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后面题目。(5分)
子贡:“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子曰: “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学而》第15章)
(2)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里仁》第5章)
【小题1】孔子对子贡比较满意,是因为子贡能独立思考、________(用成语概括),因而得到孔子的赞扬。第一段对话体现了孔子  的教育。(2分)
【小题2】结合上面两段文字,请简要说明孔子对“贫富”的理解。(3分)
答: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名著阅读 更新时间:2014-01-02 10:19:5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语段1

①宣德间,宫中尚促织戏,岁征民间。……

②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为人迂讷,遂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谋不能脱。不终岁,薄产累尽。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忧闷欲死。……

③时村中来一驼背巫,能以神卜。成妻具资问,见红女白婆,填塞门户。成妻纳钱案上,焚拜如前人。食顷,帘动,片纸抛落。……然睹促织,隐中胸怀。折藏之,归以示成。

④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成)见有虫伏棘根。遽扑之,入石穴中。掭以尖草,不出,以筒水灌之,始出,状极俊健。逐。审视,巨身修尾,青项金翅。大喜,笼归,举家庆贺,虽连城拱璧不啻也。……

⑤成有子九岁,窥父不在,窃发盆。虫跃踯径出,迅不可捉。及扑入手,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儿惧,啼告母。……

⑥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怒索儿,儿渺然不知所往。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东曦既驾,僵卧长愁。忽闻门外虫鸣,惊起觇视,虫宛然尚在。……壁上小虫忽跃落襟袖间。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喜收之。……

⑦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因合纳斗盆。……屡撩之,虫暴怒,直奔,遂相腾击,振奋作声。俄见小虫跃起,张尾伸须,直龁敌领。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成大喜。……

⑧抚军大悦,金笼进上,细疏其能。……上大嘉悦,诏赐抚臣名马衣缎。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又嘱学使入邑庠。……

⑨异史氏曰:“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定例。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

语段2

山市 蒲松龄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成妻具资问(__________)    (2)嘱学使入邑庠(__________)
(3)惟楼一座(__________) (4)如星点(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对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宫中尚促织戏/逐而得  ②金笼进上/亿万计  ③遂猾胥报充里正役/而奉行者即定例  ④逐得之/喜收之
A.①相同,②③④不相同B.②相同,①③④不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相同D.①②③④都不同
【小题3】《促织》一文情节曲折离奇,请根据语段1提供的每段内容,并结合课文,为空缺处拟补上小标题:
征虫——觅虫——________——得虫——失虫——化虫——________——献虫——议虫
【小题4】请找出语段1中六个表示时间短暂的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根据语段2填写下面内容。
纵观山市出现的全过程,可分三个阶段。
(1)初生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发展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潮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阅读语段2,使人联想到一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有子曰:“礼①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
注:①礼:在春秋时代,“礼”泛指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这里的“礼”,既指“周礼”中的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K^S*5U.C#O%M
【小题1】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有子提出“礼之用,和为贵”,意思就是说,礼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实现“和”。儒家思想是十分强调“礼”的,而“礼”的运用,又以和睦为贵。
B.选段中的“小大由之”,是总结上文。这里的“由之”是“遵循这个原则”的意思。儒家认为:“礼”是为了“和”,“和”最重要,事事都要讲“和”。:学&科&网
C.儒家既强调“礼”的运用以“和”为贵,又指出不能为“和”而“和”,要以“礼”节制之,可见孔子提倡的“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
D.“和”是儒家所特别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儒学“礼之用,和为贵”的思想,表明“礼”的最高境界和最高目标,就是创造人与人乃至全社会的和谐。ZXXK
【小题2】孔子也曾说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请结合上面的选段,简要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