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小题。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小题1】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莫之夭阏者:难以阻碍它。
B.时则不至:有时或者还飞不到树的高度。
C.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哪里用得着飞到九万里的高处再往南去呢?
D.腹犹果然:肚子还是饱饱的。
【小题2】(小题2)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A.覆杯水于坳堂之上B.而后乃今培风
C.我决起而飞D.三餐而反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5-02-03 10:41:0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各题。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圣益圣,愚益愚益习其声
B.彼童子之师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吾虽不及师旷之聪
D.圣人无常师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小题2】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D.大王来何操
【小题3】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古时候的圣人,虽然远远超出一般人,但还跟从老师请教;而现在的一般人,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辱。
B.作者认为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不在于他们先天的条件,而在于后天的学习与努力。
C.那些儿童们的老师,是教给儿童们读书和学习书中文句的,不是作者所指的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
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被士大夫之族轻视,但那些士大夫们的明智程度赶不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在作者看来很奇怪。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小题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列坐其次次:旁边。B.悟言一室之内悟:面对面。
C.终期于尽期:希望。D.不能喻之于怀喻:明白。
【小题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虽无丝竹管弦之盛B.所以游目骋怀
虽趣舍万殊所以兴怀
C.引以为流觞曲水D.及其所之既倦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后之览者
【小题3】下列对上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前一部分主要是叙事和写景。先叙述集会的时间、地点,然后点染出优美的自然环境。
B.文中的描写富有诗情画意,作者的情感也是平静、闲适。
C.文章后一部分主要是抒情议论,表现的是乐与忧、生与死的感慨。
D.文章中,作者生发出珍惜时间、眷恋生活、热爱文明的思考,总体表现了一种感伤情绪。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②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③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目。
明良①论 龚自珍
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大耻。历览近代之士,自其敷奏之日,始进之年,而耻已存寡矣。官益久,则气②愈。望愈崇,则谄愈固。地益近,则媚亦益工。至身为三公,为六卿,非不崇高也,而其于古者大臣巍然岸然师傅自处之风,匪但目未睹,耳未闻,梦寐亦未之及。臣节之盛,扫地久矣。非由他,由于无以作朝廷之气故也。
何以作之气?曰:教之耻为先。贾谊谏汉文帝曰:“主上之遇大臣如遇犬马彼将犬马自为也如遇官徒彼将官徒自为也。”兹训,炳若日星,皆圣哲之言,古今之至诚也。
窃窥今政要之官,知车马、服饰、言词捷给而已,外此非所知也。清暇之官,知作书法、赓诗而已,外此非所问也。堂陛下之言,探喜怒以为之节,蒙色笑,获燕闲之赏,则扬扬然以喜,出夸其门生、妻子。小不,则头抢地而出,别求夫可以受眷之法,彼心岂真敬畏哉?问以大臣应如是乎?则其可耻之言曰:我辈只能如是而已。至其居心又可得而言,务车马、捷给者,不甚读书,曰:我早晚值公所,已贤矣,已劳矣。作书、赋诗者,稍读书,莫知大义,以为苟安其位一日,则一日荣。疾病归田里,又以科名长其子孙,志愿毕矣。且愿其子孙世世以退缩为老成,国事我家何知焉?嗟乎哉!如是而封疆万万之一有缓急,则纷纷鸠燕逝而已,伏栋下求俱压焉者鲜矣。
(选自《龚自珍全集》,有删改)
(注)①明良:明君良臣。②气:知耻的精神。
【小题1】对下列语句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官益久,则气愈偷,苟且
B.地益近,则媚亦益工:巧妙,精巧
C.皆圣哲之言危:危险
D.小不,则头抢地而出霁:晴朗,引申为脸色好看
【小题2】(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的一组是
A.①士不知耻,为国大耻②行旅皆欲出于王
B.①而耻已存寡矣②今项庄拔剑舞
C.①教之耻为先②仆口语遭遇此祸
D.①彼心岂真敬畏哉②天之苍苍,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小题3】(小题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主上之遇大臣如遇犬马/彼将犬马自为/也如遇官/徒彼将官/徒自为也
B.主上之遇大臣如遇犬马/彼将犬马自为也/如遇官/徒彼将官/徒自为也
C.主上之遇大臣如遇犬马/彼将犬马自为/也如遇官徒/彼将官徒自为也
D.主上之遇大臣如遇犬马/彼将犬马自为也/如遇官徒/彼将官徒自为也
【小题4】(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开篇指出,一个国家最大的耻辱就是士人不懂得廉耻,而在当时,这样的人很多。
B.作者认为,大多数朝廷官员是不懂得廉耻的,只要通过必要的教育就能激发朝廷官员的知耻精神面貌。
C.作者指出,国家一旦有事,不要指望那些追求车马、卖弄花言巧语却又身居要职的官员们挺身而出。
D.作者认同贾谊的看法:君主不尊重臣子,也会造成臣子没有廉耻;君主应该尊重臣子,这样臣子也会按官吏标准要求自己。
【小题5】(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其于古者大臣巍然岸然师傅自处之风,匪但目未睹,耳未闻,梦寐亦未之及。
(2)如是而封疆万万之一有缓急,则纷纷鸠燕逝而已。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拥:持、拿
B.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夷:平坦
C.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舍:房舍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相:帮助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晋侯、秦伯围郑,其无礼于晋
B.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记游者甚众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
C.既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方破荆州,下江陵
D.然力足以至焉,人为可讥 况修短随化,终期
【小题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说到后洞“游历艰难”的一组是
①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
②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③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④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⑤ 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⑥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A.①②④B.①③④
C.③④⑤D.②③⑥
【小题4】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项是
A.作者认为要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需要志、力、物,三者中志最重要。
B.文章指出探求只要尽了志与力,即使不能到达险远、非常之境,也没有什么可悔的。
C.平坦而近的地方,游览的人多,但这些人看不到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D.作者对古人“求思之深”作了赞扬,但古人没有得出自己这样深刻的结论,也可惋惜。
【小题5】把上面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⑵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