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还家杂感(其十一)
清·钱澄之
茅屋经时暂聚欢,梦回未许客心安。
长贪鱼蟹濒江贱,却恨围庐遍处残。
远别林花宜饱看,久忘乡味勉加餐。
开春又策江南杖,敢诉频年行路难。
【注】①钱澄之(1612~1693),明末爱国志士、文学家。崇祯时中秀才,后参与明末的抗清斗争,身历崇祯、弘光、隆武、永历诸朝,行经江南、东南、岭南诸地,在顺治八年,永历年桂林溃败后的第二年逃往闽中,后返回老家桐城。此诗写于此次返家。不久,他再次投入抗清运动之中。②频年:连续几年。
【小题1】作者已经回家,在首联中却还自称为“客”,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小题2】诗题为“还家杂感”,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情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6-10 12:02:4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或议治水之道,当以丰穰之年为始,俾人民乐输,工料易办,备预不虞,策之上者。此言是也。然余以为譬如治病,今人尚有无力就医而听之呻吟者,岂有病未至而先服药者乎?病既至矣,初则择医其难,继则服药无效,或调理之不得其宜,反至增重,吾见病未去而人已惫矣,故曰得人最难。
②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③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甲)。
(选自清▪钱泳《履园丛话》,有删改)
【小题1】可填入第③段甲处的虚词是
A.也B.矣C.耶D.哉
【小题2】对第①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难道有还没得病却先服食药物的人吗?
B.难道有还没得病却让他先吃药的人吗?
C.难道有病人还没到就要先服食丹药吗?
D.难到有病人还没到就让他先吃药的人吗?
【小题3】试根据第③段画线句提炼出两个成语。
【小题4】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试根据全文内容,概括办好水利必备的条件有哪些?

同类题3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书《震川文集》后

清曾国藩

①近世缀文之士,颇称述熙甫,以为可继曾南丰、王半山之为文。自我观之,不同日而语矣。或又与方苞氏并举,抑非其伦  

盖古之知道者,不妄加毁誉于人,非特好直也,内之无以立诚,外之不足以信后世,君子耻焉。自周诗有《崧高》、《烝民》诸篇,汉有“河梁”之咏,沿及六朝,饯别之诗,动累卷帙。于是有为之序者,昌黎韩氏为此体特繁,至或无诗而徒有序,骈拇枝指,于义为已侈矣。熙甫则未必饯别而赠人以序,有所谓贺序者、谢序者、寿序者,此何说也?又彼所为抑扬吞吐、情韵不匮者,苟裁之以义,或皆可以不陈。浮芥舟以纵送于蹄涔之水,不复忆天下有曰海涛者也,神乎?味乎?徒词费耳。

③然当时颇崇茁轧之习,假齐梁之雕琢、号为力追周秦者,往往而有。熙甫一切奔去,不事涂饰,而选言有序,不刻画而足以昭物情,与古作者合符,而后来者取则焉,不可谓不智已。“人能弘道,无如命何!”——藉熙甫早置身高明之地,闻见广而情志阔,得师友以辅翼,所诣固不竟此  

注①《崧高》、《烝民》:两篇皆是《诗经》中送行之作。②骈拇枝(qí)指:喻多余无用的东西。骈拇,足拇指与第二指连为一体;枝指,手有六指。③蹄涔:牛马蹄印中的积水。④茁轧:指盲目拟古,使用生硬晦涩的词汇。⑤藉:假使。

【小题1】“书……后”属于古代文体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可填入第①段和第③段横线处的虚词是(   )
A.哉 也B.矣 哉C.也 乎D.也 哉
【小题3】对第②段画直线的句子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古代深明事理的人不随意毁誉他人主要是因为崇尚正直。
B.君子不仅正直,而且耻于无以立其诚和不被后世所信任。
C.因为崇尚正直、怕无以立诚信世,故君子不随意毁誉人。
D.不随意毁誉他人且品行正直的人就能被后世的人所信任。
【小题4】第②段划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手法,请结合该段内容加以分析。
【小题5】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要求有观点有分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经师诚传
【清】张惠言
邑有老儒师,曰经纶,字师诚,自号拙渔。先河南人,迁仪征九世矣。祖宏锡早卒。祖母吕,有苦节,事在县志。父曰文恭。师诚习举子业,喜为罗万藻之文,补学生员。屡试高等,督学使者李公因培察文行尤异,优贡之。是时,师诚请假,岁科试皆未。人李公能得人。
师诚幼则知孝,尝刲股肉疗其祖母疾。事父母,曲谨诚笃。父得痹疾,昼夜侍养,数年不衰。家贫,教授乡里以奉亲,未尝废左右。其贡成均,会父卒。服,一至京师,赴考选甫毕,忽心动,急束装归。则其母疽发背,甚殆。顾见师诚,喜,遂。师诚自此奉母以居。有劝仕进者,答曰:“吾奚资而养耶?”凡十七年,母卒,而师诚老矣。性狷絜,不妄取。虽从学者以厚币延致,度非其人,弗应也。饘粥不继,充然有自得色。性喜酒,饮数石不乱。酒间谈经史,亹亹益可听。言必信,行必果。邑之人知不知,咸谓经先生正人。尝出,遇斗者于途,愕然视曰:“先生至耶?”竟去。师诚有二弟,性皆戾,师诚遇之怡怡,卒不入于咎。君子是知师诚之德有于中也。
年七十九卒,葬城东五里王家茔。无子。其弟有二子,比师诚之卒,相继殁。经氏无后焉。
论曰:古者禄以代耕故家贫亲老而不仕比之不孝师诚以养故不敢谋仕士之处贫岂不难于古人哉然师诚以诸生行义见重于乡里父母兄弟间有足称者。师诚有诗文集曰《聊且稿》,曰《寸蚓吟》。其可传者,固不在此。
(选自《张惠言文选》,有删改)
【注】①苦节:坚守节操,矢志不渝。②举子业:举业,为应科举考试而准备的学业。明清时专指八股文。③罗万藻:字文止,明末临川人。天启举人,以兴起斯文为己任。④优贡:清制,各省学政三年任满,根据府、州、县教官的上报,会同督抚,从学生员中选取文行俱优的人,由学政考定保送入京朝考。⑤成均:原指古之太学,后用为官设学校的泛称。⑥狷絜:“絜”通“洁”,洁身自守。⑦亹亹:有吸引力,动听。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多李公能得人  多:多数
B.服阕,一至京师  阕:终了
C.顾见师诚,喜,遂差 差:通“瘥”,病愈
D.竟解去 解:和解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岁科试皆未 邑之人知不知
B.尝刲股肉疗其祖母疾 君子是知师诚之德于中也
C.先河南人 督学使者李公因培察文行尤异
D.有劝仕进者 充然有自得
【小题3】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经师诚笃守孝义的一组是(   )
①有苦节,事在县志 
②岁科试皆未与 
③尝刲股肉以疗其祖母疾 
④昼夜侍养,数年不衰 
⑤师诚自此奉母以居 
⑥饘粥不继,充然有自得之色
A.①②③B.②⑤⑥C.③④⑤D.①④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经师诚为学生员时,多次考试都获得良好的等级,成绩优异,他的文章德行都特别优秀,督学使者李因培便保送他入京朝考。
B.经师诚喜欢喝酒且酒量很大,他喝酒时喜欢谈论经史,说得很有吸引力。他为人正派,说到做到,受到乡里人的称赞。
C.经师诚洁身自守,从不随便收取别人馈赠的礼品。他一生穷困潦倒,却淡泊名利,在困厄之际仍能处之泰然。
D.经师诚是乡间一位命运蹇蹙的穷儒师,他因为奉养父母双亲,未外出谋求出仕,才华埋没,作者不赞成这一点。
【小题5】断句和翻译。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古者禄以代耕故家贫亲老而不仕比之不孝师诚以养故不敢谋仕士之处贫岂不难于古人哉然师诚以诸生行义见重于乡里父母兄弟间有足称者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家贫,教授乡里以奉亲,未尝废左右。
②虽从学者以厚币延致,度非其人,弗应也。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吴顺恪六奇①别传
清王士祯
海宁孝廉查继佐,崇祯中名士也。尝冬雪,偶步门外,见一丐避庑下,貌殊异,呼问曰:“闻市井有铁丐者,汝是否?”曰:“是也。”曰:“能饮乎?”曰:“能。”引入发醅,坐而对饮。查已酩酊,而丐殊无酒容。衣以絮衣,不谢,径去。
明年,复遇之西湖放鹤亭下,露肘跣行。询其衣,曰:“入夏不须此,已付酒家矣。”曰:“曾读书识文字乎?”曰:“不读书识字,何至为丐!”查奇其言,为具汤沐而衣履之。询其氏里,曰:“吴姓,六奇名,东粤人。”问:“何以丐?”曰:“少好博,尽败其产,故流转江湖。自念叩门乞食,昔贤不免,仆何人,敢以为污!”查遽起,捉其臂曰:“吴生海内奇士,我以酒徒目之,失吴生矣!”留与痛饮一月,厚资遣之。
六奇者,家世潮阳,祖为观察,以樗蒲②故,遂为窭人。既归粤,寄食充驿卒,稔知关河厄塞形势。会王师入粤,逻者执六奇,六奇请得见大帅言事。既见,备陈诸郡形势,因请给游札③数十通,散其土豪,所至郡县,壁垒皆下。帅上其功,十年中,累官至广东水陆师提督。
孝廉家居,久不复记忆前事。一旦,有粤中牙将叩门请谒,致吴书问,以三千金为寿,邀致入粤。水行三千里,供帐极盛,度梅岭,已遣其子迎候道左。所过部下将吏皆负籣抱弩矢为前驱抵惠州吴躬自出迎导从杂沓拟于侯王。至戟门,则蒲伏泥首,登堂,北面长跪,历叙往事,无所忌讳。入夜,置酒高会,身行酒炙。歌舞妙丽,丝竹迭陈,诸将递起为寿,质明始罢。自是留止一载,装累巨万。将归,复以三千金为寿,锦绮、珠贝、珊瑚、犀象之属,不可訾计。
初,查在惠州幕府,一日游后圃,圃有英石一峰,深赏异之。再往,已失此石。问之,则以巨舰载致吴中矣。今石尚存查氏之家。 
注①吴顺恪,名六奇,广东丰顺县人。②樗蒲:赌博。③游札:空白的、可以任意填写的公文。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所过/部下将吏皆负籣/抱弩矢/为前驱/抵惠州/吴躬自出迎/导从杂沓/拟于侯王
B.所过部下将吏/皆负籣/抱弩矢为前驱/抵惠州/吴躬自出迎/导从杂沓/拟于侯王
C.所过/部下将吏/皆负籣/抱弩矢为前驱/抵惠州/吴躬自出迎导从/杂沓拟于侯王
D.所过部下将吏/皆负籣/抱弩矢/为前驱/抵惠州/吴躬自出迎导从/杂沓拟于侯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以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后代,“孝廉”这个称呼,也变成明朝、清朝对举人的雅称。
B.崇祯是明思宗朱由检的庙号,是明朝作为大一统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
C.驿卒,在驿站供差遣的士卒。驿,供递送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暂住的处所。
D.北面,即向北,向北而坐表示谦虚。古代以面向南为尊位,面向北为下位。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六奇不同于一般人,外貌奇特,身为乞丐,别人请他喝了酒,赠给了他衣服,他却连声道谢都没有,就径直走了。
B.吴六奇认为自己成为乞丐的原因:一是自己没读过书,不识得字;二是年轻时嗜好赌博,输光了家产。
C.吴六奇做乞丐时,他并不觉得行乞玷污自己的名声。后来,他步入仕途,多次升官,一直做到广东水陆师提督。
D.文章叙述了吴六奇的一些传奇经历,生动地塑造了一个个性豪荡、熟地理、有韬略、知恩图报的奇士形象。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查奇其言,为具汤沐而衣履之。
②查遽起,捉其臂曰:“吴生海内奇士,我以酒徒目之,失吴生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