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新 晴
刘攽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①。惟有南风旧相识,径开门户又翻书。
①梦余:梦醒之后。
【小题1】对于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诗歌写了雨后初晴,诗人从梦中醒来见到的生机十足又宁谧生动的图景。
B.青苔满地,表明已阴雨多时,此时天放晴朗;诗人白日偷闲,睡醒后发现四周无人,只有浓浓绿荫。
C.南风和暖,吹入房中,诗人倍觉亲切,索性携书推门迎接。
D.诗人的情感有久雨初晴后的喜悦,有四周无人的孤独,亦喜亦忧,复杂跌宕。
【小题2】诗歌三四句用了什么手法?结合诗句加以赏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1-17 01:55:5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水上题。
挽文丞相
虞集
徒把金戈挽落珲,南冠无奈北风吹。
子房本为韩仇出,诸葛安知汉祚移。
云暗鼎湖龙去远,月明华表鹤归迟。
何须更上新亭饮,大不如前洒泪时。
【注】①南冠:南方人戴的帽子。②鼎湖:传说中皇帝乘龙升天之处,借指帝王之死。③新亭:地名,故址在南京市南。东晋偏安江南,王导等人在新亭宴饮,席问,周鼓叹道:“风景不殊,举目有河山之异。”在座者相视流泪。
【小题1】下列对这首元诗的内容和技巧的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徒把金戈挽落晖”一句写文天祥不顿形势凶险,一意孤行,想要挽救行将覆灭的宋王朝。诗人把文天祥比作神话中的英雄鲁阳公,手持金戈,力挽残阳,显得十分悲壮。
B.南冠象征宋末南部抵抗力量,北风暗指来自北方的蒙古族的军事力量;“南冠”与 “北风”句内成对,“吹”字使整个画面平添无限悲凉气息,突出命运的无奈。
C.“子房本为韩仇出”写张良雇勇士在博浪沙狙击秦始皇的故事,行动最终未能取得成功,诗人拿张良的鲁莽行动暗喻文天祥的抗元斗争。
D.颈联中,鼎湖指传说中黄帝乘龙升天之处,在此暗指宋君蒙难;“鹤归”写的是丁令威化鹤的故事,在诗人看来,文天样的忠魂亦已化鹤成仙,无须回来。
E. 本诗笔力雄健,画面悲凉壮阔,寓意深刻,语窗沉郁,多用典故,几乎无一句无来历,但又自然贴切,无堆砌之感。
【小题2】结合全诗内容,分析诗人在诗中寄予了哪些感情?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西北有高楼

《古诗十九首》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注)①交疏:一横一直的窗格子,指窗制造精致。结绮:张挂着绮制的帘幕,指窗装饰华美。结,张挂。绮,有花纹的丝织品。②阿阁:阁有四阿,叫做“阿阁”,指屋极四面有曲檐,是古代最考究的宫殿式的建筑。三重阶:指台,楼在台上。③杞梁妻:杞梁的妻子。杞梁,即杞梁殖,春秋时齐国大夫。征伐莒国时,死于莒国城下。他的妻子为此痛哭十日,投水自杀。传说死前谱有琴曲《杞粱喜叹》。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两句是说,那西北方有一座高楼,高耸入云。由高楼起笔给人一种高不可及的突兀感,同时不论在空间还是感觉上都造成了一种隔绝的状态。
B.“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诗人所听到的高楼琴曲,似乎正有杞梁妻哭颓杞都之悲,故以之为喻。后两句是说,楼上谁在弹如此凄婉的歌曲呢?莫非是杞梁妻吗?
C.“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两句中“商”为古代音乐七音之一,“清商”写出乐曲特点,音调清越:“徘徊”写出歌者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
D.“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两句是说,我最哀伤的不是歌者的哀痛,而是没有人能够理解她歌中的伤悲。知音难觅才是她感伤叹息的真正原因。
【小题2】请赏析这首诗歌是如何摹写音乐的。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