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5分)
张朴村墓志铭
君讳云章,字汉瞻,号朴村,江南嘉定人也。曩者崐山徐司寇好文术,以得士为名,自海内耆旧①以及乡里朴学、雍庠②才俊有不能致,则心耻之,而士亦以此附焉。余初至京师,所见司寇之客十八九;其务进取者,多矜文藻,驰逐声气;即二三老宿亦争立崖岸,相镇以名;惟君处其间,敛然静默,体恭而气和。余心异之,而君亦昵就余。 
君始以校勘《宋元经解》客司寇家,其后诸公贵人考订文史,必以相属,而君尝就陆稼书先生问学,独阴以名义自砥。方稼书先生为当路所排,君上书崐山相国;其后仪封张中丞与江督噶礼互劾奏,谳③久未决,君上书安溪相国。在君见谓义不可以苟止,而以言之不与为众所咍④。君在举场数十年,所与比肩游好次第登要津,司贡举,每欲引手,君辄曲避,以是终无所遇。 
康熙五十二年,诏求岩穴之士。时华亭王司空承修《尚书》,奏君参校;书既成,而君淹留逾时,众以为疑。余间诘其所以然?君曰:假予急功利,乃侘傺⑤到今邪?顾窃自念生逢明圣平生所志具上殿箚欲进见时一自列之耳。‛既出京,会仪封公总督仓场,留主潞河书院;又逾年,然后归。今上嗣位,诏举孝廉方正,江苏布政使鄂公以君为举首,君老不能行,再书辞。大江以南,遂无列荐者。君内行饬修,遭母丧,既禫⑦,子孙请少进肉洎,君固不肯,时年六十矣。将终,语不及私,慨然曰:吾生独君臣义缺,命也夫!
铭曰:敛其容,志则强。居虽蔽,闻既彰。身寿耇,嗣衍昌,归幽墟,宜乐康。
注:①耆旧:年高望重的人。②朴学、雍庠:这里泛指有知识的人。③谳(yān):奏折递上去后等候裁决。④咍(hāi):讥笑。⑤侘傺(chà chì):失意的样子。⑥箚(zhā)子:古时官用上奏 的一种文书。⑦禫(dàn):古时除丧服时的礼仪。
【小题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其进取者务:谋求B.多文藻矜:夸耀
C.余诘其所以然间:私下D.君不肯固:本来
【小题2】以下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作者认为可“敛其容”的一组是 (   )  
①独阴以名义自砥    ②每欲引手,君辄曲避 ③而君淹留逾时
④遂无列荐者    ⑤君内行饬修    ⑥将终,语不及私  
A.①②③B.①②⑤C.③④⑥D.④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张朴村曾因为仪封张中丞和江督噶礼互相上奏折弹劾对方而长期没有结果一事,上 书给安溪相国。
B.张朴村认为义是不可以因为苟且停止下来的,只因这一观点与众不同,所以大家才 纷纷讥笑他。
C.与张朴村他并肩游学交好的人一个个获得了要职,管理着贡生和举人,他们每每想要伸手援助他。
D.张朴村临终前表示自己此生惟一的遗憾是没有实现君臣大义,而且认为这是他自己 的命运所致。
【小题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每小题3分)
(1)余心异之,而君亦昵就余。
(2)书既成,而君淹留逾时,众以为疑。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4-03-27 04:06:3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段落,完成下列小题。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而刘夙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离。
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蒙国恩,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李密《陈情表》
【小题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而刘夙疾病   缠绕 形影相安慰
B.奉圣朝 等到 未曾离 停止
C.蒙国恩 不久 臣洗马 授予官职
D.终兄弟 少 谨拜表以闻   知道
E. 日西山 迫近 臣微志 听从
F. 舅母志 改变 不名节 自夸
【小题2】下列各句中的“以”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①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②臣具以表闻   ③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④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⑤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⑥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   ⑦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⑧谨拜表以闻
A.①②③④B.⑤⑥⑦⑧C.①⑤⑦D.②④⑥
【小题3】下列句子,全都表现李密“孝”的一组是
①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②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③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④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⑤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A.①③⑤B.②④⑤C.②③⑤D.①②④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
(1)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2)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同类题2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以下小题。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崛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合而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节选自贾谊《过秦论》)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长策而御宇内振:举起
B.匈奴七百余里却:击退
C.然后践华为城,河为池因:因为
D.数百之众将:率领
(2)【小题2】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吞二周亡诸侯胡人不敢南下牧马
B.临不测渊以为固收天下之兵,聚咸阳
C.天下定学不可以
D.铸以为金人十二,弱天下之民作《师说》贻之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候问题。
上书言世务
严 安
臣闻邹子曰:“政教文质者,所以云救也。当时则用,过则舍之,有易则易之,故守一而不变者,未睹治之至也。”今天下人民用财侈靡,车马衣裘宫室皆竞修饰。调五声使有节族,杂五色使有文章,重五味方丈于前,以观欲天下。彼民之情,见美则愿之,是教民以侈也。侈而无节,则不可赡,民离本而徽末矣。是以天下人民逐利无已,犯法者众。臣愿为民制度以防其淫,使贫富不相耀以和其心。
臣闻秦王蚕食天下,并吞战国,称号皇帝,一海内之政,坏诸侯之域。销其兵,铸以为钟虡,示不复用。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逢明天子,人人自以为更生。乡使秦缓刑罚,簿赋敛,责仁义,贱权利,化于海内,则世世必安矣。秦不行是风,循其故俗,为知巧权利者进,笃厚忠正者退,法严令苛,谄谀者众,日闻其美,意广心逸。欲威海外,使蒙恬将兵以北攻强胡,辟地进境.戍于北河,飞刍挽粟以随其后,又使尉屠唯将楼船之士攻越,使监禄凿渠运粮,深入越地,旷日持久。当是时,秦祸北构于胡,南挂于越,宿兵于无用之地,进而不得退。行十余年,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及秦皇帝崩,天下大叛.豪士并起,不可胜载也。秦贵为天子,富有天下,灭世绝祀,穷兵之祸也。故周失之弱,秦失之强,不变之惠也。
南夷,朝夜郎,降羌僰,深入匈奴,燔其龙城,议者美之。此人臣之利,非天下之长策也。今中国外累于远方之备,靡敝国家,非所以子民也。行无穷之欲,甘心快意,结怨于匈奴,非所以安边也。祸挐而不解,兵休而复起,近者愁苦,远者惊取,非所以持久也。今天下锻甲摩剑,矫箭控弦,转输军粮,未见休时,此天下所共忧也。夫兵久而变起,事烦而虑生。上观齐晋所以亡。公室卑削,六卿大盛也。今郡守之权非特六卿之重也,地几千里非特闾巷之资也,甲兵器械非特棘矜之用也,以逢万世之变,则不可胜讳也。
(节选自《汉书·严宣传》,有删改)
【注】①方丈:指方丈之食,极言肴馔之丰盛。②虡:jù,占代悬挂钟或磐的架子两旁的柱子。③挐:rù,纷乱。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侈而无节,则不可 赡:充裕,足够。
B飞刍粟以随其后 挽:拉,牵引。
C.秦祸北于胡,南挂于越  构:结,结怨。
D.今南夷,朝夜郎 徇:顺从。曲从。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是教民侈也越国鄙远,君知其难也
B.自经道树,死者相望州司临门,急星 火
C.夫兵久而变起,事烦虑生余扃牖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D.今郡守权非特六卿之重也每览昔人兴感
【小题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体现严安深有远虑的一项是(   )
①故守一而不变者,未睹治之至也
②侈而无节,则不可赡,民离本而徼末矣
③臣愿为民制度以防其淫,使贫富不相耀以和其心
④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逢明天子,人人自以为更生
⑤此人臣之利,非天下之长策也
⑥近者愁苦,远者惊骇,非所以持久也
A.①③④B.②⑤⑥C.②④⑥D.①③⑤
【小题4】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严安开篇引用邹子的话阐明政令教化应当顺应时代发展,继而批评了当下奢侈无度的不良风气,表达了自己匡正时弊的政治抱负。
B.严安认为强大的秦国不知变通,穷兵黩武,在北方讨伐匈奴,在南方攻打百越,战争旷日持久,生灵涂炭,最终导致了秦王朝的灭亡。
C.严安认为朝廷频繁对外用兵,虽然得到赞誉,却只是满足了当政者的欲望,让臣子获得了名利,不会使边防安定,不会使国家长治久安。
D.严安认为汉朝的郡守位高势大,权倾一方,一旦天下发生变乱,就会出现无法控制的局面,因此提出削弱郡守权力的建议,以加强中央集权。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臣愿为民制度以防其淫,使贫富不相耀以和其心。 (3分)
(2)乡使秦缓刑罚,簿赋敛,贵仁义,贱权利,化于海内,则世世必安矣。(4分)
(3)今中国外累于远方之备,靡敞国家,非所以子民也。(3分)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欧阳伯和墓志铭

张耒

君欧阳氏,讳发,字伯和,庐陵人,太子少师文忠公讳修之长子也。为人纯实不,内外如一,淡薄无嗜好,而笃志好礼,刻苦于学。胡瑗掌太学,号大儒,以法度检束士,其徒少能从之。是时文忠公已贵,君年十有五,师事瑗,恂恂惟谨,又尽能传授古乐钟律之说。

既长,益学问,不科举文词,独探古始立论议,自书契以来至今,君臣世系,制度文物,旁至天文地理,无所不学。其学不务为抄掠应目前,必刮剖根本见终始,论次使族分部列,考之必得,得之必可用也。呜乎!其志亦大矣。然其与人不苟合,论事是是非非,遇权贵不少屈下,要必其意,用是亦不肯轻试其所有,而人亦罕能知君者。而君之死也,今眉山苏公子瞻哭之,以为君得文忠之学,汉伯喈、晋茂先之徒也。

君为殿中丞时,曹太后崩,诏定皇曾孙服制。礼官陈公襄疑未决,方赴临,召君其制,君从容为言,襄即奏用之。是时,方下司天监讨论古占书是否同异,折中为天文书,久未就,而襄方总监事,即荐君刊修。君为推考是非,取舍比次,书成,诏藏太史局。

君治官无大小,不苟简,所创立,后人不能更。其著书有《古今系谱图》《国朝二府年表》《年号录》,其未成者尚数十篇。

夫人吴氏,故丞相正宪公充之女,封寿安县君。男一人,曰宪,滑州韦城县主簿。女七人。元祐四年十一月甲子,葬君郑州新郑县旌贤乡刘村文忠公之兆,而宪来求铭。

(选自《张耒集》,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人纯实不   欺:欺骗B.不科举文词   治:研究
C.要必其意 申:施展D.召君其制 问:询问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发学习刻苦,尊师重道。十五岁时拜胡瑗为师,后来能够传授古乐钟律方面的学问。
B.欧阳发为人诚实,淡薄名利,爱好礼义。他性格刚直,议论事情坚持原则,不随意迎合别人。
C.曹太后去世后,欧阳发帮助陈襄解决了皇曾孙服制的问题。后经陈襄推荐,欧阳发参与修订完成天文书。
D.欧阳发道德学问俱佳,不愧是名门之后。他去世后,苏轼感到很悲伤,让张耒写下了这篇墓志铭。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胡瑗掌太学,号大儒,以法度检束士,其徒少能从之。
(2)君治官无大小,不苟简,所创立,后人不能更。
【小题4】欧阳发在治学方面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