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题文)文化经典阅读(6分)
阅读《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论语·宪问》)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
【小题1】(小题1)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孔子认为,作为具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他不会总是考虑个人利益的得与失,更不会一心追求个人利益,否则,就会招致来自各方的怨恨和指责。
B.孔子既不主张“以德报怨”,也不主张“以怨报怨”,而主张“以直报怨”,这体现了孔子思想中“中庸”的原则,即在不偏不倚中坚持正直。
C.孔子认为,无论是“贫而无怨”,还是“富而无骄”,都需要修养的功夫。只是,人们对前者的要求更高,因而做起来更不容易。
D.孔子认为,与人相处时,不要一味去埋怨别人对自己不好;要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关键在于多责求自己,少苛求别人。
【小题2】(小题2)(小题2)请结合以上选段,谈谈我们如何才能使自己“远怨”。(3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名著阅读 更新时间:2013-05-25 11:14:5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
妄心
【明】江盈科
见卵求夜,庄周以为早计,及观恒人之情,更有早计于庄周者。
一市人贫甚,朝不谋夕。偶一日拾得一鸡卵,喜而告其妻曰:“我有家当矣!”妻问安在?持卵示之,曰:“此是!然须十年,家当乃就。”因与妻计曰:“我持此卵,借邻人伏鸡乳之,待彼雏成,就中取一雌者,归而生卵,一月可得十五鸡;两年之内,鸡又生鸡,可得鸡三百,堪易十金。我以十金易五牸,牸复生牸,三年可得二十五牛;牸所生者,又复生牸,三年可得百五十牛,堪易三百金矣。吾持此金举责,三年间,半千金可得也;就中以三之二市田宅,以三之一市僮仆,买小妻。我乃与尔优游以终余年,不亦快乎?”
妻闻欲买小妻,怫然大怒,以手击卵碎之,曰:“毋留祸种!”夫怒,挞其妻。乃质于官,曰:“立败我家者,此恶妇也,请诛之!”官司问:“家何在?败何状?”其人历数自鸡卵起,至小妻止。官司曰:“尔家当尚未说完。”其人曰:“完矣。”官曰:“尔小妻生子读书,登科出仕,取富贵,独不入算耶?如许大家当,坏于恶妇一拳,真可诛!”命烹之。妻号曰:“夫所言皆未然事,奈何见烹?”官司曰:“你夫言买妾,亦未然事,奈何见妒?”妇曰:“固然,第除祸欲早耳。”官司笑而释之。
噫!兹人之计利,贪心也;其妻之毁卵,妒心也:总之皆妄心也。知其为妄,泊然无嗜,颓然无起,即见在者,且属诸幻,况未来乎?嘻!世之妄意早计,希图非望者,独一算鸡卵之人乎?
【注释】①伏鸡:正在孵卵的鸡。②牸(zì):母牛。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借邻人伏鸡乳之 乳:孵化B.吾持此金举责   责:责任
C.夫怒,挞其妻   挞:毒打D.第除祸欲早耳   第:只是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因与妻计曰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B.我乃与尔优游以终余年   乃使人复葺南阁子
C.败何状 开国何茫然
D.且属诸幻 臣死且不避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的某“市人”毫不考虑客观条件地计算自己的财产——一个鸡蛋以几何级数式地增加,正如庄子曾批评的“见卵求夜”者一样急于求成。
B.文中的“官司”是一个严谨踏实、一丝不苟、秉公执法的官员,在接到“市人”的申诉之后,深为丈夫偌大家产毁于妻子一拳而痛心,准备严厉惩治妻子。
C.文章写的丈夫的贪心和妻子的妒心,都属于“妄心”,行文语言流畅,条理清楚,结构完整,情节一波三折,扣人心弦,颇具小说之制。
D.江盈科用这一笑话不仅讥笑“算鸡卵之人”,更是要劝诫世人不要心存非份之想,最好淡泊无欲。作者的机智深刻,发人深思。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夫所言皆未然事,奈何见烹?
(2)世之妄意早计,希图非望者,独一算鸡卵之人乎?
【小题5】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
(选自《孟子·滕文公下》)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江西钟傅,本豫章人,少倜傥,以勇毅闻于乡里。不事农业,恒好射猎。熊鹿野兽,遇之者无不获焉。一日,有亲属酒食相会,傅素能一饮,是日大醉。唯一小仆侍行,比暮方归。去家二三里,溪谷深邃,有虎黑文青质,额毛圆白,眈眈然自中林而出。百步之外顾望前来。仆夫见而股栗,谓傅曰:“速登大树,以逃生命。”傅时酒力方盛,胆气弥粗。即以仆人所持白梃,山立而拒之。虎即直搏傅,傅亦左右跳跃,挥杖击之。虎又俯伏,傅亦蹲踞。须臾,复相拿攫。如此者数四。虎之前足搭傅之肩,傅即以两手抱虎之项。良久,虎之势无以用其爪牙,傅之勇无以展其心计。两相擎据,而仆夫但号呼于其侧。其家人怪日晏未归,仗剑而迎之。及见相捍,即挥刃前斫。虎腰既折,傅乃免焉。数岁后,江南扰乱,群盗四集。傅以斗虎之名,为众所服,推为酋长,竟登戎帅之任,节制钟陵,镇抚一方,澄清六郡。唐僖、昭之代,名振江西,官至中书令。

【小题1】翻译文中加粗加线的句子,并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暮方归: (2)仆夫见而栗:
【小题2】本语段在刻画钟傅打虎时,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描写手法。
【小题3】本语段在写钟傅打虎时多次写到仆人的言行,请问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洛中豪士
康軿
乾符中,洛中有豪贵子弟,承藉勋荫,物用优足,恣陈锦衣玉食,不以充诎为戒。饮馔华鲜,极口腹之欲。有李使君出牧罢归,居止亦在东洛。深感其家恩旧,欲召诸子从容。有寺僧圣刚者,常所来往,李因以具.宴为说。僧曰:“每见其饮食,穷极水陆滋味,常馔必以炭炊,往往不惬其意。此乃骄逸成性,使君召之,可乎?”李曰:“若朱象髓、白猩唇,恐不可致,止于精洁修办小筵,未为难事。”于是广求珍异,俾妻孥亲为调鼎, 备陈绮席雕盘,选日邀致。弟兄列坐,矜持俨若冰玉。肴羞每至,曾不下箸。主人揖之再三,唯沾果实而已。及至水餐,俱致一匙于口,然相眄良久,咸若餐茶食蘖。李莫究其由,但以失饪为谢。
明日,复睹圣刚,备述诸子情貌。僧曰:“某前者所说,岂谬哉!”因造其门,以问之曰:“李使君特备一筵,肴馔可为丰洁,何不略领其意?”诸子曰:“燔、炙、煎、和,未得其法。”僧曰:“他物纵不可食,炭炊之饭,又嫌何事?”曰:“上人未知。凡以炭炊馔,先烧令熟,谓之炼火,方可入爨。不然,犹有烟气。李使君宅炭不经炼,是以难于餐啖。”僧抚掌大笑曰:“此则非贫道所知也。”
及.大寇陷洛,财产剽掠俱尽。昆仲数人与圣刚同时窜避,潜伏山谷,不食者三日。 贼锋稍远,徒.步将往河桥。道中小店始开,以脱粟为餐而卖。僧囊中有钱数文,买于土 杯同食。腹枵既甚,粱肉之美不如。僧笑而谓曰:“此非炼炭所炊,不知可与诸郎君吃否?” 但低首惭靦,无复词对。
古人云:“膏粱之性难正。”其此之谓乎?是以圣人量.腹而食,贤者戒于奢逸。
(选自《剧谈录》,有删节)
【小题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李因以具宴为说 /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B.及大寇陷洛 /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徒步将往河桥 / 日与其徒上高山
D.是以圣人量腹而食 /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小题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勋荫:凭自己立功得到官爵。古代官吏选拔有世袭、纳赀、荐举、勋荫等方式。
B.昆仲:称人兄弟的敬词。昆为兄,仲为弟。另古代常用伯仲叔季表示兄弟排行。
C.粱肉:以粱为饭,以肉为肴,指精美的膳食。如“食必粱肉,衣必文绣”。
D.失饪:烹调生熟失宜。《论语·乡党》有“失饪不食,不时不食”的记载。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明日,复睹圣刚,备述诸子情貌。
(2)古人云:“膏粱之性难正。”其此之谓乎?
【小题4】简要概括李使君之宴中,豪贵子弟“难于餐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