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课内文言文阅读(15分)
【小题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3分)
A.莽苍者(往)蒙国恩(不久)家君作(宰相)
B.三径荒(接近)命途多(乖违,不顺)不名节(怜惜)
C.求之途(没有)侍东宫(任,充当)北海虽(远)
D.以久闻(特别)心远役(害怕)日西山(迫近)
【小题2】下列加点字词性活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谨拜表以B.或命巾车,或孤舟
C.吴会于云间D.而后乃今将图
【小题3】下列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舍簪笏于百龄    ②复驾言兮焉求    ③童子何知  ④农人告余以春及
⑤急于星火   ⑥今臣亡国贱俘 ⑦访风景于崇阿   ⑧彼且恶乎待哉   
⑨南冥者,天池也
A.①⑤⑦/②③/④/⑥⑨/⑧B.①④⑤⑦/②③⑧/⑥⑨
C.①④⑨/②③/⑤⑦⑧/⑥D.①⑤⑦⑧/②③/④⑨/⑥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5-01-16 04:09:5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而响应,嬴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殽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小题1】解释加点字:
(1)蹑足行伍之间  (2)数百之众  (3)非于九国之师也 (4)与陈涉度长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且夫天下非小弱也//以为轮B.会盟而谋秦//余自齐安行适临汝
C.追逐北//则师焉D.然陈涉牖绳枢之子//而此独以
【小题3】下列各组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的一组(  )
A.非銛钩戟长铩也//而耻学
B.今其智反不能及//而陋者以斧斤考即而求之
C.师道不传也久矣//赵奢伦制其兵
D.涵澹澎湃为此也//锲舍之
【小题4】选出下列各组句式相同的一组(  )
A.蹑足行伍之间//石之铿然有声者B.余威震于殊俗//古之人不余欺也
C.铸以为金人十二//蚓无爪牙之利D.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而笑李渤之陋也
【小题5】翻译句子: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
【小题6】结合课文内容简要阐释“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大意。

同类题3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径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小题1】庄子是_______时期道家学派重要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文字汪洋恣肆,意象雄浑飞越,想象奇特丰富,大量地运用________故事形式,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
【小题2】加点词解释:
(1)于是焉河伯始其面目(2)今我睹子之难也(3)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也(4)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
【小题3】句中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A.①顺流而行 ②面而视
B.①吾未尝此自多者   ②方存乎见少,又奚自多
C.①不知何时止不盈   ②自以比形于天地,受气于阴阳
D.①而轻伯夷义者 ②野语有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E.①吾长见笑大方之家  ②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教也。
【小题4】翻译句子。
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
【小题5】划线句阐述了什么道理?请联系现实生活作简要分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留侯论
(宋)苏轼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世人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
且其意不在书。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事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获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危矣。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哉?其身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迎。庄王曰:“其主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选自《古文观止》,有删改)
下列各句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匹夫见辱,拔剑而起B.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
C.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D.勾践之困于会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