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1:《老子·第六十七章》:“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老子秉承“不敢为天下先”等道家思想,不仅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材料2:孙中山先生则提出“敢为天下先”的口号,并以此投身于推翻腐朽的清王朝的事业,这一口号激发了无数爱国志士为国家民族而前赴后继。1911年在清王朝的灰飞烟灭中,中华民国诞生了。
问题:老子“不敢为天下先”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孙中山“敢为天下先”赢得了中华民国“国父”之称。你如何看待“不敢为天下先”与“敢为天下先”呢?联系社会实际,谈谈你的看法。字数100字左右。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5-01-13 03:20:3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五人墓碑记

张溥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尔。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何也?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仆之。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中丞匿于溷藩以免。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卒与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其所为   旌:表扬B.为之义 声:伸张
C.既而以吴民之乱于朝  请:请求D.且诏纷出   矫:假托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郡之贤士大夫请当道 颁白者不负戴道路矣
B.况草野无闻者欤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
C.买五人之头函之 德不厚望国之治
D.卒吾郡之发愤一击    其无礼于晋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②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问题。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臣郎中,寻蒙国恩,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与官职的任免无直接关系的一项是(3分)
A.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B.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C.除臣洗马D.过蒙拔擢
【小题2】对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臣以供养无主 ②谨拜表以闻 
③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④郡县逼迫,催臣上道
A.①和②同,③和④同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同
C.①和②同,③和④不同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小题3】对这段文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一段文字历叙州郡朝廷优礼的事实,表达对君王赏识厚遇自己的感激之情。
B.李密以前做过蜀汉的官,“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几句,也想让昔日同僚对他目前的尴尬处境有所理解。
C.说“刘病日笃”使自己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以“尽孝”抗衡“尽忠”,为下文“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作铺垫,机智巧妙。
D.李密不想马上出来做官,而晋武帝催逼得紧,他就在这个“孝”字上大做文章,于是气息奄奄的祖母成了挡箭牌,可谓吉人自有天相。

同类题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每小题2分,共10分)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苏轼《赤壁赋》)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不绝如缕:细丝。
B.苏子然愀:忧愁凄怆。
C.而天地不能以一瞬曾:竟,简直。
D.苟非吾之所有,一毫而莫取虽:虽然。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逝者如斯,而未尝往师道之不传久矣
B.于是饮酒乐甚,扣舷歌之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长终
C.举匏尊相属木直中绳,輮为轮
D.山川相缪,郁苍苍知不可骤得
【小题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 )(2分)
例句: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
A.舞幽壑之潜蛟,孤舟之嫠妇
B.侣鱼虾而糜鹿
C.假舟楫者,非能也,而绝江河
D.上食埃土,饮黄泉
【小题4】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何为其然也
A.渺渺兮予怀
B.客有吹洞箫者
C.而今安在哉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小题5】对上面语段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客”描述曹操打败刘备、攻破荆州、沿江东下、战舰千里、旌旗蔽日的宏大场面,目的是赞扬曹操的军事才能。
B.文中之“客”有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
C.作者借主客问答的形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悟。
D.苏子的思想较为积极,水长流,月永生,宇宙和人生都是永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