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书剑侠事
新城令崔懋,以康熙戊辰往济南。至章邱西之新店,遇一妇人,可三十余,高髻如宫妆,髻上加毡笠,锦衣弓鞋,结束为急装。腰剑,骑黑卫,极神骏,妇人神采四射,其行甚驶。试问:“何人?”停骑漫应曰:“不知何许人。”“将往何处?”又漫应曰:“去处去。”顷刻东逝,疾若飞隼。崔云:“惜赴郡匆匆,未暇蹑其踪迹,疑剑侠也。”
祯从侄鹓因述莱阳王生言:顺治初,其县役某,解官银数千两赴济南,以木夹函之。晚将宿逆旅,主人辞焉。且言镇西北里许有尼庵,凡有行囊者,皆往投宿。因导之往。方入旅店时,门外有男子著红帩头,状貌甚狞。至尼庵,入门,有廨三间,东向,床榻甚设;北为观音大士殿;殿侧有小门,扃焉。叩门久之,有老妪出应。告以故,妪云:“但宿西廨,无妨。”持朱封山门而入。是夜,役相戒勿寝,明灯烛、手弓刀以待曙。至三更,大风骤作,山门砉然而辟。方愕然相顾,倏闻呼门声甚厉,众急持械谋拒之。廨门已启,视之,即红帩头人也。徒手握束香掷地,众皆扑。比天晓,始苏,银已亡矣。急往市询逆旅主人。主人曰:“此人时游市上,无敢谁何者,唯投尼庵客,辄无恙,今当往诉耳。然尼异人,吾须自往求之。”
至则妪出问故。曰:“非为夜失官银事耶?”曰:“然。”入白。顷之,尼出,命妪挟蒲团跌坐。逆旅主人跪白前事。尼笑曰:“此奴敢来作此狡狯,罪合死。吾当为一决!”顾妪入,牵一黑卫出,取剑背之,跨卫向南山径去。其行如飞,倏忽不见。
市人集观者数百人。移时,尼徒步手人头驱卫返,驴背负木夹函数千金,殊无所苦。入门呼役曰:“来,视汝木夹函官封如故乎?”验之,良是。掷人头地上,曰:“视此贼不错杀却否?”众聚观,果红帩头人也。罗拜谢去。比东归,再往访之,庵已空无人矣。
尼高髻盛妆衣锦绮行缠罗袜年十八九好女子也市人云尼三四年前挟妪俱来不知何许人尝有恶少夜入其室腰斩掷垣外自是无敢犯者。
(选自清•王士祯《池北偶谈》,有删改)
【小题1】对文中最后一段断句正确一项是
A.尼高髻/盛妆衣锦绮行/缠罗袜/年十八九/好女子也/市人云/尼三四年前挟妪俱来/不知何/许人尝有恶少/夜入其室腰斩掷垣外/自是无敢犯者
B.尼高髻盛妆/衣锦绮/行缠罗袜/年十八九/好女子也/市人云/尼三四年前/挟妪俱来/不知何许人/尝有恶少夜入其室/腰斩掷垣外/自是无敢犯者
C.尼高髻盛妆/衣锦绮行/缠罗袜/年十八九/好女子也/市人云/尼三四年前挟妪俱/来不知何/许人尝有恶少夜入其室/腰斩掷垣外/自是无敢犯者
D.尼高髻盛妆/衣锦绮/行缠罗袜/年十八九/好女子也/市人云/尼三四年前挟妪俱/来不知何许人/尝有恶少夜入其室腰/斩掷垣外/自是无敢犯者
【小题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庙号,我国封建时代,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所特起的名号。
B.太庙,供奉皇帝先祖的地方,后来皇后和功臣的神位在皇帝的批准下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庙。
C.察举制,是魏晋以后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类似于隋唐时的科举制。
D.毡笠,是指动物毛制成的四周有宽檐的帽子。
【小题3】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正确的一项是
A.从允许别人投宿尼庵和帮差役斩杀红帩头男子夺回官银这两件事看来,尼庵剑侠是一个性格豪爽、行侠仗义的女子。
B.戴红帩头的男子是个武功高强的劫匪,他早就盯上了押送官银的这些差役,并且凭一己之力打倒了众差役,劫走了官银。
C.尼庵剑侠行动迅速,在答应了差役后没多久,就杀了红帩头,她让护卫先行回来,而自己另雇驴驮着官银回来。
D.从上下文看来,新城令崔懋在章丘西新店遇到的年三十余的妇人,就是他的侄子鹓所听故事中那个年十八九的尼姑。
【小题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役相戒勿寝,明灯烛、手弓刀以待曙。
⑵此人时游市上,无敢谁何者,唯投尼庵客,辄无恙,今当往诉耳。
⑶此奴敢来作此狡狯,罪合死。吾当为一决!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11-26 09:50:0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邹容传

〔清〕章炳麟

邹容,字威丹,四川巴人。父某,略知书。容少慧敏,年十二,诵“九经”、《史记》、《汉书》皆上口。父以科甲期之君弗欲时喜雕刻父怒辄榜笞至流血然愈重爱。容稍长,从成都吕冀文学。与人言,指天画地,非尧舜,薄周孔,无所避。冀文惧,摈之。父令就日本学,时年十七矣。与同学钮永建规设中国协会,未。学二岁,陆军学生监督姚甲有奸私事,容偕五人排闼入其邸中,榜颊数十,持剪刀断其辫发。事觉,潜归上海,与章炳麟见于爱国学社。是时,广州买办冯镜如,故入英吉利籍,方设国民议政厅于上海,招容,容诘镜如曰:“若英吉利人,此国民者,中国民邪?英吉利国民邪?”镜如惭,事中

容既熟习国史,学于冀文。疾异族如仇雠,乃草《革命军》以摈满洲。会虏遣江苏候补道俞明震检察革命党事,将逮爱国学社教习吴朓。朓故恶容、炳麟,又脱祸,直诣明震自归,且以《革命军》进。明震缓朓,朓逸,遂名捕容、炳麟。容在狱,日就炳麟说经,亦时时讲佛典。明年,狱决,容、炳麟皆罚作。西人遇囚无状。容不平,又啖麦饭不饱,益愤激。明年正月,遂疾。体温温不大热,但欲寐;又懊烦冤,不得卧;夜半独语骂人,旦皆不省。炳麟知其病少阴也,则告狱卒长,请自为持脉疏汤药,弗许;请召日本医,弗许。病四十日,二月二十九日夜半卒于狱中,年二十一矣。炳麟往抚其尸,目不瞑。内外哗言:西医受贿,下毒药杀之。疑不能明。然西医视狱囚至微贱,凡病者皆令安坐待命,勿与药。狱囚五百,岁瘐死者率一百六十人。容疾始发,而医不知其剧;比日久,病能已著,顾予以热病常药,亦下毒之次也。

容卒之岁,日本与露西亚始成。

——选自《太炎文录》,有删改

注:①露西亚:是日本对俄罗斯的一个旧称。
【小题1】下列加点的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同学钮永建规设中国协会,未成功
B.镜如惭,事中    搁置
C.朓故恶容、炳麟,又脱祸   侥幸
D.旦皆不省 等到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父以科甲期之/君弗欲时/喜雕刻/父怒/辄榜笞至流血/然愈重爱
B.父以科甲期之/君弗欲/时喜雕刻/父怒辄榜笞/至流血然/愈重爱
C.父以科甲期之/君弗欲时/喜雕刻/父怒辄榜笞/至流血然/愈重爱
D.父以科甲期之/君弗欲/时喜雕刻/父怒/辄榜笞至流血/然愈重爱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邹容年少时聪慧敏捷、博闻强识,深得老师厚爱,与人交谈慷慨激昂,指斥尧、舜,鄙视周公、孔子,毫无顾忌。
B.邹容为人正义、嫉恶如仇。在日本留学期间,和同学一起怒搧陆军学生监督姚甲。
C.邹容去世后,监狱内外哗然,都说外国医生受贿,下药毒死了邹容。作者认为这一说法没有确切依据。
D.文章结尾交代了邹容去世的当年日本和沙俄签订了和约。作者将邹容去世与国事相连,寄意遥深。
【小题4】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容诘镜如曰:“若英吉利人,此国民者,中国民邪?英吉利国民邪?
(2)疾异族如仇雠,乃草《革命军》以摈满洲。
【小题5】文章为邹容作传,以叙为主。请概括入狱后邹容所发生的事情。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南游集》序

叶燮

①诗文一道,在儒者为末务①。诗以适性情,文以辞达意,如是已矣。初未尝争工拙(优劣)于尺寸铢两间,故论者未可以诗文之工拙而定其人之品,亦未可以其人之品而定其诗文之工拙也。

②然余历观古今数千百年来所传之诗与文,与其人未有不同出于一者。得其一,即可以知其二矣。即以诗论,观李青莲之诗,而其人之胸怀旷达、出尘之概,不爽如是也;观杜少陵之诗,而其人之忠爱悲悯、一饭不忘②,不爽如是也。其他巨者,如韩退之、欧阳永叔、苏子瞻诸人,无不文如其诗,诗如其文。诗与文如其人。盖是其人斯能为其言,为其言斯能有其品,人品之差等不同,而诗文之差等即在,可握券取也。近代间有巨子,诗文与人判然为二者,然亦仅见,非恒理耳。余尝操此以求友。得其友,及观其诗与文,无不合也。又尝操此以称诗与文。诵其诗与文,及验其人其品,无不合也。信乎!诗文一道,根乎性而发为言,本诸内者表乎外,不可以矫饰,而工与拙亦因之见矣。

③康熙乙丑,余于岭南遇夏子宁枚。夏子与余同乡,尝闻其名矣。相遇万里外,既又方舟③于浈江道中者浃旬。夏子盖端人也。夏子行年五十,为衣食驰逐炎瘴中,时见其牢落不平之慨,然温然盎然之容故在。夏子尽发其诗文与余观之。诗言情而不诡于正,可以怨者也;文折衷理道而议论有根柢,仁人之言也。人与诗文如出乎一。余盖快然于其合也矣。

(选自《己畦文集》卷八,有删节)

注:①末务:次要的事。②一饭不忘:指杜甫虽流落饥寒,终身不用,但一饭未尝忘君国。③方舟:船并行。

【小题1】文章中的“李青莲”指的是诗人   (人名)
【小题2】下列对第②段“余尝操此以求友”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
A.我曾经拿着它去寻找朋友。
B.我曾用这个标准去寻找朋友。
C.我曾用这个标准去寻找他的朋友。
D.我曾用这个规律去研究他的朋友。
【小题3】阅读文章第②段,概述造成诗文“工”与“拙”的原因是什么?
【小题4】文末说:“余盖快然于其合也矣。”简析其中“合”的内含。
【小题5】结合本文,谈谈在杜甫的诗《登楼》中,怎样体现了他“忠爱悲悯、一饭不忘”的特点?

同类题3

阅读文章,完成小题

竹里馆记

王世贞

①去新安郭之三里,其地负髙而临深。其江曰练江,泓渟万仭,黄山、白岳,蜿蜒摩天,其址在数十百里之外,而葱郁接于眉睫。其清可以酿,其膏可以粳秫、蔬茹。邑人汪惟一之业在。计亩而延袤可二十,而竹据其三之一。惟一乃构数椽,读书其间,以竹自蔽,不复施藩。

②惟一之言曰:“吾日三商而起,汲江烹茗之赢取而洗竹裁箨为冠暑则去之。有鹤四翼,时唳时舞,吾起而应,竹皆吾助。间一开吾巻,而琅玕①之色流润缃碧②,初阳拂梢,则少文之图若益而青葱者;微飔流响,则少文之琴若 益而琮琤③者。吾放歌而声留于长离尾翮④之间,而不杂于尘嚣,不堕于市廛之耳。至于雪之旦,月之夕,白云之芊眠于昼,风之飒于夏,吾无不与竹宜者。吾之与此君真足以终其身而不知老者。”

③吴兴徐子与异之,题其馆“竹里”,而书属余记,曰:“惟一多游吴越间,而意不能舍其竹以往,得子文而时时寓其目,是惟一不恒有竹而竹恒在也。”惟一曰:“非是之谓也。子之记待吾竹以有,而吾之竹赖子之记以不冺,为两相待者耶?两相成者耶?”予不能辞,乃次而授之为记。

{注}①琅玕:指竹子。②缃碧:代指书卷。③琮琤:玉石碰击声。④尾翮:代指竹梢。
【小题1】下列选项中的虚词最适合填入第①段中的一项是(  )
A.也B.者C.焉D.所
【小题2】从修辞角度赏析划线句的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_____。
【小题3】对与“吾无不与竹宜者”相关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鹤舞我应时,竹助我雅兴。
B.开卷读书时,竹增我乐趣。
C.放声高歌时,竹脱我尘俗。
D.昼夜睡眠时,竹予我清凉。
【小题4】概括第③段中徐子与汪惟一的说法,请概括作者作记的原因。
【小题5】请概括本文的思路。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小题。
帐夜①
吴兆骞
穹帐连山②落月斜,梦回孤客尚天涯。
雁飞白草年年雪,人老黄榆夜夜笳。
驿路几通南国使,风云不断北庭③沙。
春衣少妇空相寄,五月边城未著花。
(注)①诗人因科场案而流放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二十余年,此诗约作于抵宁古塔三年之时。②连山:就着山势。③北庭:汉时北匈奴所居之地,这里只诗人所居之地。
【小题1】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联从梦醒起笔,落月的寒光斜照着自己所住的穹帐,自己仍旧身在天涯寒北,寄无限深情于眼前景物中。
B.颔联接着进一步写塞外的景色和自己的感触。每当边草变白大雪飘飞的时候,自己却只能夜夜一直面对黄榆,静听胡笳悲声,坐等衰老。
C.当南国驿使几度来到塞北时,家中妻子给他捎来一封家信或几件衣物。可是北国五月了仍是连续不断的风云变幻、飞沙走石的恶劣天气。
D.尾联作者感叹有了春衣也白搭。一个“空”字,既道出了诗人对妻子白花一番心意的疼惜,又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繁花盛开之景的期盼。
E. 本诗借景抒情,托物兴怀,明写塞北景色,暗含南国风情,景中寄情,于苍凉凄清中蕴雄浑,于孤独哀怨中含温馨。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