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文言文阅读(15分)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兵曳甲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小题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河内,则移其民于河东:荒年B.弃兵曳甲而:快步走
C.百步而后止:有的人D.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是,不过
【小题2】下列加点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则移其民河东是何异刺人而杀止B.河东凶亦鼓之
C.察邻国政无望民多于邻国D.五十步笑百步可无饥矣
【小题3】下面关于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尽心焉耳矣”写出了梁惠王自以为治国已经尽心的自得和傲慢。
B.“王好战”暗示梁惠王是一位穷兵黩武,而非真正爱民的国君。
C.“民加多”是战国时期各国国君治国有方和国家实力强大的标志。
D.“五十步笑百步”说明梁惠王在战场上逃跑的行为是极其可笑的。
【小题4】翻译句子:
(1)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3分)[:学*科*网Z*X*X*K]
(2)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3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4-05-24 03:56:0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后赤壁赋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返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小题1】对下面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摄衣而上    摄:提
B.履巉岩 履:鞋子
C.揖予而言曰  揖予:向我作揖
D.予亦惊寤    寤:醒
【小题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既指出了两次游赤壁景色变化的巨大,也隐伏着日月如梭、世事多变、人生坎坷艰难的感伤。
B.苏轼秋天写完《赤壁赋》三个月后,情犹未尽,又在初冬写了这篇《后赤壁赋》。《后赤壁赋》写的也是月夜游赤壁,但描绘的不再是江上明月,而是山间草木,景色也由清幽转为峭拔。
C.前赋以记叙、描写为主,写奇景以抒怀,更像一篇游记;后赋则说理谈玄,议论风生,寓悲愤于旷达,最后以浪漫的梦境收束全文。
D.《后赤壁赋》描写江山胜景,色泽鲜明,带有作者个人真挚的感情,但赋中所包含的神秘色彩与消沉情绪,使它在思想价值上不如前赋。
【小题3】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
(2)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

同类题2

文言文
(孟子)曰:“王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庠序之教,申之以孝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天下之民至焉。”
【小题1】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谷不可食也胜:尽
B.养生死无憾丧:办丧事
C.庠序之教谨:重视
D.申之以孝之义悌:爱护弟弟
【小题2】【小题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闻有国有家者
B.王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寡人之用心者
C.是何异于刺人杀之朝济夕设版焉
D.王无罪岁,天下之民至焉哀墓之徒有其石也
【小题4】【小题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五人墓碑记》)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太平州学记
(宋)张孝祥
学,古也。庙于学以祀孔子,后世之制也;阁于学以藏天子之书,古今之通义,臣子之恭也。当涂于江、淮为名郡,有学也,无诵说之所;有庙也,无荐享之地;有天子之书,坎而置之屋壁。甲申秋,直秘阁王侯秬来领太守事,于是方有水灾,尽坏堤防,民不粒食。及冬,则有边事,当涂兵之冲,上下震摇。侯下车,救灾之政,备敌之略,皆有次叙。饥者饱,坏者筑。赤白囊昼夜至,侯一以静填之。明年春,和议成,改元乾道,将释奠于学。侯语教授沈瀛曰:“学如是!今吾州内外之事略定,孰先于此者?”命其掾蒋晖、吕滨中撤而新之。先是郡将欲楼居材既具侯命取以为阁辟其门而重之凡学之所宜有无一不备
客有过而叹曰:“贤之不可已也如是夫!今之当涂,昔之当涂也,来为守者,孰不知学之宜葺,而独忘之者,岂真忘之哉?力不赡耳!始王侯之来,民尝以水为忧,已又以兵为忧。王侯易民之忧,纳之安乐之地,以其余力大新兹学,役不及民,颐指而办。贤之不可已也如是夫!”
客于是又有叹也:“尧、舜、禹、汤、文、武之天下,传之至今,天地之位,日月之明,江河之流,万世无敝者也。时治时乱,时强时弱,岂有他哉?人而已耳!财用之不给,甲兵之不强,人才之不多,宁真不可为耶?《诗》曰:‘无竞维人。’谓予不信,请视新学。”
夏四月既望,历阳张某记。
(注)①当涂,古县名,宋代称太平州,今属安徽。②王侯秬,王秬,时为太平州知州;侯,古代对士大夫的尊称。③赤白囊,古代递送紧急情报的文书袋。
【小题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先 是 郡 将 欲 楼 居 材 既 具 侯 命 取 以 为 阁 辟 其 门 而 重 之 凡 学 之 所 宜 有 无 一 不 备

同类题5

(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新修滕王阁记
韩愈
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及得三王①所为序、赋、记等,其文辞,益欲往一观而读之,以忘吾忧。系于朝,愿莫之遂。十四年,言事②斥守揭阳,便道取疾以至海上,又不得过南昌而观所谓滕王阁者。其冬,以天子进大号③,加恩区内,移刺袁州。袁于南昌为属邑,私喜幸自语,以为当得躬诣大府,受约束于下执事。及其无事且还,傥得一至其处,寄目偿所愿焉。至州之七月,诏以中书舍人太原王公④为御史中丞,观察江南西道;洪、江、饶、虔、吉、信、抚、袁悉属治所。八州之人,前所不便及所愿欲而不得者,公至之日,皆罢行之。大者驿闻,小者立变,春生秋杀,阳开阴闭。令修于庭户数日之间,而人自得于湖山千里之外。吾虽欲出意见,论利害,听命于幕下,而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又安得舍己所事以勤馆人?则滕王阁又无因而至焉矣!
其岁九月,人吏浃和⑤,公与监军使于此阁,文武宾士皆与在席。酒半,合辞言曰:“此屋不修,坏。前公为从事此邦,适理新之,公所为文,实书在壁;今三十年而公来为邦伯,适及期月,公又来燕于此,公鸟得无情哉?”公应日:“诺。”于是栋楹梁桷板槛之腐黑挠折者,盖瓦级砖之破缺者,赤白之漫漶不鲜者,治之则已,无侈前人,无废后观。
工既讫功,公以众饮,而以书命愈日:“子其为我记之!”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窃喜载名其上,词列三王次,有荣耀焉;乃不辞而承公命。其江山之好,登望之乐,虽老矣,如获从公游,尚能为公赋之。
元和十五年十月某日,袁州刺史韩愈记。
(选自《昌黎先生文集》)
注:①王勃作《滕王阁序》,王绪作《滕王阁赋》,王仲舒作《修滕王阁记》。后两作已失传。②言事:指上《论佛骨表》被贬斥揭阳。③大号:年号。④中书舍人太原王公:指王仲舒,曾任中书舍人,太原人。⑤浃和:和睦。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文辞 壮:以……为壮,认为……壮美
B.寄目偿所愿焉 窃:私下里
C.公与监军使于此阁 燕:通“宴”,设宴席
D.愈既以未得观为叹 造:建造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系官朝令修庭户数日之间
B.十四年,言事斥守揭阳诸侯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C.此屋不修,坏穷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D.词列三王次,有荣耀焉且夫水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小题3】下列句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以言事斥守揭阳
A.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B.吾虽欲出意见,论利害,听命于幕下
C.受约束于下执事D.系官于朝,愿莫之遂
【小题4】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而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又安得舍己所事以勤馆人?(3分)
(2)今三十年而公来为邦伯,适及期月,公又来燕于此,公乌得无情哉?(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