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题文)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颜渊》)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小题1】(小题1)齐景公说"虽有粟,吾得而食诸",你认为齐景公真正理解孔子的话了吗?(3分)
答:     
【小题2】(小题2)为什么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3分)
答: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名著阅读 更新时间:2013-11-05 11:27:4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有关“五丁开山”传说来历的文言文(有改动),回答下列小题

五 丁 开 山

蜀国弱,然道难,秦强收不能得之。秦王诈,责匠凿五牛,朝坠金于其后,曰:牛便金。许于蜀。蜀王贪,欲五牛。时蜀有五力士,千斤力,无人敌。王遣五丁开山迎牛。 

五牛归蜀,成都怒。秦闻道通虽悦,然惧五丁勇,不进。  

时三十二,秦悉其好色,故以胭粉惑之:“牛,虽吾过;今有女,数五,绝色国香,愿许之,以谢罪。”蜀王忘旧,闻之,重遣五丁,还到梓潼。有穴见大蛇,为患。五人欲诛之,遂竭五人之力,以手揽之,抴蛇出洞。霎,山崩,即压杀五人及秦女,而山分为五岭。 

闻五丁亡,蜀道通,秦无惮,军至,蜀王卒。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王   诈:欺骗
B.于蜀   许:答应
C.有穴大蛇 见:通“现”,出现
D.蜀道   通:通达
【小题2】下列各组加点的词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道难    惧五丁勇
B.谢罪    手揽之
C.愿许    五人欲诛
D.许蜀    朝坠金其后
【小题3】下列各句都是省略句,括号中补出的词语是省略的部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时(蜀王)三十二
B.(五丁)还到梓潼
C.(蜀王)闻五丁亡
D.(五丁)以手揽之
【小题4】翻译上文中的画线句。
①责匠凿五牛,朝坠金于其后
②蜀王忘旧,闻之,重遣五丁

同类题4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小题1】下列选项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
B.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C.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
D.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小题2】与“不能名其一处”中“名”意思相同的是
A. 莫可名状    B. 至理名言    C. 有名无实

同类题5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

施耐庵

①只说林冲就床上放了包裹被卧,就坐上生些焰火起来。屋边有一堆柴炭,拿几块来生在地炉里。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二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②行不上半里多路,看见一所古庙,林冲顶礼道:“神明庇祐,改日来烧纸钱。”又行了一回,望见一簇人家,林冲住脚看时,见篱笆中挑着一个草帚儿在露天里。林冲径到店里。主人问道:“客人那里来?”林冲道:“你认得这个葫芦么?”主人看了道:“这葫芦是草料场老军的。”林冲道:“原来如此。”店主道:“既是草料场看守大哥,且请少坐。天气寒冷,且酌三杯,权当接风。”店家切一盘熟牛肉,烫一壶热酒,请林冲吃。又自买了些牛肉,又吃了数杯。就又买了一葫芦酒,包了那两块牛肉,留下些碎银子。把花枪挑着酒葫芦,怀内揣了牛肉,叫声“相扰”,便出篱笆门,仍旧迎着朔风回来。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③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原来天理昭然,佑护善人义士。因这场大雪,救了林冲的性命: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林冲寻思:“怎地好?”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林冲把手床上摸时,只拽得一条絮被。林冲钻将出来,见天色黑了,寻思:“又没把火处,怎生安排?”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一古庙,可以安身。我且去那里宿一夜,等到天明,却作理会。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傍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入得里面看时,殿上塑着一尊金甲山神,两边一个判官,一个小鬼,侧边堆着一堆纸。团团看来,又没邻舍,又无庙主。林冲把枪和酒葫芦放在纸堆上,将那条絮被放开。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雪都抖了,把上盖白布衫脱将下来,早有五分湿了,和毡笠放在供桌上。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却把葫芦冷酒提来慢慢地吃,就将怀中牛肉下酒。

④正吃时,只听得外面必必剥剥地爆响,林冲跳起身来,就壁缝里看时,只见草料场里火起,刮刮杂杂的烧着。当时林冲便拿了花枪,却待开门来救火,只听得外面有人说将话来。林冲就伏门边听时,是三个人脚步响,直奔庙里来;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住了,推也推不开。三人在庙檐下立地看火,数内一个道:“这条计好么?”一个应道:“端的亏管营、差拨两位用心!回到京师,禀过太尉,都保你二位做大官。这番张教头没的推故。”那人道:“林冲今番直吃我们对付了,高衙内这病必然好了。”又一个道:“张教头那厮,三回五次托人情去说:‘你的女婿没了。’张教头越不肯应承,因此衙内病患看看重了。太尉特使俺两个央浼二位干这件事,不想而今完备了。”又一个道:“小人直爬入墙里去,四下草堆上,点了十来个火把,待走那里去?”那一个道:“这早晚烧个八分过了。”又听得一个道:“便逃得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又一个道:“我们回城里去罢。”一个道:“再看一看,拾得他一两块骨头回京,府里见太尉和衙内时,也道我们也能会干事。”

注:林冲,外号豹子头,东京(现河南开封)人,曾为八十万禁军教头。
【小题1】第①段中划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小题2】联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全文内容,说说第④划横线的句子中所说的“这条计”是指什么计?它“好”在哪里?
【小题3】第④段中写了三个人的对话,简要分析对话的作用。
【小题4】根据本段文字提供的信息,概括林冲的性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