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说钓 清 吴敏树
余村居无事,喜钓游。钓之道未善也,亦知其趣焉。当初夏、中秋之月,蚤食后出门,而望见村中塘水,晴碧泛然,疾理钓丝,持篮而往。至乎塘岸,择水草空处投食其中,饵钓而下之,蹲而视其浮子,思其动而掣之,则得大鱼焉。无何,浮子寂然,则徐牵引之,仍自寂然;已而手倦足疲,倚竿于岸,游目而视之,其寂然者如故。盖逾时始得一动,动而掣之则无有。余曰:“是小鱼之窃食者也,鱼将至矣。”又逾时动者稍异,掣之得鲫,长可四五寸许。余曰:“鱼至矣,大者可得矣!”起立而伺之,注意以取之,间乃一得,率如前之鱼,无有大者。日方午,腹饥思食甚,余忍而不归以钓。见村人之田者,皆毕食以出,乃收竿持鱼以归。归而妻子劳问有鱼乎?余示以篮而一相笑也。乃饭后仍出,更诣别塘求钓处,逮暮乃归,其得鱼与午前比。或一日得鱼稍大者某所,必数数往焉,卒未尝多得,且或无一得者。余疑钓之不善,问之常钓家,率如是。
嘻!此可以观矣。吾尝试求科第官禄于时矣,与吾之此钓有以异乎哉?其始之就试有司也,是望而往,蹲而视焉者也;其数试而不遇也,是久未得鱼者也;其幸而获于学官、乡举也,是得鱼之小者也;若其进于礼部,吏于天官①,是得鱼之大。吾方数数钓而又未能有之者也。然而大之上有大焉得之后有得焉劳神侥幸之门忍苦风尘之路终身无满意时老死而不知休止。求如此之日暮归来而博妻孥之一笑,岂可得耶?
夫钓,适事也,隐者之所游也,其趣或类于求得。终焉少系于人之心者,不足可欲故也。吾将唯鱼之求,而无他钓焉,其可哉?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
注释:①天官:吏部列六部之首,后世因以“天官”为吏部的通称。吏部掌全国官吏之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
【小题1】下面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食后出门蚤:通“早”B.其得鱼与午前比:比较
C.更别塘求钓处诣:到,去D.暮乃归逮:到,等到
【小题2】下面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蹲视其浮子②位尊无功
B.①收竿持鱼以归②必以长安君为质,兵
C.①无,浮子寂然②水澹澹,山岛竦峙
D.①吾将唯鱼求②寡人于国也
【小题3】文中加水波线的句子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然而大之上有大|焉得之|后有得|焉劳神|侥幸之门忍苦|风尘之路终身无满意时|老死而不知休止。
B.然而大之上有大焉|得之后有得焉|劳神侥幸之门|忍苦风尘之路终身|无满意时老死|而不知休止。
C.然而大之上有大焉|得之后有得焉|劳神侥幸之门|忍苦风尘之路|终身无满意时|老死而不知休止。
D.然而大之上有大|焉得之|后有得|焉劳神|侥幸之门忍苦|风尘之路终身|无满意时老死|而不知休止。
【小题4】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第一段多用细节描写,刻画了一个急于求鱼、患得患失而全然失去了垂钓之趣的“我”的形象,让人慨叹。
B.作者肚子很饿了,但却忍着不回去吃饭,继续钓鱼,主要是想钓到大鱼。直到看到村里很多人吃完饭到田里来了,才不得不回家。
C.作者借钓鱼阐发议论。他看透了世态,明白了得失,也明晓了得到与失去都不会给人带来满意。因为失去了就想得到,得到后更想得到。
D.结尾的“吾将唯鱼之求,而无他钓焉,其可哉”,既是作者的智慧所在,也有几分无奈自嘲的意味。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饵钩而下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或一日得鱼稍大者某所,必数数往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夫钓,适事也,隐者之所游也,其趣或类于求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2-11-29 03:33:0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恶曲

唐元结

元子时与邻里会,曲全当时之欢,以顺长老之意。归泉上,叔盈问曰:“向夫子曲全其欢,道也,苟为乎尔?”元子曰:“叔盈视吾曲其心以徇财利,曲其行以希名位,当过吾。吾苟全一欢于乡里,无恶然可也。”

东邑有全直之士,闻元子对叔盈,恐曰:“吾闻元次山其门人曰:‘无恶我之小曲。’真惛鄙恶辞也!吾辈全直三十年,未尝曲气以转声,曲辞达意,曲步以便往,曲视以回目,犹患于古人。古人有恶曲者,不曲臂以取物,不曲膝以便坐,见天下有曲于君、曲于民、曲于鬼神者,往劫死之。今元次山苟曲言矣强全一欢以为不丧其直慁哉若能苟曲于邻里岂不能苟曲于乡县以全言行?能苟曲于乡县,岂不能苟曲于邦国,以彰名誉?能苟曲邦国,岂不能苟曲于天下,以扬德义?若言行、名誉、德义皆显,岂有钟鼎不入门,权位不在己乎?呜呼!曲为之,小为大之;曲为之也,有何不可!奸邪凶恶其㘥乎!”

元子闻之,颂曰:“吾以颜貌曲全一欢,全直君子之恶我如此。犹有过于此者,何以自免?

(选自《唐文粹选译》)

注:①慁(hùn):同“混”,混杂。②㘥(yóu):诱捕同类鸟的鸟媒子,这里指媒介。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曲全当时之欢 曲全:曲意成全
B.吾闻元次山其门人曰 约:约见
C.真惛鄙恶辞也 惛鄙:糊涂浅薄
D.小为大之 渐:开端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道也,苟为乎尔 予居于此
B.曲辞达意 敢烦执事
C.往劫死之 耳得之为声
D.能苟曲邦国    而君幸赵王
【小题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元次山/苟曲言矣/强全一欢/以为不丧其直/慁哉/若能苟曲/于邻里岂不能/苟曲于乡县以全言行
B.今元次山苟曲言矣/强全一欢/以为不丧其直/慁哉/若能苟曲于邻里/岂不能苟曲于乡县/以全言行
C.今元次山/苟曲言矣强全一欢/以为不丧/其直慁哉/若能苟曲于邻里/岂不能苟曲于乡县/以全言行
D.今元次山苟曲言矣/强全一欢/以为不丧/其直慁哉/若能苟曲/于邻里岂不能/苟曲/于乡县以全言行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直之士在叙述古人全直的做法时,运用夸张的手法强调了古人对全直的重视程度。
B.全直之士认为苟且逢迎乡里长辈就可能苟且逢迎天下人,这是产生奸邪凶恶的媒介。
C.本文借题发挥,针砭了时弊,讽刺批判了士人四方讨好、八面玲珑的圆滑处世态度。
D.本文以小见大,寓事理于生活小事,叙议结合,层层深入,表达了鲜明的批判态度。
【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叔盈视吾曲其心以徇财利,曲其行以希名位,当过吾。
(2)犹有过于此者,何以自免?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

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子墨子自鲁即齐过故人谓子墨子曰今天下莫为义子独自苦而为义子不若已。子墨子曰:“今有人于此,有子十人,一人耕而九人处,则耕者不可以不益急矣。何故?则食者众而耕者寡也。今天下莫为义,则子如劝我者也,何故止我?”子墨子南游于楚,见楚惠王,楚惠王以老辞,使穆贺见子墨子。子墨子说穆贺,穆贺大说,谓子墨子曰:“子之言则成善矣,而君王,天下之大王也,毋乃曰‘贱人之所为’,而不用乎?”子墨子曰:“唯其可行。譬若药然,草之本,天子食之以顺其疾,岂曰‘一草之本’而不食哉?今农夫入其税于大人,大人为酒醴粢盛,以祭上帝鬼神,岂曰‘贱人之所为’而不享哉?故虽贱人也,上比之农,下比之药,曾不若一草之本乎?且主君亦尝闻汤之说乎!昔者,汤将往见伊尹,令彭氏之子御,彭氏之子半道而问曰:‘君将何之?’汤曰:‘将往见伊尹。’彭氏之子曰:‘伊尹,天下之贱人也。若君欲见之,亦令召问焉,彼受赐矣。’汤曰:‘非女所知也。今有药此,食之则耳加聪,目加明,则吾必说而强食之。今夫伊尹之于我国也,譬之良医善药也。而子不欲我见伊尹,是子不欲吾善也。’因下彭氏之子,不使御。彼苟然,然后可也。”

子墨子曰:“商人之四方,市贾倍徙,虽有关梁之难,盗贼之危,必为之。今士坐而义,无关梁之难,盗贼之危,此为倍徙,不可胜计,然而不为,则士之计不若商人之也。”子墨子北之齐,遇日者。日者曰:“帝以今日杀黑龙于北方,而先生之色黑,不可以北。”子墨子不听,遂北,至淄水,不遂而反焉。日者曰:“我谓先生不可以北。”子墨子曰:“南之人不得北,北之人不得南,其色有黑者,有白者,何故皆不遂也?若用子之言,则是禁天下之行者也。是心而虚天下也,子之言不可用也。”

子墨子曰:“吾言足用矣,舍言思者,是犹舍获而攈粟也。以其言非吾言者,是犹以卵投石也,尽天下之卵,其石犹是也,不可毁也。”

(注)①倍徙:倍,指一倍;徙,指五倍。②日者:古时占卜预测吉凶的人。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士坐而之     言:讲,说
B.舍言思者 革:改变,变更
C.则士之计不若商人之也   察:考察
D.是心而虚天下也 围:束缚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子墨子自鲁即齐/过故人/谓子墨子曰/今天下莫为/义子独自苦/而为义子/不若已
B.子墨子自鲁即齐/过故人/谓子墨子曰/今天下莫为义/子独自苦而为义/子不若已
C.子墨子自鲁即齐过故人/谓子墨/子曰/今天下莫为义/子独自苦而为义/子不若已
D.子墨子自鲁即齐过故人/谓子墨/子曰/今天下莫为/义子独自苦/而为义子/不若已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墨子认为,一切言语行动都要服从于义,天下事没有比义更重要的。
B.在天下没有谁行义的情况下,墨子的老友劝阻他到楚国推行自己的主张。
C.墨子被楚惠王以老为由拒绝接见,他的主张学说也被楚惠王视为“贱人之所为”。
D.墨子认为今之士人只知“坐而言义”,即使无任何艰难险阻也不去行义。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今天下莫为义,则子如劝我者也,何故止我?
⑵以其言非吾言者,是犹以卵投石也,尽天下之卵,其石犹是也,不可毁也。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召 悔
曾国藩
贤与不肖之等奚乎?视乎改过之勇怯以为差而已矣。日月有食,星有离次。其在于人,言有尤,行有悔,虽圣者不免。改过什于人者,贤亦什人;改过佰于人者,贤亦佰于人。尤贤者,尤光明焉;尤不肖者,怙终焉而已。
人之生,气质不甚相远也,习而之善,既君子矣。其有过,则其友直谏匡之。习而之不善,既小人矣。其有过,则其友多方之。兹贤者所以愈贤,而不肖者愈不肖也。
吾之友有某君者,余曰:“子与某相好不终,是子之失德。子盍慎诸?”又有某君毖余曰:“闻子试于有司,则尝以私于人,是大不可。”二子者之言,卒闻之,若不于吾志。徐绎之,彼无求而进逆耳之言,诚敬我也。既又自省:吾之过,其大者视此或倍蓰,而其多或不可枚数。二子者,盖举一隅也,人苦不自知耳。先王之道不明,士大夫相与为一切苟且之行,往往陷于大戾,而僚友无出片言相质确者。而其人自视恬然,可幸无过。且以仲尼之贤,犹待学《易》以寡过,而今日无过,欺人乎?自欺乎?自知有过而因护一时之失,展转盖藏,至滔滔天之奸而不悔,斯则小人之不可近者已!为人友而隐忍和同,长人之恶,不又谐臣媚子之亚也。《书》曰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诸道有言逊于汝志必求诸非道余故笔之于册以备观省且示吾友能为逆心之言者。
(摘自《曾国藩文集》,略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贤与不肖之等奚乎判:区别
B.则其友多方之文:掩饰
C.吾之友有某君者,余曰毖:告诫
D.若不于吾志逊:比不上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贤亦什人青,取之
B.则其友直谏匡之久之,能足音辨人
C.闻子试于有司客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D.徐绎之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小题3】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书》曰/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诸道/有言逊于汝/志必求诸非道/余故笔之于册以备观省/且示吾友能为逆心之言者。
B.《书》曰/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诸道/有言逊于汝志/必求诸非道/余故笔之/于册以备观省/且示吾友/能为逆心之言者。
C.《书》曰/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诸道/有言逊于汝志/必求诸非道/余故笔之于册以备观省/且示吾友能为逆心之言者。
D.《书》曰/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诸道/有言逊于汝/志必求诸非道/余故笔之/于册以备观省/且示吾友/能为逆心之言者。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 视乎改过之勇怯以为差而已矣。 (4分)
(2) 人之生,气质不甚相远也,习而之善,既君子矣。(4分)
(3) 子与某相好不终,是子之失德。子盍慎诸?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