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列小题。
夜坐见白发寄别朱仲开、张瓯江
陈鹤
坐久北风起,江声带远沙。
客愁初到鬓,乡梦不离家。
林静无残叶,灯寒有落花
怀君夜难寐,别绪转如麻。
(注)①朱仲开、张瓯江是作者的友人。②落花,指灯花。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描写了诗人深夜久坐时的感受,以动衬静,同时也照应了标题中的“夜坐”二字。
B.颔联写自己客居他乡、双鬓染白让人发愁,点明了这首诗的主旨--乡愁,奠定全诗感情基调。
C.颈联第二句转入写屋内情景,“寒”字营造了场景氛围,暗示了诗人此时孤寂的心境。
D.这首律诗语言平实、自然,“夜坐”之中蕴含着诗人细腻真实的人生体验。
【小题2】本诗尾联“怀君夜难寐,别绪转如麻”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两句的精妙之处。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1-06 05:02:0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长安秋望
赵嘏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①,空戴南冠学楚囚②。
【注】①鲈鱼正美:吴郡人张翰秋风起就想起家乡的鲈鱼、莼菜,辞职而归。
②“南冠”“楚囚”:典出《左传》,为囚徒的代称。
【小题1】下列对诗歌的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联诗人凭高远望,眼前凄冷清凉的云雾缓缓飘游,全城的宫观楼阁都在脚下浮动,景象迷蒙而壮阔。诗中“凄清”二字,纯属主观,指心境的凄凉正是这两个字,为全诗定下了抑郁的基调。
B.领联描写了寥落的晨星,南归的雁阵,哀婉的笛声,倚楼吹笛之人,营造了一幅凄清的画面,烘托出内心的悲凉之情。
C.颔联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描写手法,“残星几点”“雁横塞”“人倚楼”是目见,“长笛一声”是耳闻;也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雁横塞”“残星”是动态描写,“人倚楼”则是静态描写。
D.颈联;以“静”赋菊,以“愁”状莲,都是移情于物,拟物作人,不仅形象传神,而且含有浓郁的主观色彩。
E. 诗中的景物不仅有广狭、远近、高低之分,而且体现了天色随时间流逝由暗而明的变迁。特别是颔、颈两联的写景,将典型景物与特定的心情结合起来,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小题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有关诗句简要分析。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