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5分)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颜渊死,颜路①请子之车以为之椁②。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注释】①颜路:颜渊的父亲。②椁: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
【小题1】孔子为什么不赞成厚葬颜渊?(2分)
【小题2】请你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孔子的行为,说说他是怎样的人。(3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4-04-23 04:24:1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明论
(宋)苏洵
天下有大知,有小知。人之智虑有所及,有所不及。圣人以其大知而兼其小知之功,贤人以其所及而济其所不及,愚者不知大知,而以其所不及丧其所及。故圣人之治天下也以常,而贤人之治天下也以时。既不能常又不能时悲夫殆哉夫惟大知而后可以常以其所及济其所不及而后可以时。常也者,无治而不治者也。时也者,无乱而不治者也。
日月经乎中天,大可以被四海,而小或不能入一室之下,彼固无用此区区小明也。故天下视日月之光,俨然其若君父之威。故自有天地而有日月,以至于今而未尝可以一日无焉。天下尝有言曰:叛父母,亵神明,则雷霆下击之。雷霆固不能为天下尽击此等辈也,而天下之所以兢兢然不敢犯者,有时而不测也。使雷霆日轰轰绕天下以求夫叛父母、亵神明之人而击之,则其人未必能尽,而雷霆之威无乃亵乎!故夫知日月雷霆之分者,可以用其明矣。
圣人之明,吾不得而知也。吾独爱夫贤者之用其心约而成功博也,吾独怪夫愚者之用其心劳而功不成也。是无他也,专于其所及而及之,则其及必精,兼于其所不及而及之,则其及必粗。及之而精,人将曰是惟无及,及则精矣。不然,吾恐奸雄之窃笑也。
齐威王即位,大乱三载,威王一奋而诸侯震惧二十年。是何修何营邪?夫齐国之贤者,非独一即墨大夫,明矣。乱齐国者,非独一阿大夫,与左右誉阿而毁即墨者几人,亦明矣。一即墨大夫易知也,一阿大夫易知也,左右誉阿而毁即墨者几人易知也,従其易知而精之,故用心甚约而成功博也。
天下之事,譬如有物十焉,吾举其一,而人不知吾之不知其九也。历数之至于九,而不知其一,不如举一之不可测也,而况乎不至于九也。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贤人以其所及而济其所不及  济:帮助
B.日月经乎中天,大可以被四海 被:覆盖
C.吾独爱夫贤者之用其心约而成功博也  约:节约
D.与左右誉阿而毁即墨者几人  毁:诽谤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A.贤人以其所及而济其所不及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B.俨然其若君父之威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C.而人不知吾之不知其九也    不知东方之既白
D.吾独怪夫愚者之用其心劳而功不成也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作者将治国者分为“圣人”“贤人”“愚人”三个层次,目的是为下文议论张本。
B.第二段运用比喻论证,提出论题:治国不能只凭“雷霆轰轰”,而应“用其明”。
C.后三段作者扣住“精”字,反复论证了愚者“功不成”是因为“兼于其所不及而及之”。
D.文末以举其一而可知九的道理,强调了齐威王“易知而精之”,含有明显的讽谏意义。
【小题4】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既 不 能 常 又 不 能 时 悲 夫 殆 哉 夫 惟 大 知 而 后 可 以 常 以其 所 及 济 其 所 不 及 而 后 可 以 时
【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雷霆固不能为天下尽击此等辈也,而天下之所以兢兢然不敢犯者,有时而不测也。
(2)是无他也,专于其所及而及之,则其及必精,兼于其所不及而及之,则其及必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