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19分)
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
愚观贾生
之论,如其所言,虽三代何以远
过?得君如汉文
①,犹且以不用死,然则是天下无尧舜,终不可有所为耶?孟子
去齐,三宿而后出昼
②,犹曰:“王
其庶几
③召我。”君子之不忍弃其君,如此其厚也。公孙丑问日:“夫子何为不
豫?”孟子曰:“方今天下,舍我其谁哉?而吾何为不豫?”君子之爱其
身,如此其至也。夫如此而不用,然后知天下果不足与有为,而可以无憾矣。若贾生者,非汉文之不能用生,生之不能用汉文也。
夫绛侯亲握天子玺而授之文帝,灌婴连兵数十万,以决刘吕之雌雄,又皆高帝之旧将,
此其君臣相得之分,岂特父子骨肉手足哉?贾生,洛阳之少年,欲使其一朝之间,尽弃其旧而谋其新,亦已难矣。为贾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绛、灌之属,优游浸渍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唯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安有立谈之间,而遽为人“痛哭”哉!观其过湘,为赋以吊屈原,萦纡郁闷,趯然
④有远举之志。
其后以自伤哭泣,至于夭绝,是亦不善处穷者也。夫谋之一不
见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不知默默
以待其变,而自残至此。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是故非聪明睿智不惑之主,则不能全其用。愚深悲生之志,故备论之。亦使人君得如贾生之臣,则知其有狷介之操,一不见用,则忧伤病沮,不能复振。而为贾生者,亦谨其所发哉!
(节选自苏轼《贾谊论》)
【注】①汉文:汉文帝刘恒。②昼:地名。③庶几:有希望,差不多。④趯然:跳跃的样子。趣,同“跃”。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虽三代何以远过?过:过错 |
B.孟子去齐去:离开 |
C.夫子何为不豫豫:高兴,愉快 |
D.君子之爱其身身:自己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A.愚观贾生之论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 |
B.王其庶几召我其皆出于此乎 |
C.夫谋之一不见用府吏见丁宁 |
D.不知默默以待其变斧斤以时入山林 |
【小题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苏轼开门见山点出题意:人要有才并不难,要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发挥,却实在不容易。 |
B.文中举孟子的例子是为了说明君子想要更好地施展自己的才华,就应该做到重情重义,爱惜自己。 |
C.苏轼认为贾谊始终不得志的原因是他虽做好了团结大臣的工作,但不知道有远大抱负的人要实现自己的理想还必须有所等待。 |
D.苏轼认为君王应尽早任用这些洁身自好,有抱负、有才华的臣子,否则,这些臣子将会忧伤颓废,不再振作。 |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此其君臣相得之分,岂特父子骨肉手足哉?
(2)其后以自伤哭泣,至于夭绝,是亦不善处穷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