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往事历历,所有的记忆都在时光里发酵,散发出别样的味道。
B.“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洗去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远逝的古人。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青葱少年总是信心满满,跃跃欲试,渴望在未来的岁月中大显身手。
D.“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初春的细雨淅淅沥沥,撩拨了无数文人墨客心中关于江南的绵绵情思。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06-05 09:04:0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小题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A.至于矣(虐待) 以我贿迁(财物,这里指嫁妆)
B.女也不(好)  尔偕老(等到)
C.士其行(不专一,有二心) 车帷裳(逐渐,缓慢)
D.其叶沃若(润泽的样子)   无咎言(身体)
【小题2】下列各组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共事二三年,始尔为未久
B.于嗟鸠兮,无桑葚! 自我徂尔,三岁贫。
C.夙兴夜寐,靡有矣。 辞白帝彩云间
D.笑载言 歌载舞
【小题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秋为期 我贿迁
B.及时遣归    久久莫
C.嗟鸠兮 仕宦台阁
D.桑未落 女耽兮
【小题4】下列句中的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思均相同的一项是
A.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B.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
C.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D.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小题5】翻译下列句子。
(1)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2)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

同类题5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小题。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获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小题1】【小题2】对节选部分第一段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句概括地介绍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主人送客人)。
B.第二句描写环境,有力地烘托了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
C.第四句中的“无管弦”三字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作铺垫。
D.第五句写出了与朋友分别时悲惨的心情,第六句用月光进一步反衬诗人此时的心情。
【小题3】【小题4】“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两句诗交代了什么内容?作用是什么?
【小题5】【小题6】诗人用了哪些手法来描摹音乐,这些手法有何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