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新修滕王阁记
韩愈
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及得三王①所为序、赋、记等,其文辞,益欲往一观而读之,以忘吾忧。系于朝,愿莫之遂。十四年,言事②斥守揭阳,便道取疾以至海上,又不得过南昌而观所谓滕王阁者。其冬,以天子进大号③,加恩区内,移刺袁州。袁于南昌为属邑,私喜幸自语,以为当得躬诣大府,受约束于下执事。及其无事且还,傥得一至其处,寄目偿所愿焉。至州之七月,诏以中书舍人太原王公④为御史中丞,观察江南西道;洪、江、饶、虔、吉、信、抚、袁悉属治所。八州之人,前所不便及所愿欲而不得者,公至之日,皆罢行之。大者驿闻,小者立变,春生秋杀,阳开阴闭。令修于庭户数日之间,而人自得于湖山千里之外。吾虽欲出意见,论利害,听命于幕下,而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又安得舍己所事以勤馆人?则滕王阁又无因而至焉矣!
其岁九月,人吏浃和⑤,公与监军使于此阁,文武宾士皆与在席。酒半,合辞言曰:“此屋不修,坏。前公为从事此邦,适理新之,公所为文,实书在壁;今三十年而公来为邦伯,适及期月,公又来燕于此,公鸟得无情哉?”公应日:“诺。”于是栋楹梁桷板槛之腐黑挠折者,盖瓦级砖之破缺者,赤白之漫漶不鲜者,治之则已,无侈前人,无废后观。
工既讫功,公以众饮,而以书命愈日:“子其为我记之!”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窃喜载名其上,词列三王次,有荣耀焉;乃不辞而承公命。其江山之好,登望之乐,虽老矣,如获从公游,尚能为公赋之。
元和十五年十月某日,袁州刺史韩愈记。
(选自《昌黎先生文集》)
注:①王勃作《滕王阁序》,王绪作《滕王阁赋》,王仲舒作《修滕王阁记》。后两作已失传。②言事:指上《论佛骨表》被贬斥揭阳。③大号:年号。④中书舍人太原王公:指王仲舒,曾任中书舍人,太原人。⑤浃和:和睦。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文辞 壮:以……为壮,认为……壮美
B.寄目偿所愿焉 窃:私下里
C.公与监军使于此阁 燕:通“宴”,设宴席
D.愈既以未得观为叹 造:建造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系官朝令修庭户数日之间
B.十四年,言事斥守揭阳诸侯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C.此屋不修,坏穷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D.词列三王次,有荣耀焉且夫水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小题3】下列句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以言事斥守揭阳
A.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B.吾虽欲出意见,论利害,听命于幕下
C.受约束于下执事D.系官于朝,愿莫之遂
【小题4】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而吾州乃无一事可假而行者,又安得舍己所事以勤馆人?(3分)
(2)今三十年而公来为邦伯,适及期月,公又来燕于此,公乌得无情哉?(3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4-01-07 07:28:5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晋灵公不君
《左传》
①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置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唯群臣赖之。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衮不废矣。”
②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锄麑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③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
④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
⑤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大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孔子曰:“董孤,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
【小题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患之,使锄(chú)麑(ní)贼之   贼:刺杀
B.宣子骤谏,公患之。 骤:急骤,强烈的意思。
C.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入:纳,指被接纳。
D.秋九月,晋候钦赵盾酒…… 饮:给……喝
【小题2】下列四组句子,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 。
B.明搏而杀之。坐而假寐。
C.使妇载以过朝。遂扶遂扶以下。
D.其右提弥明知之.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
【小题3】下列内容可以反映赵盾是“古之良大夫”项是(  )
(1)盛服将朝 (2)宣子骤谏 (3)见灵辄饿,问其病  (4)宣子曰:“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
A.(1)(2)(3)B.(2)(3)(4)
C.(1)(2)(3)(4)D.(1)(2)(4)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陶渊明集序

萧统

夫自炫自媒者,士女之丑行;不忮不求者,明达之用心。是以圣人韬光贤人遁世。其故何也?含德之至,莫逾于道;亲己之切,无重于身。故道存而身安,道亡而身害。处百龄之内,居一世之中,倏忽比之白驹,寄遇谓之逆旅,宜乎与大块而盈虚,随中和而任放,岂能戚戚劳于忧畏,汲汲役于人间!

齐讴赵舞之娱①,八珍九鼎之食,结驷连骑之荣,侈袂执圭之贵,乐既乐矣,忧亦随之。何倚伏之难量,亦庆吊之相及。智者贤人,居之甚履薄冰;愚夫贪士,竞之若泄尾闾;玉之在山,以见珍而终破;兰生谷,虽无人而自芳。故庄周垂钓于濠,伯成躬耕于野,或货海东之药草,或纺江南之落毛。譬彼鸳雏,岂竞鸢鸱之肉;犹斯杂县,宁劳文仲之牲,至于子常、宁喜之伦,苏秦、卫鞅之匹,死之而不疑,甘之而不悔。主父偃言:“生不五鼎食,死则五鼎烹。”卒如其言,岂不痛哉!又楚子观周,受折于孙满;霍侯骖乘,祸起于负芒。饕餮之徒,其流甚众。

唐尧,四海之主,而有汾阳之心;子晋天下之储,而有洛滨之志。轻之若脱屣,视之若鸿毛,而况于他人乎?是以至人达士,因以晦迹。或怀釐谒帝,或披褐而负薪,鼓楫清潭,弃机汉曲。情不在于众事,寄众事以忘情者也。

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者也。其文章不群,辞彩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加以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乎?余爱嗜其文,不能释手,尚想其德,恨不同时。故加搜校,粗为区目。白璧微瑕,惟在 《闲情》一赋。扬雄所谓劝百而讽一者,卒无讽谏,何足摇其笔端?惜哉!亡是可也。并粗点定其传,编之于录。

尝谓有能观渊明之文者驰竞之情遣鄙吝之意祛贪夫可以廉懦夫可以立岂止仁义可蹈抑乃爵禄可辞不必傍游太华此亦有助于风教也

[注]①齐讴赵舞:齐讴,齐国的乐调;赵舞,赵国的舞女。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不求者,明达之用心  :妒忌
B.寄遇谓之逆旅   逆旅:旅游
C.结连骑之荣   : 四匹马拉的车子
D.与道: 衰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兰生谷,虽无人而自芳   蚓无爪牙利,筋骨之强
B.怀釐而谒帝    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
C.轻之脱屣 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D.并粗点定其传,编之录   虎兕出柙,龟玉毁于椟中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序文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赞扬自古有道之士能够避世全身,第二部分评论陶渊明的诗文和人品。
B.文章以议论开头,首先举出两种截然相反的立身处世态度,这个起笔十分警拔,辞分宾主,两相对照,以“士女之丑行”来“衬托“明达之用心”,从而颂扬了“不忮不求”的高尚品德。
C.文章用欲扬先抑的笔法,强调了追求富贵的害处,并对智者贤人能够认清这一事实表示赞赏,而对愚夫贪士追求富贵深致慨叹。
D.作者认为陶渊明写了一篇《闲情赋》,是“白璧微瑕”,这是从文章的内容形式的角度来批评陶渊明的。至于其他作品的社会效果,作者认为有助于教化人民。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尝谓有能观渊明之文者驰竞之情遣鄙吝之意祛贪夫可以廉懦夫可以立岂止仁义可蹈抑乃爵禄可辞不必傍游太华此亦有助于风教也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加以贞志不休,安道苦节。
(2)扬雄所谓劝百而讽一者,卒无讽谏,何足摇其笔端?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共1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2分)
(甲)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节选自《逍遥游》)
(乙)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①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②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节选自《秋水》)
注①练实:竹子开花后结的果实。②鸱chī,猫头鹰一类的鸟。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今子欲子之梁国而吓我邪仆口语遭遇此祸
B.宋荣子犹然笑辩乎荣辱
C.搜国中三日三夜圣人不凝滞
D.旬有五日后反何不淈其泥扬其波
【小题2】(小题2)对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夫知效一官,行一乡比:合乎B.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我邪吓:恐吓
C.彼且乎待哉恶:何D.彼于福者,未数数然也致:给予
【小题3】(小题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惠子梁,庄子往见之
A.流俗之所B.赭衣,关三木
C.臣具以表D.固知死生为虚诞
【小题4】(小题4)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御六气之辩B.虽趣舍万殊
C.古者富贵而名摩灭D.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小题5】(小题5)下列对选文有关的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提到宋荣子是为了说明“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自视甚高,十分可笑。
B.列子御风而行,轻妙飘然,他超然脱俗,但还没达到逍遥的境界。
C.“无己”、“无功”、“无名”也即“无所待”,就要培育一个属于灵性的、充满无限自由和谐的广大的精神世界,反映了庄子追求绝对心灵自由的要求。
D.乙文中,庄子用比喻的方法表明自己鄙视功名利禄,追求高洁和自由的态度。形象生动,尖锐痛快,余味无穷。体现了庄子散文的独特风格,使他的人格魅力和文章魅力融为一体。
【小题6】(小题6)翻译下面的句子。(共9分)
(1)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3分)

(2)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2分)

(3)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4分)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9分)
游天都
(明)徐霞客
初四日。十五里,至汤口。五里,至汤寺,浴于汤池。扶杖望朱砂庵而登。十里,上黄泥冈。向时云里诸峰,渐渐透出,亦渐渐落吾杖底。转入石门,越天都之胁而下,则天都、莲花二顶,俱秀出天半。路旁一歧东上,乃昔所未至者,遂前趋直上,几达天都侧。复北上,行石罅中。石峰片片夹起;路宛转石间,塞者凿之,陡者级之,断者架木通之,悬者植梯接之。下瞰峭壑阴森,枫松相间,五色纷披,灿若图绣。因念黄山当生平奇览,而有奇若此,前未一探,兹游快且愧矣!
时夫仆俱阻险行后,余亦停弗上;乃一路奇景,不觉引余独往。既登峰头,一庵翼然,为文殊院,亦余昔年欲登未登者。左天都,右莲花,背倚玉屏风,两峰秀色,俱可手揽。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真黄山绝胜处!非再至,焉知其奇若此?遇游僧澄源至,兴甚勇。时已过午,奴辈适至。立庵前,指点两峰。庵僧谓:“天都虽近而无路,莲花可登而路遥。只宜近盼天都,明日登莲顶。”余不从,决意游天都。
挟澄源、奴子仍下峡路。至天都侧,从流石蛇行而上。攀草牵棘,石块丛起则历块,石崖侧削则援崖。每至手足无可着处,澄源必先登垂接。每念上既如此,下何以堪!终亦不顾。历险数次,遂达峰顶。惟一石顶壁起犹数十丈,澄源寻视其侧,得级,挟予以登。万峰无不下伏,独莲花与抗耳。时浓雾半作半止,每一阵至,则对面不见。眺莲花诸峰,多在雾中。独上天都,予至其前,则雾徙于后;予越其右,则雾出于左。其松犹有曲挺纵横者;柏虽大干如臂无不平贴石上如苔藓然山高风钜雾气去来无定。下盼诸峰,时出为碧峤,时没为银海;再眺山下,则日光晶晶,别一区宇也。日渐暮,遂前其足,手向后据地,坐而下脱;至险绝处,澄源并肩手相接。度险,下至山坳,暝色已合。复从峡度栈以上,止文殊院。
(选自《徐霞客游记》)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陡者之 级:凿石级。
B.悬者梯接之 植:立(梯子)。
C.从流石行而上 蛇:像蛇一样。
D.惟一石顶起犹数十丈壁:石壁。
【小题2】下列各句对文章内容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以空间的变化为线索,以游览的路线为顺序,运用逐层衬托的写法,着重描写黄山天都峰的奇观。
B.作者“决意游天都”,遇险阻“终亦不顾”,登顶得见:隐约可见的莲花诸峰,富于变化的云海浓雾,别具姿态的奇松怪柏……写出了黄山特有的奇观。
C.文章记叙翔实。文中旅游的日期、里程、方向、沿途经过的地点,一一点明,不厌其详。石罅、文殊院、莲花峰、天都峰,游踪所及,写来都详细生动。
D.游记文中有我,语中含情,寓情于景,藏议于景。作者勇于登山,奋发向上的精神及对大自然的热爱都蕴涵于字里行间。
【小题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因念黄山当生平奇览,而有奇若此,前未一探,兹游快且愧矣!(3分)
(2)非再至,焉知其奇若此?(3分)
(3)下盼诸峰,时出为碧峤,时没为银海;再眺山下,则日光晶晶,别一区宇也。(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