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经师诚传
【清】张惠言
邑有老儒师,曰经纶,字师诚,自号拙渔。
其先河南人,迁仪征九世矣。祖宏锡早卒。祖母吕,有苦节
①,事在县志。父曰文恭。师诚习举子业
②,喜为罗万藻
③之文,补学生员。屡试高等,督学使者李公因培察
其文行尤异,优贡
④之。是时,师诚请假,岁科试皆未
与。人
多李公能得人。
师诚幼则知孝,尝刲股肉
以疗其祖母疾。事父母,曲谨诚笃。父得痹疾,昼夜侍养,数年不衰。
家贫,教授乡里以奉亲,未尝废左右。其贡成均
⑤,会父卒。服
阕,一至京师,赴考选甫毕,忽心动,急束装归。则其母疽发背,甚殆。顾见师诚,喜,遂
差。师诚自此奉母以居。有劝
之仕进者,答曰:“吾奚资而养耶?”凡十七年,母卒,而师诚老矣。性狷絜
⑥,不妄取。
虽从学者以厚币延致,度非其人,弗应也。饘粥不继,充然有自得
之色。性喜酒,饮数石不乱。酒间谈经史,亹亹
⑦益可听。言必信,行必果。邑之人知
与不知,咸谓经先生正人。尝出,遇斗者于途,愕然视曰:“先生至耶?”竟
解去。师诚有二弟,性皆戾,师诚遇之怡怡,卒不入于咎。君子是
以知师诚之德有于中也。
年七十九卒,葬城东五里王家茔。无子。其弟有二子,比师诚之卒,相继殁。经氏无后焉。
论曰:古者禄以代耕故家贫亲老而不仕比之不孝师诚以养故不敢谋仕士之处贫岂不难于古人哉然师诚以诸生行义见重于乡里父母兄弟间有足称者。师诚有诗文集曰《聊且稿》,曰《寸蚓吟》。其可传者,固不在此。
(选自《张惠言文选》,有删改)
【注】①苦节:坚守节操,矢志不渝。②举子业:举业,为应科举考试而准备的学业。明清时专指八股文。③罗万藻:字文止,明末临川人。天启举人,以兴起斯文为己任。④优贡:清制,各省学政三年任满,根据府、州、县教官的上报,会同督抚,从学生员中选取文行俱优的人,由学政考定保送入京朝考。⑤成均:原指古之太学,后用为官设学校的泛称。⑥狷絜:“絜”通“洁”,洁身自守。⑦亹亹:有吸引力,动听。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多李公能得人 多:多数 |
B.服阕,一至京师 阕:终了 |
C.顾见师诚,喜,遂差 差:通“瘥”,病愈 |
D.竟解去 解:和解 |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岁科试皆未与 邑之人知与不知 |
B.尝刲股肉以疗其祖母疾 君子是以知师诚之德于中也 |
C.其先河南人 督学使者李公因培察其文行尤异 |
D.有劝之仕进者 充然有自得之色 |
【小题3】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经师诚笃守孝义的一组是( )
①有苦节,事在县志
②岁科试皆未与
③尝刲股肉以疗其祖母疾
④昼夜侍养,数年不衰
⑤师诚自此奉母以居
⑥饘粥不继,充然有自得之色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经师诚为学生员时,多次考试都获得良好的等级,成绩优异,他的文章德行都特别优秀,督学使者李因培便保送他入京朝考。 |
B.经师诚喜欢喝酒且酒量很大,他喝酒时喜欢谈论经史,说得很有吸引力。他为人正派,说到做到,受到乡里人的称赞。 |
C.经师诚洁身自守,从不随便收取别人馈赠的礼品。他一生穷困潦倒,却淡泊名利,在困厄之际仍能处之泰然。 |
D.经师诚是乡间一位命运蹇蹙的穷儒师,他因为奉养父母双亲,未外出谋求出仕,才华埋没,作者不赞成这一点。 |
【小题5】断句和翻译。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古者禄以代耕故家贫亲老而不仕比之不孝师诚以养故不敢谋仕士之处贫岂不难于古人哉然师诚以诸生行义见重于乡里父母兄弟间有足称者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家贫,教授乡里以奉亲,未尝废左右。
②虽从学者以厚币延致,度非其人,弗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