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5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知十,赐也闻一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小题1】在孔子及其弟子心目中颜回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分)
【小题2】从“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这句话可以看出孔子评价学生的原则是什么?(3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名著阅读 更新时间:2015-07-09 11:44:1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阅读《礼记》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①,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夫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②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③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④,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选自《礼记》)
注释①蜡(zhà)宾:古代君主年终祭祀叫蜡;宾:陪祭者 ②谋闭:谋,奸诈之心;闭,闭塞。③大人世及:大人,指天子诸侯;世及,世代相传。 ④田里:田,指阡陌;里,指闾里。“田里”此处指田里制度。
【小题1】下列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事毕出游于观之上B.丘未之逮也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事毕出游于观之上
C.以著其义D.天下为公
众以为殃 众以为殃
【小题2】下列文言句式与其它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君子何叹B.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
C.丘未之逮也D.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小题3】指出下列各句翻译有错误的一项(    )
A.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译文(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而要去收贮它),却不是为了独自享用;(也)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总要不为私利而劳动。。
B.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译文因此,阴谋诡计被抑制而无法实现,劫夺偷盗杀人越货的坏事不会出现。
C.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译文(人们)各把自己的亲人当作亲人,把自己的儿女当作儿女,财物和劳力都为私人所拥有。
D.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
译文用(礼)来表彰人民做对的事,用礼来考察他们的忠诚,显著有过错的,就用刑罚
加以惩治,用(礼)来指示人民要有常规。
【小题4】下面各项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   )
A.孔子作为生存于一个礼崩乐坏的社会当中的知识分子,不可能不从亲身经历的一点一滴的体悟中生发出旷古的动人感叹,因为他是一个心性高洁,志向高远的人。
B.孔子有一种深深的遗憾,觉得夏、商、周三代英明君王当政的时代, 他都设有赶上,只能对它们在心中向往,他是多么向往这样一个美好的大道时代。
C.作者其实是否定孔子的理想的,觉得他“大道之行”只是过分的空想主义,因为它在人类社会中是无法想象的;看看当今连小康社会也难以达到,基本的礼义纲纪也难以规范,而且在老百姓心中,这些都是不切实际的甚至会祸国殃民的想法,。
D.文章中所提出的大道社会,那些有德行的人和有才能的人来治理天下, 人们之间讲究信用,和睦相处;就是一种整个天下能够为广大人民百姓所共同享有的美好的理想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