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9分)
梅圣俞诗集序
欧阳修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予友梅圣俞,少以荫补为吏,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困于州县,凡十余年。年今五十,犹从辟书,为人之佐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昔王文康公尝见而叹曰:“二百年无此作矣!”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以歌咏大宋之功德,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欤!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
圣俞诗既多,不自收拾。其妻之兄子谢景初,惧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以来所作,次为十卷。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
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师,余既哭而铭之,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余篇,并旧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为一十五卷。呜呼!吾于圣俞诗论之详矣,故不复云。
庐陵欧阳修序。   (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达:显达B.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放:纵情
C.乐于诗而发之发:打开D.掇其尤其六百七十七篇掇:选取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凡士之蕴其所有,……者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殆穷者而后工也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C.圣俞以疾卒于京师敛貲材以送其行
D.辄抑于有司不拘于时,学于余
【小题3】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不是写诗造成诗人的困窘,而是陷入困境的人往往更能把诗写好。
B.“穷而后工”这一诗歌创作的基本规律说明了生活与创作的关系,这与韩愈的“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异曲同工。
C.王文康曾高度评价梅圣俞的诗,认为二百年之后也不会出现这样的杰作。梅圣俞诗歌之工可从此话中体味出来。
D.全文并不是主要评论梅圣俞的诗歌艺术,而是借诗序表达了对梅圣俞未能脱穷得达“得施于世”的命运的悲叹。
【小题4】用“/ ”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3分)
为人之佐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4分)
(2)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3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4-12-12 02:59:4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习题。(6分,每小题3分)
养 晦 堂 记
曾国藩
凡民有血气之性,翘然而思有以上人。恶卑而就高,恶贫而富,恶寂寂而思赫赫之名。此世人之恒情。而凡民之中有君子人,率常终身幽默,暗然退藏。彼岂与人异性?诚见乎其大,而知众人所争者之不足深较也。
盖《论语》载,齐景公有马千驷,曾不得与首阳饿莩挈论短长矣。余尝即其说推之,自秦汉以来,迄于今日,达官贵人,何可胜数?当其高据势要,雍容进止,自以为材智人万万。及夫身没观之,彼与当日之厮役贱卒,污行贾竖,营营而生,草草而死者,无以异也。而其间又有功业文学猎取浮名者,自以为材智加人万万。及夫身没观之,彼与当日之厮役贱卒,污行贾竖,营营而生,草草而死者,亦无以甚异也。然则今日之处高位而获浮名者,自谓辞晦而居显,泰然自处于高明。曾不知其与眼前之厮役贱卒、污行贾竖之营营者将同归于澌尽,而毫毛无以少异。岂不哀哉!
吾友刘君孟容,湛默而严恭,好道而寡欲。自其壮岁则已泊然而外富贵矣。既而察物观变,又能外乎名誉。于是名其所居曰“养晦堂”,而以书抵国藩之记。
昔周之末世,庄生闵天下之士湛于势利,汩于毁誉,故为书戒人以暗默自藏,如所称董梧、宜僚、壶子之伦,三致意焉。而扬雄亦称:“炎炎者灭,隆隆者绝。高明之家,鬼瞰其室。”君子之道,自得于中,而外无所求。饥冻不足于事畜而无怨;举世不见知而无闷。自以为晦,天下之至光明也。若夫奔命于烜赫之途,一旦事尽意索,求如寻常穷约之人而不可得,乌睹可谓焜耀者哉?余为陈所以,坚孟容之志;后之君子,亦观省焉。
【注】①翘然:翘,音qiáo,翘然,意气饱满的样子。②厮役贱卒、污行贾竖:现犹称奴仆、差役、贪(坏)官、奸商。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恶贫而富觊:希望得到。
B.自以为材智人万万加:多。
C.将同归于澌尽行:将要。
D.余为陈所以备:详尽。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翘然而思有以上人抢榆枋而止,时不至
B.而凡民之中有君子人太子及宾客知其事
C.而以书抵国藩之记于是秦王不怿,一击缶
D.坚孟容之志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小题3】把第一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诚见乎其大,而知众人所争者之不足深较也。(4分)
(2)饥冻不足于事畜而无怨;举世不见知而无闷。(4分)
【小题4】第一卷文言文中,作者曾国藩对后代的君子在为人处世方面有哪些建议?请简要概括。(5分)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小题。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
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小题1】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悟言一室之内
B.引以为流觞曲水
C.圣人不凝滞于物
D.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小题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彭殇为妄作”中的“彭”即彭祖。相传彭祖高寿,因此在中国文化里,彭祖就成了长寿的代名词。
B.这两段文字在句法上骈、散兼行,既整齐又灵动;引孔子之语抒发胸臆,表达了对“修短随化”的无奈和感叹。
C.正因为人生、自然是美的、有价值的,它们的消亡才让人痛苦。《兰亭集序》所表达的“痛”“悲”的背后,是对短暂生命的珍惜,对人生、自然的热爱和执着。
D.文章对“一死生”“齐彭殇”的老庄思想的批判加剧了人生的幻灭感,使得“悲”成为一代代人无法抗拒的宿命。
【小题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