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文化经典阅读(6分)
孟子之平陆,谓其大夫曰:“子之持戟之士,一日而三失伍(失职),则去之否乎?”曰:“不待三。”  然则子之失伍也亦多矣。凶年饥岁,子之民,老羸转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曰:“此非距心(大夫的名字)之所得为也。”曰:“今有受人之牛羊而为之牧之者,则必为之求牧与刍矣。求牧与刍而不得,则反诸其人乎?抑亦立而视其死与?”曰:“此则距心之罪也。”
他日,见于王曰:“王之为都者(治理都邑的人),臣知五人焉。知其罪者,惟孔距心。”为王诵之。王曰:“此则寡人之罪也。” (《孟子·公孙丑下》)
【小题1】孟子以放牧牛羊作比,批评孔距心,对孟子的意图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指出孔距心的能力太差,只能干牧羊之类的事情。
B.如果自己做不好就应当让更有才能的人来做。
C.如果是自己不能自做主张,为什么不辞职?
D.国君有责任,难道你自己就没有一点责任吗?
【小题2】(小题2)文章最后说孟子“为王诵之”,“诵”在这里的意思是“陈述”。根据原文回答:孟子向王陈述了什么?他陈述的目的是什么?(3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其他 更新时间:2010-05-17 10:41: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三戒(并序)
柳宗元
吾恒恶世之人,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或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然卒迨于祸。有客谈麋、驴、鼠三物,似其事,作《三戒》。
临江之麋
临江之人畋,得麋麑,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之。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积久,犬皆如人意。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抵触偃仆,益狎。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然时啖其舌。
三年,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①莫相知。
他日,驴一呜,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
永某氏之鼠
永有某氏者,畏日②,拘忌异甚。以为己生岁直子,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犬,禁僮勿击鼠。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
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某氏室无完器,椸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余也。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数岁,某氏徙居他州;后人来居,鼠为态如故。其人曰:“是阴类,恶物也,盗暴尤甚。且何以至是乎哉?”假五六猫,阖门撤瓦灌穴,购僮罗捕之,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数月乃已。
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
【注】①慭慭(yìn)然:小心谨慎的样子。②畏日:对日辰迷信忌讳。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临江之人畋 畋:打猎
B.稍近,益狎 狎:亲近
C.不可以寝,终不厌   厌:满足
D.购僮罗捕之 购:出钱奖励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其人怒,怛之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B.外犬见而喜且怒   若属皆且为所虏
C.至则无可用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D.臭数月乃已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壁
【小题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
B.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
C.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
D.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临江之麋”中的麋麑一旦失去主人庇护,任性狎犬,祸患立即到来,作者借此讽刺了那些“窃时以肆暴”的人。
B.“黔之驴”中驴本外强中干,却不白量力,与老虎搏斗,自然落人虎口,用以讽刺“出技以怒强”者非常生动。
C.“永某氏之鼠”中老鼠忘记了自己属于阴类恶物,认为可以永久饱食无祸,结果灾难旋踵而至,可见“依势以干非其类”者下场悲惨。
D.本篇三则故事中每一故事的结尾,还都善于运用画龙点睛之笔,直接点明寓意,笔墨冷隽犀利,具有力重千钧、发人猛醒之力。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白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
(2)以为己生岁直子,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犬,禁僮勿击鼠。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黔中儿
(清)曾衍东
江国瑞,黔之威宁州人,家贫业屦。娶妻张氏,三乳而举五子,不十年皆龆龀。一人屦,遂为七口累,于是困惫滋甚。夫妻着败絮,五子倮焉。终日饮粥糜,且不重食。继而妻病瘵死,遂鳏。父兮兼母职,更难以堪。长次曰万清、永清,三四曰长清、庆清,五曰福清。冬则五子群卧草中,江视日之蚤暮,抱五子而就曝。日出东,则列其子皆墙西;日转西,则移其子于墙东。呱呱杂沓,几不可耐,亦无如何。馀暇犹织屦。
万清年十五而伟,永清亦如之,遂樵于山。日得柴两担,售于市,可敌其父五日屦,如是江稍裕。三年而长清亦峥嵘起,亦能樵。万清兼猎事,獐麂野豕,偶一得之,可易贯钱斗粟。江室中有大布之衣,干糇之粟,自今日始。
城西坪忽有虎患,官捕不能得,断樵路。万清乃谓永清曰:“兄会须格杀此獠,恐其猛,弟当助一臂力。”永即应。万往,而长、庆亦欲与俱,兄诃之返,乃阴随之。万、永至,俟于嵎。虎来万出虎扑万万以手握其腋下皮举而立虎亦立永即出曳其尾于时虎不得奋,相视而雄。忽长、庆猝至,左右各捉一虎蹄扭之。虎怒而起,众复按,虎仆,以虎口置地上揉捺之。虎大怒,腾而奔。众方欲逐,虎颔下忽贯一矢,大吼如雷,声震陵谷,跃入危崖而毙。但闻树杪一儿呼曰:“诸兄酣斗时,打成一片,弟无处下手,幸而纵去,乘隙而中之。”乃知其为五弟福清也。
会川苗骚扰,威镇剿捕,万清兄弟皆入伍。万清首登苗寨,破其碉,得其首级九颗,悬之腰间而返。威镇曰:“好男儿!”擢为裨将。请于上,迁参戎,褒赐有差。其昆弟四人,累立军功,皆官守御。每出战,五人蝉联而入,势若长蛇,而福之药机,犹百发百中。今国瑞年七十,健饭,五子迎养于官,终日憨憨笑,以为少年时所念不到有今日也。
(选自《小豆棚》卷十三“杂技类”)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虎来万出/虎扑万/万以手握其腋下/皮举而立/虎亦立/永即出/曳其尾/
B.虎来万出/虎扑万/万以手握其腋下皮/举而立/虎亦立/永即出/曳其尾/
C.虎来万出/虎扑万/万以手握/其腋下皮举而立/虎亦立永/即出/曳其尾/
D.虎来万出/虎扑万/万以手握/其腋下皮举而立/虎亦立/永即出/曳其尾/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龆龀”指儿童换牙,文中指的是进入童年时期。古人常用生理特征来代指年龄,如黄发指老人,垂髫指儿童。
B.“鳏”是对无妻或丧妻者的称谓,文中指的是丧妻。古代有“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的说法。
C.“昆弟”即“兄弟。”“昆”指哥哥。“昆弟之好”指兄弟般的情谊。
D.“七十岁”被称为“古稀”,“六十岁”被称为“花甲”,“八十岁”被称为“期颐”。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江国瑞家境贫寒。妻子去世后,独自抚养五个孩子。冬天看日色早晚,抱孩子们晒太阳取暖。太阳在东边,就把孩子们排列在西边墙根下,反之亦然。
B.万清兄弟相互友爱。在城西坪除虎患时,长清、庆清想帮助哥哥,想一起前往,万清出于安全考虑,呵斥他们,叫他们回去。
C.万清兄弟作战勇敢。每次出战,兄弟五人同时上阵,那情势就像一字长蛇阵,而他们的弓箭依旧百发百中。
D.万清兄弟很孝顺。在父亲晚年时,把他接进官府供养。江国瑞年轻时未曾想到会有今天这样的好日子。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妻着败絮,五子裸焉。终日饮粥糜,且不重食。
(2)日得柴两担,售于市,可敌其父五日屦,如是江稍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