆酒遥奠者。枢密使王峻素重光邺,且欲厚恤其家,为之上请,故自终及葬,所赐赙赗几数千计。诏赠太子少师。

 (选自《旧五代史》,有删节)

(注)贳:赊欠。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后北军所攻,景珂战殁/然此可智者道
B.而招怀抚谕,视如伤/屈平疾王听不聪也
C.假官屋数间蔽风雨/谨拜表
D.言讫终/抟扶摇上者九万里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翟光邺幼年不幸,聪颖受到赏识。翟光邺幼年失去父亲后,被明宗的军队俘虏; 因其聪明颖悟,明宗选他为近侍,并赐予表字。
B.翟光邺重视儒道,治政卓有成效。他追求儒家理道,治理青州时招抚晓谕,只用几个月的时间,就让流亡百姓纷纷归来。
C.翟光邺崇尚孝悌,甘于淡泊生活。他孝敬继母,兄弟之间和睦相处;虽然亲族众多,负担甚重,但他能够安然自若,清贫自守。
D.翟光邺高风亮节,死后追赠褒美。他病重时留下遗言,不为京兆军府添麻烦;去世后京兆官吏都深切痛悼他,皇帝也厚加抚慰。
【小题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光邺有器度,慎密敦厚,出于天然,喜愠不形于色。
(2)宾朋至则贳酒延之,谈说终日,略无厌倦,士大夫多之。

同类题5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徐稚字孺子,豫章南昌人也。家贫,常自耕稼,非其力不食。恭俭义让,所居服其德。屡辟公府,不起。

时陈蕃为太守,以礼请署功曹,稚不免之,既谒而退。蕃在郡不接宾客,惟稚来特设一榻,去则县之。后举有道,家拜太原太守,皆不就。

延熹二年,尚书令陈蕃、仆射胡广等上疏荐稚等曰:“臣闻善人天地之纪,政之所由也。《诗》云:'思皇多士,生此王国。'天挺俊拔,为陛下出,当辅弼明时,左右大业者也。伏见处士豫章徐稚、彭城姜肱、汝南袁闳、京兆韦著、颍川李昙,德行纯备,著于人听。若使擢登三事,协亮天工,必能翼宣盛美,增光日月矣。”桓帝乃以安车玄纁,备礼征之,并不至。帝因问蕃曰:“徐稚、袁闳、韦著谁为先后?”蕃对曰:“闳生出公族,闻道渐训。著长于三辅礼义之俗,所谓不扶自直,不镂自雕。至于稚者,自江南卑薄之域,而角立杰出,宜当为先。”

稚尝为太尉黄琼所辟,不就。及琼卒归葬,稚乃负粮徒步到江夏赴之,设鸡酒薄祭,哭毕而去,不告姓名。时会者四方名士郭林宗等数十人,闻之,疑其稚也,乃选能言语生茅容轻骑追之。及于涂,容为设饭,共言稼穑之事。临诀去,谓容曰:“为我谢郭林宗,大树将颠,非一绳所维,何为栖栖不遑宁处?”及林宗有母忧,稚往吊之,置生刍一束于庐前而去。众怪,不知其故。林宗曰:“此必南州高士徐孺子也。《诗》不云乎,'生刍一束,其人如玉。'吾无德以堪之。”

灵帝初,欲蒲轮聘稚,会卒,时年七十二。

子胤字季登,笃行孝悌,亦隐居不仕。太守华歆礼请相见,固病不诣。汉末寇贼从横,皆敬胤礼行,转相约敕,不犯其闾。建安中卒。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屡公府  ②去则之  ③备礼征之,不至  ④何为栖栖不宁处
【小题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吾无德堪之//臣供养无主,辞不受命B.桓帝以安车玄纁//稚负粮徒步
C.病不诣//不如也D.哭毕去//鸟倦飞知还
【小题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没有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A.乃选能言语生茅容轻骑追之B.蕃在郡不接宾客
C.徐稚、袁闳、韦著谁为先后D.当辅弼明时,左右大业者也
【小题4】用现代汉语正确解释下列句子。
①以礼请署功曹,稚不免之,既谒而退。
②及林宗有母忧,稚往吊之,置生刍一束于庐前而去。
【小题5】依据本文内容,简要分析作者如何刻画徐稚这一人物形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