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17分)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小题1】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7分)
(1)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4分)
(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4分)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2分)
【小题2】这篇文章的论点是什么?谈谈你的学习观。(7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4-04-23 10:35:0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钴鉧潭西小丘记 柳宗元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百。”余怜而售之。
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鄠、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价四百,连岁不能售。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口西北道二百步  寻:沿着
B.以兹丘之下 效:效力
C.熙熙然回巧献技    举:拿
D.农夫渔父过而之    陋:看不起
【小题2】下列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梁上有丘焉/郯子
B.货不售/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C.是果有遭乎/皆出于此乎
D.所以贺兹丘之遭也/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小题3】下列对文章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写景多采用拟人手法,常常用寥寥数语,便把静物写得很活。
B.“价止四百”进一步印证了小丘售价之低廉,同时也暗含着作者被无辜贬低的愤慨。
C.作者因为小丘价格低廉买下了它,除去杂草后,小丘呈现怡然之态。
D.文末一方面是以乐言忧,借以抒发自己的不平;一方面忧中言乐,也包含着一种期待,表达了祈盼重新获用的渴望。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其 石 之 突 怒 偃 蹇 负 土 而 出 争 为 奇 状 者 殆 不 可 数 其 嵚 然 相 累 而 下 者 若 牛 马 之 饮 于 溪 其 冲 然 角 列 而 上 者 若 熊 罴 之 登 于 山
【小题5】翻译以下句子。
(1)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2)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3)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4)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同类题5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已,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小题1】下列各句加横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或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就着,随着)
B.况短随化,终期于尽(高,长)
C.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趋向,取向 )
D.之所欣,俯仰之间(奔向)
【小题2】对下列句式判断正确的是( )
①岂不痛哉 ②死生亦大矣 ③当其欣于所遇 ④则与斗卮酒
A.①感叹句②感叹句③宾语前置句④陈述句
B.①反问句②判断句③介宾结构后置④省略句
C.①反问句②判断句③陈述句④宾语前置句
D.①感叹句②反问句③介宾结构后置④省略句
【小题3】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译文)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
A.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译文)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拘束,放纵无拘地生活。
B.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译文)面对古人那些文章我总是感叹悲伤,可总是不能表达出来。
C.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译文)、原来所感到欣慰的事,转眼之间,已成为旧迹。
D.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小题4】对“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的含义理解最确切的一项是( )
A.后来读到这个集子的人,也会对其中的作品产生同样的感慨。
B.后来的人读我的文章,也会由此而产生很多感想。
C.后世的读者读这次集会的诗文,也会与我有同感。
D.后世的读者读我的文章,也会被我的文章所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