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题文)阅读下面的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㈠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㈡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人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1)概括上面两个文段孔孟思想的共同点。
(2)孔子和孟子论述角度有所不同,请简要评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名著阅读 更新时间:2017-02-07 10:04:0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文化经典阅读(6分)
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①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 
(《孟子·告子上》)
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孟子·尽心上》)
【注】  ①蓰:五倍。②蒸民:众民。③彝:常。
【小题1】请选出下面对以上两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3分)
A.孟子认为,人的本性就具备了仁义礼智的本质,“善”是“在我者”,而非“在外者”。
B.孟子认为,按人们的性情是能够为善的,而有的人变得不善,不是天生资质的罪过。
C.文中孟子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天性相差一倍、五倍甚至无数倍,这是不能充分表现自己的才能所致。
D.孟子所说的“在外者”指的是诸如功名之类身外之物,即便求之有道,毕竟受“命”的支配。
【小题2】综合两段内容,请简要谈谈你对孟子所说的“求则得之,舍则失之”的理解。(3分)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叶限
〔唐〕段成式
南人相传,秦汉前有洞主吴氏,土人呼为吴洞。娶两妻,一妻卒,有女名叶限,少惠,善淘金,父爱之。末岁父卒,为后母所苦,常令樵险汲深
时尝得一鳞,二寸余,赪鬐金目,遂潜养于盆水。日日长,易数器,大不能受,乃投于后池中。女所得余食,辄沉以食之。女至池,鱼必露首枕岸,他人至,不复出。其母知之,每伺之,鱼未尝见也。因诈女曰:“尔无劳乎?吾为尔新其襦。”乃易其弊衣。后令汲于他泉,计里数百也,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鱼即出首,因斫杀之。鱼已长丈余,膳其肉,味倍常鱼,藏其骨于郁栖之下。
逾日,女至向池,不复见鱼矣,乃哭于野。忽有人被发粗衣,自天而降,慰女曰:“尔无哭,尔母杀尔鱼矣!骨在粪下,尔归,可取鱼骨藏于室,所须第祈之,当随尔也。”女用其言,金玑衣食随欲而具。
及洞节,母往,令女守庭果。女伺母行远,亦往,衣翠纺上衣,蹑金履。母所生女认之,谓母曰:“此甚似姊也。”母亦疑之。女觉遽反,遂遗一只履,为洞人所得。母归,但见女抱庭树眠,亦不之虑。
其洞邻海岛,岛中有国名陀汗,兵强,王数十岛,水界数千里。洞人遂货其履于陀汗国,国主得之,命其左右履之,足小者履减一寸。乃令一国妇人履之,竟无一称者。其轻如毛,履石无声。陀汗王意其洞人以非道得之,遂禁锢而拷掠之,竟不知所从来。乃以是履弃之于道旁,即遍历人家捕之,若有女履者,捕之以告。得叶限,令履之而信。叶限因衣翠纺衣,蹑履而进,色若天人也。始具事于王,载鱼骨与叶限俱还国。其母及女即为飞石击死,洞人哀之,埋于石坑,命曰懊女冢。
陀汗王至国,以叶限为上妇。一年,王贪求,祈于鱼骨,宝玉无限。逾年,不复应。王乃葬鱼骨于海岸,用珠百斛藏之,以金为际,至征卒叛时,将发以赡军。一夕,为海潮所沦。
注:①洞:今广东、广西两省区古时的少数民族部落。②赪鳍:红色的鱼鳍。③郁栖:粪土。④上妇:贵妇,贵妃。⑤以金为际:用金子做埋藏珠子的四壁。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女所得余食,辄沉以之  食:给……吃,喂养
B. 洞人遂其履于陀汗国    货:货物
C. 陀汗王其洞人以非道得之 意:猜测
D. 所须祈之,当随尔也    第:只要
【小题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乃易其衣 弊:破旧
B. 女觉反   遽:急忙
C. 始具事于王,载鱼骨与叶限俱还国  具事:陈述事实
D. 至征卒叛时,将以赡军 发:发放
【小题3】选出与”因诈女曰”中”因”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B因利乘便  
C君因我而降,与君为兄弟   D因人之力而敝之
【小题4】选出与“忽有人被发粗衣,自天而降”中”而”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吾尝终日而思矣
C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D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小题5】选出与“乃以是履弃之于道旁”中”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B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C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D皆以美于徐公
【小题6】选出与“一夕,为海潮所沦”中”为”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B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C若属皆且为所虏     D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小题7】下列各组句子中,能分别表现“叶限所得鱼乃神奇之物”和“后母虐待叶限”的最恰当的一组是(  )
A. ①女至池,鱼必露首枕岸,他人至,不复出。 ②母所生女认之,谓母曰:“此甚似姊也。”母亦疑之。
B. ①膳其肉,味倍常鱼②常令樵险汲深
C. ①其轻如毛,履石无声②及洞节,母往,令女守庭果。
D. ①女用其言,金玑衣食随欲而具②后令汲于他泉,计里数百也
【小题8】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叶限的好运表面看来是鱼给的,实际上是她的善良带来的。
B. 叶限暗中去参加洞节,是对后母的无声反抗,也侧面反映出洞节的吸引力。
C. 叶限的后母、妹妹被飞石击死,洞人为她们建懊女冢,以示追悔。
D. 这个故事借助神力的不可抗拒,警示人们要远离邪恶,不要贪得无厌。
【小题9】将上文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父卒,为后母所苦,常令樵险汲深。
(2)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
(3)母归,但见女抱庭树眠,亦不之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