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文后各题。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
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
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今闻购樊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
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
揕其胸,
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之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不可奈何,乃遂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乃为装遣荆轲。
(节选自《荆轲刺秦王》)
【小题1】下列加横线字词解释
有误的一项( )
A.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略 ;掠夺 |
B.诚能得樊将军首诚:如果 |
C.顾计不知所出耳顾:考虑 |
D.而右手揕其胸揕:刺 |
【小题2】下列对文言词句解说
有误的一项( )
⑴父母宗族,皆为
戮没
⑵若属皆且为所虏
⑶此臣之日夜切齿
拊心也
⑷乃遂盛樊於期之首,
函封之
⑸项伯杀人,臣
活之
⑹而伤
长者之意
⑺樊将军以
穷困来归丹
⑻樊将军仰天太息流
涕A.⑴⑵都是被动句 |
B.“长者”和“穷困”“涕”属古今异义 |
C.“函”名词作动语,解释为“用匣子装” |
D.“活”,使动用法,使……活 |
【小题3】加横线“之”字的用法和意义与例句
相同的一项( )
例句:秦
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A.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
B.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
C.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 |
D.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
【小题4】对节选段落理解
有误的一项( )
A.文章一开始,就连用“破”“虏”“收”“进”“略”“至”六个动词,写出秦军所向披靡,燕国危如累卵的形势,使故事一开始就笼罩着紧张的气氛,为后面故事的展开定下了悲剧的基调。 |
B.太子“恐惧”,心急如焚,“”一语,婉转含蓄,微带责难,使他与荆轲之间的矛盾也初露端倪。 |
C.荆轲提出要取信秦王,则非献“樊将军首”和“燕督亢地图”,这表现出他勇而多谋、城府很深的性格特点。 |
D.樊将军是因为境遇艰难才来到燕国的,荆轲竟然要取他的脑袋,可见荆轲除了勇敢忠诚的性格,还有心狠手辣的一面。 |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⑵今闻购樊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
⑶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