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桓公问于管子曰:“楚者,山东之强国也,其人民习战斗之道。举兵伐之,恐力不能过。为之奈何?”管子对曰:“即以战斗之道与之矣。”公曰:“何谓也?”管子对曰:“公贵买其鹿。”
桓公即使人之楚买生鹿。楚生鹿当一而八万。管子与民通轻重,藏谷十之六。令左司马伯公将白徒而铸钱于庄山,令中大夫王邑载钱二千万,求生鹿于楚。楚王闻之,告其相曰:“今齐以其重宝贵买吾生鹿,子告吾民急求生鹿,以尽齐之宝。”楚民即释其耕农而田鹿。管子告楚之贾人曰:“子为我致生鹿二十,赐子金百斤。什至而金干斤也。”则是楚不赋于民而财用足也。
楚之男皆居外求鹿。隰朋【1】教民藏谷五倍,楚以生鹿藏钱五倍。管子曰:“楚可下矣。”因令人闭关,不与楚通使。楚王果自得而求谷,谷不可三月而得也,楚籴石四百,齐因令人载粟处芊【2】之南,楚人降齐者十之四。三年而楚服。
桓公问于管子曰:“吾欲制衡山【3】之术,为之奈何?”管子对曰:“公其令人贵买衡山之械器而卖之。燕、代必从公而买之,秦、赵闻之,必与公争之。衡山之械器必倍其价,天下争之,衡山械器必什倍以上。”公曰:“诺。”因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不辩其价。齐修械器【4】于衡山十月,燕、代闻之,果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燕、代修三月,秦国闻之,果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衡山之君告其相曰,“天下争吾械器,令其买再什以上。”衡山之民释其本,修械器之巧。齐即令隰朋漕粟于赵。赵籴十五,隰朋取之石五十。天下闻之,载粟而之齐。齐修械器十七月,修籴五月,即闭关不与衡山通使。燕、代、秦、赵即引其使而归。衡山械器尽,鲁削衡山之南,齐削衡山之北。内自量无械器以应二敌,即奉国而归齐矣。
注释:【1】隰朋:春秋时齐国大夫。【2】芊:地名,位于齐楚接壤处。【3】衡山:齐鲁之间的小国。【4】修械器:意思是施行购买兵器的策略。
【小题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令左司马伯公将白徒而铸钱于庄山 将:率领
B.什至而金千斤也 什:十倍
C.楚不赋于民而财用足也 赋:给予
D.衡山之民释其本 本:农耕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使人之楚买生鹿    载粟而之齐
B.其人民习战斗之道  公其令人贵买衡山之械器
C.楚王果自得而求谷  果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
D.今齐以其重宝贵买吾生鹿    楚以生鹿藏钱五倍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10-12 01:01:4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小题1】柳宗元,字________,和________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小题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______)(2)根拳而土易(______)
(3)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______)(4)字而幼孩(______)
【小题3】加点词的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
A.非有能早而蕃之也B.见长人者好烦其令
C.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D.非有能硕茂之也
【小题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
(2)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小题5】对文段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郭橐驼种树顺天致性与他植者背天离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B.后段揭出文旨,作者通过对话,运用“养树”与“养人”互为映照,把种树管树之理引申到吏治上去。
C.文章集中“吏治不善”的种种表现,加以典型化,且有言有行,把俗吏来乡、鸡犬不宁的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
D.文章运用了排偶的句式、铺陈的手法来阐述种树和官理,增强了两者间的联系,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小题6】本文所说的“官理”须合乎什么的规律,你认为这一观点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有何意义?

同类题3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唐子畏往茅山进香,道出无锡。晚泊河下,登岸闲步,见肩东来,女从如云,中有 丫环尤艳。唐之,知是华学士宅,因逗留,请为佣书。改名华安,复宠任,谋为择妇, 因得此婢,名桂华。居数日,为巫臣之逃。华令人索之,不得。

久之,华偶至阊门,见书肆中一人持文翻阅,极安。私询之,人云:“此唐解元也。” 明日,修刺往谒,审视无异。及茶至,而枝指露,益信,然终难启齿。唐命酒对酌,华不 能忍,稍述华安始末以挑之。唐但唯唯。华又云:“貌正肖公,不知何故?”唐又唯唯。 华不安,欲起别去。唐曰:“少从容,当有所请。”酒复数行,唐命烛导入后堂,召诸婢 拥新娘而出拜。华愕然。唐曰:“无伤也。”拜毕,因携女近华曰:“公向言某似华安, 不识桂华亦似此女否?”乃相与大笑而别。

(节选自《泾林续记》)

【小题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舆:_______(2)迹: _______(3)类:__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得此婢      坐法华亭西,望西山,始指异之
B.巫臣之逃    自余僇人
C.稍述华安始末挑之    不赂者赂者丧
D.召诸婢拥新娘出拜 积善成德,神明自得
【小题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及茶至,而枝指露,益信,然终难启齿。
【小题4】文段记述了一个著名的民间传奇故事,此故事通常被称作“ ___________”。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归去来兮辞(并序)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B.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C.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D.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饥冻虽急切
B.问征夫以前路   出征的人
C.悟已往之不   挽回
D.翳翳以将入   通“影”,影子。
【小题3】下列加点词语的作用和意义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求靡途  审容膝易安
B.觉今是昨非 泉涓涓始流
C.寻程氏妹丧武昌  以勇气闻诸侯
D.云无心出岫 木欣欣向荣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2)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