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钵山余霞阁记
清·梅曾亮
江宁城,山得其半。便于人而适于野者,惟西城钵山,吾友陶子静偕群弟读书所也。因山之高下为屋,而阁于其岭。曰“余霞”,因所见而名之(___1___)。
俯视,花木皆环拱升降;草径曲折可念;
行人若飞鸟度柯叶上。西面城,淮水萦之。江自西而东,青黄分明,界画天地。又若大圆镜,平置林表,莫愁湖也。其东南万屋沉沉,炊烟如人立,各有所企,微风绕之,左引右挹,绵绵缗缗⑴,上浮市声,近寂而远闻。
甲戌春,子静觞同人于其上,众景毕观,高言愈张。子静曰:“
文章之事,如山出云,江河之下水,非凿石而引之,决版⑵而导之者也,故善为文者有所待。”曾亮曰:“文在天地,如云物烟景焉,一俯仰之间,而遁乎万里之外,故善为文者,无失其机。”管君异之曰:“陶子之论高矣,后说者,如斯阁亦有当焉。”遂之为书记。 《柏枧山房文集·卷十》
【注】:⑴缗缗:连绵不断的样子。⑵决版:决堤。版,版筑,用两板相夹,装满泥土,用来筑土墙、河堤。
【小题1】可填入第①段括号处的虚词是( )。
【小题2】第①段中作者认为“惟西城钵山”“便于人而适于野”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
【小题3】请结合全句内容,赏析第②段画线句把“行人”比作“飞鸟”的表达效果。
【小题4】对第③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写文章就像是山峰之中云雾缭绕、江河的下游之水汇聚。 |
B.“凿石而引之,决版而导之者”喻指写作中的“有所待”。 |
C.为文需要顺其自然,不必刻意为之,待有情感意趣即可。 |
D.“善为文者有所待”一句包含作者对同游者为文的批判。 |
【小题5】本文“写景”与“论文”有机融合,试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