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五言以来,六朝之谢陶,唐之陈子昂、韦应物、柳子厚最为近风雅。自余多以杂体为之,诗之亡久矣。杂体愈备,则去风雅愈远,其理然也。近世苏子瞻绝爱陶柳二家极其诗之所至诚亦陶柳之亚然评者尚以其能似陶柳而不能不为风俗所移为可恨耳夫诗至于子瞻而且有不能近古之恨后人无所望矣!
(节选自元好问《东坡诗雅引》)
【小题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
近世苏子瞻绝爱陶柳二家极其诗之所至诚亦陶柳之亚然评者尚以其能似陶柳而不能不为风俗所移为可恨耳夫诗至于子瞻而且有不能近古之恨后人无所望矣!
【小题2】“六朝之谢陶”是指________和________两位诗人。
【小题3】作者为什么发出“诗亡”的感慨?请概括回答。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3-28 04:05:2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申公,鲁人也。少与楚元王交俱事齐人浮丘伯受《诗》。汉兴,高祖过鲁,申公以弟子从师入见于鲁南宫。吕太后时,浮丘伯在长安,楚元王遣子郢与申公俱卒学。元王薨,郢嗣立为楚王,令申公傅太子戊。戊不好学,病申公。及戊立为王,胥靡申公。申公愧之,归鲁退居家教,终身不出门。复谢宾客,独王命召之乃往。弟子自远方至受业者千余人,申公独以《诗经》为训故以教,亡传、疑者则阙弗传。

②兰陵王臧既从受《诗》,已通,事景帝为太子少傅,免去。武帝初即位,臧乃上书宿卫,累迁,一岁至郎中令。及代赵绾亦尝受《诗》申公,为御史大夫。绾、臧请立明堂以朝诸侯,不能就其事,乃言师申公。于是上使使束帛加璧,安车以蒲裹轮,驾驷迎申公,弟子二人乘招传从。至,见上,上问治乱之事。申公时已八十余,老,对曰:“为治者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是时上方好文辞,见申公对,默然。然已招致,即以为太中大夫,舍鲁邸,议明堂事。

③太皇窦太后喜《老子》言,不说儒术,得绾、臧之过,以让上曰:“此欲复为新垣平也!”上因废明堂事,下绾、臧吏,皆自杀。申公亦病免归,数年卒。弟子为博士十余人,孔安国至临淮太守,周霸胶西内史,夏宽城阳内史,砀鲁赐东海太守,兰陵缪生长沙内史,徐偃胶西中尉,邹人阙门庆忌胶东内史,其治官民皆有廉节称。

注:①胥靡:古代服劳役的徒刑。②垣平:汉文帝时赵人,以望气附会人事,诈伪被揭露后,下狱诛死。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楚元王遣子郢与申公俱
②申公
③复宾客
④以上曰
(2)下面各项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①此欲复为新垣平   ②雷霆乍惊,宫车过
B.①上问治乱事    ②儿成,则可待乎
C.①即为太中大夫    ②安车蒲裹轮
D.①少与楚元王交事齐人浮丘伯受《诗》    ②楚元王遣子郢与申公卒学
(3)把第①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4)文章结尾不惜笔墨叙写申公弟子的意图是
(5)简析申公这一人物形象。

同类题3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截冠雄鸡志

李翱

(1)翱至零口北,有畜鸡二十二者,七其雄十五其雌,且啄且饮而又狎乎人。翱甚乐之,遂掏粟投于地而呼之。有一雄鸡,人截其冠,貌若营群,望我而先来,见粟而长鸣,如命其众鸡。众鸡闻而曹奔于粟,既来而皆恶截冠雄鸡而击之。曳而逐出之,已而竞还啄其粟。
(2)日之暮,又二十一其群栖于楹之梁。截冠雄鸡又来,如慕侣将登于梁且栖焉。而仰望焉,而旋望焉,而小鸣焉,而大鸣焉,而延颈喔咿,其声甚悲焉,而遂去焉……
(3)翱异之曰:“鸡,禽于家者也,备五德者也。其一曰:见食命侣,义也。截冠雄鸡是也。彼众鸡得非幸其所呼而来耶?又奚为既来而恶所呼者而迫之耶?岂不食其利背其惠耶?岂不丧其见食命侣之一德耶?且何众栖而不使偶其群耶?”或告曰:“截冠雄鸡,客鸡也,予东里鄙夫曰陈氏之鸡焉。死其雌,而陈氏寓之于我群焉。勇且善斗,家之六雄鸡勿敢独校焉。且其曹恶之而不与同其食,及栖焉;夫虽善斗且勇,亦不胜其众,而常孤游焉。然见食未尝先啄而不长鸣命焉,彼众鸡虽赖其召,既至,反逐之。昔日亦犹是焉。截冠雄鸡虽不见答,然而其迹未曾变移焉。”
(4)翱既闻之,惘然,感而遂伤曰:“禽鸟微物也,其中亦有独禀精气,义而介焉者。客鸡义勇超乎群,群皆妒而尚不与俦焉,况在人乎哉?况在朋友乎哉?况在亲戚乎哉?况在乡党乎哉?况在朝廷乎哉?由是观天地间鬼神禽兽万物变动情状,其可以逃乎?”
(5)吾心既伤之,遂志之,将用警予,且可以作鉴于世之人。

(选自《李文公集》)

(注) ①零口:地名。②营群:予其群林。
【小题1】高中语文课本与本文文体相同的是《__________》。
【小题2】第(2)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面对能够“见食命侣”“勇且善斗”的截冠雄鸡,众鸡的态度却是既□又□。(用文中词作答)
【小题4】对“彼众鸡得非幸其所呼而来耶”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那些鸡难道不是希望它来呼唤自己来吃食吗?
B.那些鸡难道不是幸亏它的呼唤才过来吃食吗?
C.那些鸡恐怕是希望它来呼唤自己来吃食的吧?
D.那些鸡恐怕是幸亏它的呼唤才过来吃食的吧?
【小题5】试阐明作者写作本文的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