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列小题。
杂 感
黄景仁① (清)
仙佛茫茫两未成, 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②飘尽悲歌气, 泥絮③沾来薄幸④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 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⑤, 春鸟秋虫自作声。
注①黄景仁(1749—1783),少年时即负盛名,却屡应乡诗不中,为求生计四方奔波,在贫病交加中客死它乡。

风蓬:蓬草随风飘转,比喻人被命运捉弄,踪迹不定。

泥絮:被泥水沾湿的柳絮,比喻不会再轻狂。

薄幸:对女子负心。

谶:将来会应验的话。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歌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联诗人表达出自己成仙成佛的心愿无法实现,只能在深夜独自作诗抒发个人情怀的心境。 |
B.“风蓬飘尽”一句表现了诗人自己虽漂泊不定,生活落魄,但消尽悲凉而生慷慨激昂之气。 |
C.“泥絮沾来” 一句表现了诗人自己如沾泥的柳絮,本不再轻狂,却得到负心汉的坏名声的平生遭际。 |
D.颈联诗人言明自己书生无用,世人十之八九好似当年阮籍一样用白眼来鄙视“我”的现状。 |
E.尾联诗人表达出无惧诗谶,要像虫鸟发声一样抒发自己内心自然真实的情感。 |
【小题2】诗人抒写“杂感”时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举出其中的
三种并做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