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列小题。
客中闻雁
黄仲则
山明落日水明沙,寂寞秋城感物华。
独上高楼惨无语,忽闻孤雁竟思家。
和霜欲起千村杵,带月如听绝漠笳。
我亦稻粱愁岁暮,年年星鬓为伊加。
【小题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第一句写景,山因落日返照显得明亮,水在沙的映衬下显得明澈,营造了一幅明亮澄丽的画面。
B.首联第二句写出作者自身的感受。秋天,城里的自然景物因季节更替渐渐地由生机盎然走向枯萎凋谢,显得空寂寥落。
C.颈联第一句实写眼前之景,雁鸣声伴随着霜露,千家万户都响起了捣衣声,家家为远方的亲人赶制棉衣。
D.颈联第二句描写大雁在月亮的伴随下发出的凄鸣哀唱,就好像在一望无际渺无人烟的沙漠里传来的悲凉的胡笳声。
【小题2】本诗情感丰富,都表达了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11-30 01:25:4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
,
。”
(2)《离骚》一诗中,屈原用“
,
”两句自白心志,表示自己要像古代圣贤所崇尚的那样,保持清白,献身正道。
(3)《氓》这首诗中,女主人公在婚姻走到尽头时回想当年与男子在一起时欢乐场面的两句是:“
,
。”
同类题2
名篇名句默写。
(1)***“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以及李白的“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化用了《逍遥游》中的:
,
。
(2)《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生动描绘千百猎手漫山遍野围猎的威武气势的语句是:
,
。
(3)《师说》中总结第一段概括择师标准的是:
,
。
(4)孟子以为失其本心的行为的语句是:
。(《鱼我所欲也》)
(5)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反面提示国家灭亡的句子是:
,
。
(6)在《游山西村》中诗人表现告别农家,表现农家与自己亲密的交情的句子是:
,
。
(7)《己亥杂诗》中抒情议论相结合,表现诗人离开京城豪迈洒脱气概的诗句是:
,
。
(8)《钱塘湖春行》中着重写诗人的感受,突出蓬勃的春意,正在发展变化之中的两句是:
,
。
(9)《渔家傲》中,点明地域、时令及作者对边地风物的异样感受的词句是:
,
。
(10)《蒹葭》中,逆流而上去追寻,道路艰险漫长的句子是:
,
。
同类题3
名篇名句默写(6分)
(1)《雁门太守行》中运用比喻、夸张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城内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情形的句子是
,
。
(3)《虞美人》中写故国宫殿物是人非的句子是
,
。
(3)《师说》中,韩愈认为应该辩证地看待老师和弟子才能的句子是“
,
。”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诗歌。
清平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注]挼,读ruó,“揉搓”之意。
【小题1】古人常用比兴的手法,以自然现象中的风雨、风云比喻政治形势,请分析“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两句中寄予了作者怎样的情感。(5分)
【小题2】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来表现赏梅的不同感受。请选择其中一种手法来说明。(6分)
同类题5
唐诗鉴赏题。
贫女 秦韬玉①
蓬门②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③,为他人作嫁衣裳。
(注)①秦韬玉少有词藻,工歌吟,却累举不第,次诗为屈居宦官田令孜门下做幕僚时所作。②蓬门:用蓬茅编扎的门,指穷人家。③压金线:用金线绣花。“压”是刺绣的一种手法,这里作动词用,是刺绣的意思。
【小题1】请概括诗作中贫女形象。
【小题2】结合全诗分析诗人的情感。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