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题。(10分)
予观弈于友人所。一客数败,嗤其失算,辄欲易置之,以为不己也。顷之,客请与予对局,予颇易之。甫下数子,客已得先手。局将半,予思益苦,而客之智尚有余。局数之,客胜予十三子。予赧甚,不能出一言。后有招予观弈者,终日默坐而已。
弈之优劣,有定也,一着之失,人皆见之,虽护前者不能讳也。理之所在,各其所是,各非其所非,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然则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吾之无失者未必非大失也,而彼此相嗤,无有已时,曾观弈者之不若已。
(清·钱大昕《弈喻》)
(注释)①护前:袒护前面的失误。
【小题1】准确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每个1分)
(1)以为不己也逮:
(2)局数之竟:
(3)各其所是是:
【小题2】把下面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客请与予对局,予颇易之。(3分)
(2)而彼此相嗤,无有已时,曾观弈者之不若已。(4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4-12-17 04:00:0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翁公平寇记
嘉靖三十九年六月,忽有贼迤逦从西北来,大举袭入潮阳,自号为兵。是时邑无长史久,潮州府通判翁公梦鲤适备倭而督兵行县,与守备陈学翦、指挥亦孔昭俱。贼初不知公之在内也,乃夜缒城上,鼓噪而入。时守者皆偃甲卧,贼众两千人号万人猝至,出其不意,惊起,莫知所为,多奔走投城下。贼因环啸城上,城中闻之大恐,以为倭寇入也。于是公即勒兵戒严,而自骑往见贼,问贼何来状,贼中相顾愕然,窃惊怪之。顾贼业已入城,即不下。公乃部署吏士分布诸要路,而调守备军于郊。贼亦分队焚烧边城庐舍,城中愈益恐,咸奔依公所,男女以万计。公为感泣,露祷:“愿身先士卒,受矢石,为百姓请命。”父老无不流涕。
时有上书者,倡发帑金悬赏壮士以御贼,公从其计。于是益调诸路援兵,兵自远近至者盖数千人。得所捕者,公辄手斩之以徇,贼气遂沮。而邑人刘应望等皆以诸生起兵属公,城中军威大振,斩首二十三级,捕虏一十三人。会天大雨,贼兵愈益溃乱,自相蹂踏。而守备、指挥等军,复进攻西南路,与公兵合,因夹击之,斩首一十五级,捕虏二十三人,获伪倭首一人,夺回虏中男女二十人。于是贼自度力不支,因北退保城隅,进退无路。而城外四面皆我兵,往往奋喊邀战,从雉堞中掩击之,矢石入城中如雨,所击杀又数十人。贼人大败窘甚,我兵犹殊死战。相持至暮,有逾城遁者,城外兵多窃伏道旁,伺贼出则坑杀于城壕中,后者莫敢出。贼乃蒲伏号泣求生,愿以残虏退。城中父老亦以为言,公因传令,北开城门放逐之。贼投戈袖手裹疮驰,从间道去。于是城中案堵如故,公因抚其众而还。
初公既用父老言四召壮士士无不望风响应者其临阵授策无大小皆推诚与之以故人亦乐为之用而得其死力其搴旗获级之赏未尝逾时也至士有杀伤死者,亲为医药临视之,闻者无不叹息泣下,其感人如此。
(选自《潮阳县志》,有删改)
注①潮阳:今广东潮阳一带,时属潮州府。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于是公即勒兵戒严统率B.顾贼业已入城回头看
C.公辄手斩之以徇巡行示众D.贼乃蒲伏号泣求生痛哭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贼初不知公之在内也城中闻之大恐
B.咸奔依公所所击杀又数十人
C.因夹击之公因传令
D.适备倭而督兵行县鼓噪而入
【小题3】下列语句编为四组,表明平寇取得胜利的原因的一组是(   )
①乃夜缒城上 ②倡发帑金悬赏壮士以御贼
③复进攻西南路 ④因北退保城隅
⑤从雉堞中掩击之   ⑥我兵犹殊死战
A.①③⑥B.②④⑤C.①②④D.③⑤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规模袭入潮阳的贼人不知通判翁公在城内,在夜里用绳子攀往城顶,进入县城。
B.翁公独自骑马往见贼人,探听虚实,反而使贼人既惊且怪。
C.在守备、指挥率领的军队与翁公带领的士兵共同夹击下,终于捕获倭寇首领一名,且解救被抓男女二十人。
D.走投无路的贼人号泣着请求放他们一条生路,而城中父老也替贼人说情,于是翁公传令打开城门放行。
【小题5】断句和翻译。(10分)
⑴给文末一段文字用“/”符号断句。(4分)
⑵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出其不意,惊起,莫知所为,多奔走投城下。
②城外兵多窃伏道旁,伺贼出则坑杀于城壕中。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也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小题1】选出下列句中“西”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B.东犬西
C.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D.骊山北构而西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二世,先妣抚之甚厚。乳:喂养
B.某所,母立于兹。而:你
C.吾家读书久不效:仿效
D.如在昨日,令人长不自禁。号:哭泣
【小题3】下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余为此志始皇没,余威震于殊俗。
B.闻姊家有阁子,何谓阁子也年九十。
C.鸡栖厅室西连中闺
D.余久卧病无聊,使人复葺南阁子家祭无忘告
【小题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3分)
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3分)
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4分)
【小题5】分析“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

同类题3

文言文阅读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寡人之于国也》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劝学》
【小题1】对下列加横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A.学(鼓励)河内(荒年)槁暴(晒干)
B.绳(合乎)者(挺拔)涂有饿(饿死的人)
C.砺(接近)步(一小步)闻者 (清楚)
D.声非加(大)须臾(片刻)见(见得广)
【小题2】下列加横线词语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则无望民之多邻国也青,取之于蓝,而青
B.河东凶亦輮使之
C.积土成山,风雨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
D.树之桑申之孝悌之义
【小题3】下列加横线字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
A.填然
B.五十者可以帛矣
C.庠序之教
D.假舟楫者,非能
【小题4】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C.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小题5】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句式相同的一项(    )
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B.是亦走也
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小题6】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B.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C.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
D.用心躁也
【小题7】翻译下面句子
⑴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⑵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一)记毗陵驿马
(清)刘可毅
客有以善相马者言予曰:“毗陵驿当道,羽檄急,则云阳、锡山南北三百里,吾驿枢其中,蹄声、铎声、箠声,午交衢,昼夜不绝。驿置马,故无弗良也。江阴金逸亭部卒善畜马,过武进,货之驿者一。帖耳曳尾,足涂泥,寖下矣。而曰:‘是尝陷于贼,沉于渊,摧于锋刃者,固百战余也。’而厩故所畜者,兰筋竖面,雄健出马上。而马又不任施羁靮,蹄啮乘者使踣。而时或风厉霜肃,林木瑟瑟下,则又仰首鸣鸣嘶,足奋掷地,绝辔腾跃,飙忽若鹰隼,追勿得。而他马则驯伏枥下。方是时,善相马者等定他马,此下之。而厩卒以马弗良,益益他马刍,他马益壮,益善走,而马亦益老。
“江阴金逸亭者,从李勇毅百战蕲、黄、潜、太、舒、桐间。折西规德安随州,北解南阳围,复东下统防休宁。军畜名马,多能绝尘驰,战辄陷陈,奔突矛弹,望景不可见。”若客言,马固甚凡也。
则又曰:“马既老,部卒以他事再至,见马早:‘是惫至此耶?昔陷于贼,沉于渊,摧于锋刃,而卒以自全。复卒以惫,毋宁其死于贼渊锋刃犹有令名焉,而顾郁郁久居此耶?’马似闻言悲,卒去,不食死。厩卒剖马革,则腹胁隐旋作龙鳞文,惊,报相马者。至,大言曰:‘予固言马之良也,而驽视以死。’埋马于驿之阴。”
予闻之悲,而记其语,客亦去。
【注】①兰筋:马目上的筋名。古人认为马目上兰筋竖者,可行千里。
(二)辕马说
(清)方苞
余行塞上,乘任载之车,见马之负辕者而感焉。
古之车,独辀加衡而服两马。今则一马夹辕而驾,领局于枙,背承乎韅,靳前而靽后。其登阤也,气尽喘汗,而后能引其轮之却也。其下阤也,股蹙蹄攒,而后能抗其辕之伏也。鞭策以劝其登,棰棘以起其陷,乘危而颠,折筋绝骨,无所避之,而众马之前导而旁驱者不焉。其渴饮于溪,脱驾而就槽枥,则常在众马之后。
噫,马之任孰有艰于此者乎!然其德与力,非试之辕下不可辨。其或所服之不称,则虽善御者不能调也。驽蹇者力不能胜,狡愤者易惧而变,有行坦途惊蹶而偾其车者矣。其登也若跛,其下也若崩,泞旋淖陷,常自于辕中,而众马皆为所掣。
呜呼,将车者,其慎哉。
【小题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毗陵驿当道孔:大
B.善相马者等定他马等定:定等次,评出优劣的级别。
C.而众马之前导而旁驱者不焉与:和,跟
D.常自于辕中顿:困顿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属于表现“良马情态”的一组是
①帖耳曳尾,足涂泥②蹄啮乘者使踣
③战辄陷陈,奔突矛弹④领局于枙,背承乎韅
⑤有行坦途惊蹶而偾其车者矣⑥其登也若跛,其下也若崩
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④⑥D.④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阴金逸亭部卒将一匹身经百战的战马卖给毗陵驿站,相马者因为它温顺,缺少桀骜不训的气质,就认为它是一匹普通的马。
B.部卒因为其他的事再到毗陵驿站的时候,见马已经老了,感慨说如果因为疲顿的样子死去,还不如壮烈战死有个美好的名声。
C.方苞认为辕马应艰辛负重,历尽艰险而不推辞,但判定马是否可以作辕马,需要让它驾辕才可以知道,力不胜者会窘态百出。
D.方苞对驾驭辕马者用车辕夹在马侧,用皮带套住马背,勒住马腹、马臀,用鞭子驱赶马登坡、从坎陷中挣脱出来的行为不满。
【小题4】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而厩卒以马弗良,益益他马刍,他马益壮,益善走……(3分)
(2)予固言马之良也,而驽视以死。(3分)
(3)其登阤也,气尽喘汗,而后能引其轮之却也。(3分)
【小题5】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限断6处)(3分)
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傅青主善书画

清徐珂

傅青主以书画著,不轻为人作。尝有友求画,傅谓:“画末艺,然必须笔补造化,我每作画,先择其时,非遇良辰不下笔。今重违君意,约以中秋夕为期,如天气晴爽,风定月明,当准备纸笔。”

至日,果晴爽,友大喜,知其嗜酒,乃与痛饮,自晡至昳罢席。命侍者为研浓墨,骈两几,铺丈长玉版纸于上,又取铁界尺镇纸四角,谓月上东向,秉烛为之。少焉,月出,乐甚,命侍者取所研浓墨一巨钵,置旁几,屏退诸人,独白命笔。友远立窃窥但见舞蹈踊跃其状若狂友径趋至背后力抱其腰。傅狂叫,叹曰:“孺子败吾兴,奈何!”遂掷笔搓纸而辍。友见其满头皆墨,汗下如雨,急取水之浣濯,遣人送归。

京师打钟庵落成,僧慕傳名,丐书庵额,僧无,不许,僧谂某与傅啖以重金,令转乞。甲不敢遽达,又虑无以报僧,既思得一法,乃沽佳酝招饮,又预作五绝诗一首,以打钟庵三字嵌诗中,乘微醺,自握笔书此诗,屡书,屡自拉弃之。傅睨之而笑,甲:“家有屏,欲书此诗刻其上,顾不善涂鸦。”时傅醉矣,曰:“我为汝代笔如何?”甲喜曰:“幸甚。”遽索纸,纵笔为之,甲请曰:“既赐书,即求署款。”傅笑而许之。甲刓三字授僧,榜于门。

一日,傅偶过庵前,讶额署己款,笔意确是,注视之,沉思良久,忽忆前为甲书屏中有此三字,始悟为甲所卖,遂与绝交。

(节选自《清稗类钞·艺术类》)

注①重违:难违,②昳;太阳偏西。③谂:通“审”,详细了解。④:剜,挖。
【小题1】下列选项中,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谓月上东向   俟:等待
B.罢席 始:开始
C.以僧无 行:品行
D.僧谂某与傅   善:交好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画末艺 一毫而莫取
B.命侍者为研浓墨 以其华山之阳名之也
C.急取水之浣濯   于人可讥
D.僧无行 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小题3】下列选项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为甲所卖
A.客有吹洞箫者
B.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有碑仆道
【小题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友远立/窃窥但见舞蹈/踊跃其状若狂/友径趋至背/后力抱其腰
B.友远立窃窥/但见舞蹈踊跃/其状若狂/友径趋至背/后力抱其腰
C.友远立/窃窥但见舞蹈/踊跃其状若狂/友径趋至背后/力抱其腰
D.友远立窃窥/但见舞蹈踊跃/其状若狂/友径趋至背后/力抱其腰
【小题5】下列四句翻译成现代汉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命侍者取所研浓墨一巨钵,置旁几,屏退诸人。
让侍者取来一大钵研好的浓墨,放在旁边的几案上,让周围的人都退下。
B.京师打钟庵落成,僧慕傅名,丐书庵额。
京师打钟庵落成,庵里的和尚仰慕傅青主的名声,请求他题写庵上的匾额。
C.欲书此诗刻其上,顾不善涂鸦。
我想写下这首诗刻在它上面,只是我不擅长书写。
D.时傅醉矣,曰:“我为汝代笔如何?”
当时傅青主己醉,便说:“我为什么要替你书写?”
【小题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傅青主对创作有严格的要求,每次创作都必须先选择时机,遇到了良辰才肯下笔。
B.友人为了求得傅青主的画,置酒与之痛饮,因此败坏了傅青主的清兴而没能如愿。
C.甲为了回报和尚,设计骗取了傅青主的真迹,最后却因此断送了与傅青主的交情。
D.本文通过对傅青主的动作和语言等描写,刻画了一位富有鲜明个性的书画家形象。
【小题7】把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啖以重金,令转乞。甲不敢遽达,又虑无以报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