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对相关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
A.“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从空间、时间上写尽自己漂泊之苦,多病之痛。
B.“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以明珠有泪、美玉生烟形容作
者内心的愁苦。
C.“槛菊愁烟兰泣露”(晏殊《蝶恋花》),诗句运用拟人手法,融情于景,赋予菊花、兰草以人的情感。
D.“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从正面表现了琵琶声的艺术感染力。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12-06 03:41:1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下面小题。
余杭四月
元白珽
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
朱樱
①
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
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
注①朱樱:樱桃的一种。
【小题1】下面对本诗歌的赏析不正确两项是
A.“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联,“生意”即生机,总写四月里的杭州,天空晴朗,万物复苏,一派勃勃生机景象。
B.“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联写春涨水满,船行水上,轻快如飞;微风轻拂,薄薄的衫袖翩翩起舞,在水中映出美丽的影子。
C.“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联写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养蚕,门户闭得紧紧的,这里动静结合,重在以动衬静。
D.全诗写诗人在余杭道中所见,不管是一路的自然风光还是农户白天闭门养蚕,从自然景物到社会场景,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生意”。
E. 全诗风景如画,不见人影,却处处可见人的活动。诗中弥漫着一种生机、静谧、祥和,令人神往,充满了归隐之意。
【小题2】请赏析诗歌的第二联之妙。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唐诗,按要求答题。(6分)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雨有作
(宋)曾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小题1】第二联中,哪两个字最能反映出雨势之大?请简要分析。(3分)
【小题2】通观全诗,这场雨为何令诗人欣喜?这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思想?(3分)
同类题3
按要求补充出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_______。(***《沁园春﹒长沙》)
(2)__________________,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3)大音希声,_____________。(《老子》)
(4)金张藉旧业,_____________。(左思《咏史》)
(5)____________?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各题
竹轩诗兴
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①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盘香,因盘香曲绕如篆文,故称。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本诗为一首七言律诗,景物描写自然清丽。可以说,诗人正是被竹轩景色深深吸引,有感而发,写下此诗。
B.诗歌第一句点明竹轩的位置是面对柴门的,风儿卷来,自然吹开了柴门。
C.诗歌第二句“狭径初成”说明小路是刚刚开辟的,在这条小路的对面诗人栽上了许多竹子。
D.诗歌颔联分别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描写了轩中生活的闲适,虽无一“竹”字,“竹”却无处不在。
E.竹轩环境清幽,诗人在此过着隐逸的生活,无人打扰,甚是逍遥自在。
【小题2】本诗颈联历来为人们称道,请赏析其妙处。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客”字不作“客人”或“旅居外地”解,而指“坐牢”,称坐牢为“客”,可见冤愤殊深。
B.颔联中的“玄鬓”,红色鬓发的意思,这里指蝉的双翼。
C.颈联纯用“比”体。两句中无一字不在说蝉,也无一字不在说自己。蝉和诗人浑然一体。
D.这首诗作于患难之中,感情充沛,取譬明切,用典自然,语多双关,于咏物中寄情寓兴,由物到人,由人及物,达到了物我一体的境界,是咏物诗中的名作。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