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17分)
自 戒
郑思肖
有行,至贫至贱可以进之;无行,至富至贵不可亲之。何也?有行之人,纲纪森然,动皆法度,不敢一毫越理犯,恣其所行,虽贫乏不以为不足,无故与之犹不受,况妄谋乎!忠孝仁义,睦于家,蔼于乡,不以害遗于人,断无后殃。无行之人,佞残妒,塞于胸间,心目所至,悉犯于理,贪涎满吻,并包之心炽然,使得时则以势之矣,虽死且有谋,馀孽犹毒于人,必难终以福。匹夫有行,保身、保家、保子孙,遗善闾里传;卿相无行,亡身、亡家、亡国、亡天下,遗臭为后世笑。敢断之曰:无行之卿相,不若有行之匹夫。得若人而交之,非损我者也,实益我者也。然我或有一于此,人将拒我,如之何得若是之人而交之耶?其惧人拒我也,莫若以所以拒于人者反拒乎吾身,庶乎可矣。妄言议人,则几于小人;能自检其身,则不失为君子。终身行斯言乎!我少也昧,惟由我父所行之涂行焉,凛凛然或恐悖之,玷于父母,愿必进于道,为君子之归,故书以自戒。
(选自《郑思肖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不敢一毫越理犯分:本分B.佞残妒,塞于胸间谲:诡诈
C.使得时则以势之矣劫:劫持D.为君子之归期:希望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遗善闾里传焦仲卿母所遣
B.其惧人拒我也夫人相与,俯仰一世
C.妄言议人,则几于小人娘指扣门扉
D.终身行斯言乎自视也,亦若此也
【小题3】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有行之人”忠孝仁义,修身正己,为人称道,无论其贫贱富贵,都可结交亲近。
B.作者为人行事紧随父亲足迹,唯恐有所背离,表现了他对父亲的景仰和敬畏之心。
C.在写法上,文章将“有行之人”和“无行之人”进行对比,意在为“自戒”张本。
D.《自戒》的主旨在于告诫自己并劝谏他人努力加强道德修养,以达到君子的境界。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虽贫乏不以为不足,无故与之犹不受,况妄谋乎!(4分)
(2)得若人而交之,非损我者也,实益我者也。(4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4-04-23 10:16:2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对楚王问

宋玉

楚襄王问于宋玉曰:“先生其有遗行与?何士民众庶不誉之甚也?”

宋玉对曰:“唯,然,有之。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有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故鸟有凤而鱼有鲲。凤皇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翱翔乎杳冥之上;夫蕃篱之鷃,岂能与之料天地之高哉!鲲鱼朝发昆仑之墟,暴鬐于碣石,暮宿于孟诸。夫尺泽之鲵,岂能与之量江海之大哉!故非独鸟有凤而鱼有鲲也,士亦有之。夫圣人瑰意琦行,超然独处,夫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

(注释)①遗行 过失,品行有缺点。②郢 楚国都城,在今湖北江陵东北。③鲲传说中最大的鱼。④杳冥 高远的天空。⑤鬐 鱼脊。⑥孟诸 古泽名,在今河南商丘东北。⑦鲵小鱼。⑧瑰意琦行 卓越的思想和不平凡的行为。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何士民众庶不之甚也
(2)国中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
(3)凤皇上击九千里,云霓,负苍天
(4)鬐于碣石
【小题2】与“先生其有遗行与”中的“其”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其为《阳春》《白雪》
B.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C.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D.其若是谁能御之
【小题3】于“暴鬐于碣石,暮宿于孟诸“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故不我若也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其皆出于此乎
D.覆之以掌
【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2)夫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
【小题5】宋玉认为像他一样优秀的人被“士民众庶”“不誉之甚”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用文中语句回答)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渔 父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楚辞》)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何故深思高举    高举:行为高出于世俗
B.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 淈:搅浑
C.新浴者必振衣    浴:洗澡
D.鼓枻而去  鼓:敲打
【小题2】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都一致的一项是(   )
A.自令放为 余既为此志
B.渔父莞尔而笑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游于江潭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
D.遂去,不复与言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2)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3)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小题4】屈原“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而不“与世推移”,请结合本文,概括一下屈原的人格魅力。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白蘋洲五亭记
(唐)白居易
湖州城东南二百步,抵霅溪,溪连汀洲,洲一名白蘋。梁吴兴守柳恽于此赋诗云“汀洲采白蘋”,以为名也。前不知几十万年,后又数百载,有名无亭,鞠为荒泽。至大历十一年,颜鲁公真卿为刺史,始剪榛导流,作八角亭以游息焉。旋属灾潦荐至,沼堙台圮。后又数十載,委无隙地。至开成三年,弘农杨君为刺史,乃疏四渠,浚二池,树三园,构五亭,卉木荷竹,舟桥廊室,洎游宴息宿之具,靡不备焉。观其架大漢,跨长汀者,谓之白蘋亭。介二园、阅百卉者,谓之集芳亭。面广池、目列岫者,谓之山光亭。玩晨曦者,谓之朝霞亭。狎清涟者,谓之碧波亭。五亭间开,万象迭入,向背俯仰,胜无遁形。每至汀风春,溪月秋,花繁鸟啼之旦,莲开水香之タ,宾友集,歌吹作,舟棹徐动,觞咏半酣,飘然恍然。游者相顾,成曰:此不知方外也?人间也?又不知蓬瀛昆阆,复何如哉?
时予守宫在洛,杨君缄书赍图,请予为记。予按图握笔,心存目想,覙缕梗概,十不得其二三。大凡地有胜境,得人而后发;人有心匠,得物而后开:境心相遇,固有时耶?盖是境也,实柳守滥觞之,颜公椎轮之,杨君绘素之:三贤始终,能事毕矣。杨君前牧舒,舒人治;今牧湖,湖人康。康之由,革弊兴利,若改茶法、变税书之类是也。利兴,故府有羡财;政成,故居多暇日。是以余力济高情,成胜概,三者旋相为用,岂偶然哉?昔谢、柳为郡,乐山水,多高情,不闻善政;龚、黄为郡,忧黎庶,有善政,不闻胜概。兼而有者,其吾友杨君乎?君名汉公,字用乂。恐年祀久远,来者不知,故名而字之。时开成四年,十月十五日,记。
(选自《白居易集》)
(注)①鞠:皆,尽  ②荐:连续  ③覙缕:逐条陈述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面广池、目列岫者,谓之山光亭。
(2)杨君前牧舒,舒人治;今牧湖,湖人康。
(3)兼而有者,其吾友杨君乎?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第5-8题各3分,第9题10分,共22分。)
劝学(节选) 《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也,而闻者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不复者挺:直。B.声非加也疾:快,这里引申为“洪亮”。
C.而闻者彰:清楚。D.舆马者假:驾驶。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取之蓝谪戍之众,非抗九国之师也
B.輮为轮斧斤时入山林
C.见者远授之书习其句读者
D.风雨兴三人行,必有我师
【小题3】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开篇用“君子曰”引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使观点更具权威性。
B.用“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水平的观点。
C.“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些效果的取得并不是因为人的本身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因为凭借了自身内部的努力。
D.本文中排比句与大量对偶句穿插使用,使文章既整齐对仗、节奏和谐,又参差错落、变化流畅,反映了荀文议论透辟、笔势雄健的特点。
【小题5】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3分)
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4分)
(2)作者以“輮以为轮”为喻,用来论证什么观点?(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