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按要求答题。(本大题共 8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一)墨池记   曾巩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
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其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为其故迹,岂然邪真实
B.方羲之之不可以仕强大
C.盖亦以精力自者达到
D.王君之心推究、考察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有池洼而方以长有地隐而高
B.而以及乎其迹邪人之力而敝之
C.羲之之书晚善项伯夜驰之沛公君
D.曰王羲之墨池者无望民多于邻国也
【小题3】下列句子全部与王羲之相关的一项是( )
①尝慕张芝,临池学书   ②而尝极东方,出沧海
③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    ④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⑤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  ⑥推王君之心
A.①②⑤⑥B.①③④⑥C.①④⑤⑥D.①②③⑤
【小题4】与文中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王羲之仰慕张芝的书法,临池学书法,因长年在池中洗笔,池水为墨所染而黑,可见王羲之学习之刻苦。
B.王羲之因仕途坎坷,故寄情山水书法。
C.后世学书法的成就不及王羲之,往往是学习上不及王羲之勤奋。
D.王盛题字,曾巩作记都是为了勉励求学的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5-02-11 03:52:0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
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己未有善,曰:“我善是,是亦足矣。”己未有能,曰:“我能是,是亦足矣。”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未少有得而止矣,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其于人也,曰:“彼虽能是,其人不足称也;彼虽善是,其用不足称也。”举其一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新,恐恐然惟懼其人之有闻也。是不亦责于人者已详乎?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见其尊己也。
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吾尝试之矣,尝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是,强者必怒于言,懦者必怒于色矣。又尝试语于众曰:“某非良士,某非良士。”其不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其同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是,强者必说于言,懦者必说于色矣。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呜呼!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
将有作于上者,得吾说而存之,其国家可几而理欤!
【小题1】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 与:朋友,同伙
B.恐恐然惟懼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善:好事。
C.为是者有本有原 原:探求根源,推究
D.得吾说而存之存:留心,牢记
【小题2】下列六句,编为四组,全部都能证明“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的一组是(3分)
①举其一不计其十   ②以圣人望于人 ③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
④强者必怒于言 ⑤则其所疏远不与其同利者也   ⑥懦者必怒于色矣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⑥D.③④⑤⑥
【小题3】下列关于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作者认为,现在的君子却不像古时候的君子那样,他要求别人全面,要求自己却很少。
B.作者认为,身居高位而将要有作为的人,如果得到他所说的这些道理而牢记住它,国家就一定可以治理好了。
C.“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一句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毁”的根源在于“怠”与“忌”,众人对“良士”“非良士”的态度,又反映了当时的世风,证明了当时毁风猖獗。
D.作为古之君子的对立面,今之君子由于采取了责人待己的错误做法,所以于人于己都不利。

同类题3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贾 谊 论 苏轼
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用其才也。
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
愚观贾生之论,如其所言,虽三代何以远过?得君如汉文①,犹且以不用死。然则是天下无舜尧,终不可有所为耶?仲尼圣人历试于天下苟非大无道之国皆欲勉强扶持庶几一日得行其道将之荆州,先之以冉有,申之以子夏。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孟子去齐,三宿而后出昼②,犹曰:“王其庶几召我。”君子之不忍弃其君,如此其厚也。公孙丑问曰:“夫子何为不豫?”孟子曰:“方今天下,舍我其谁哉?而吾何为不豫?”君子之爱其身,如此其至也。夫如此而不用,然后知天下果不足与有为,而可以无憾矣。若贾生者,非汉文之不用生,生之不能用汉文也。
夫绛侯亲握天子玺而授之文帝,灌婴连兵数十万,以决刘、吕之雌雄,又皆高帝之旧将,此其君臣相得之分,岂特父子骨肉手足哉?贾生,洛阳之少年,欲使其一朝之间,尽弃其旧而谋其新,亦已难矣。为贾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绛、灌之属,优游浸渍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唯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安有立谈之间,而遽为人痛哭哉!观其过湘为赋以吊屈原,纡郁愤闷,趯然③有远举之志。其后卒以自伤哭泣,至于夭绝,是亦不善处穷者也。夫谋之一不见用,安知终不复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变,而自残至此。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是故非聪明睿哲不惑之主,则不能全其用。古今称苻坚得王猛于草茅之中,一朝尽斥去其旧臣而与之谋。彼其匹夫略有天下之半,其以此哉!愚深悲生之志,故备论之。亦使人君得如贾谊之臣,则知其有狷介之操,一不见用,则忧伤病沮,不能复振。而为贾生者,亦谨其所发哉!
[注]①汉文:汉文帝刘衡。②昼:地名。③趯然:跳跃的样子。趯,同“跃”。
【小题1】下列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之贤人,皆负可之才致:建功立业
B.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也勤:尽心尽力
C.夫子何为不豫:欢喜快乐
D.彼其匹夫有天下之半略:大体约略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将荆州,先之以冉有/是何楚人多也
B.所就者大,必有隐忍/吾欲护汝,不快吾意
C.王庶几召我/摇本以观其疏密
D.一朝尽斥去其旧臣而之谋/嬴而不助五国也
【小题3】下列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仲尼圣人历试于天下\苟非大无道之国\皆欲勉强\扶持庶几一日得\行其道。
B.仲尼圣人\历试于天下\苟非大无道之国\皆欲勉强扶持\庶几一日得行其道。
C.仲尼圣人历试\于天下苟非大无道之国\皆欲勉强扶持\庶几一日得\行其道。
D.仲尼圣人历试于天下\苟非大\无道之国皆欲勉强\扶持庶几一日\得行其道。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①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3分)
②若贾生者,非汉文之不用生,生之不能用汉文也。(4分)
③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是故非聪明睿哲不惑之主,则不能全其用。(5分)

同类题4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誜,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小题1】下面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
B.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学#科#网Z#X#X#K
C.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
D.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不可以已  已:停止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游泳
C.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 然:……的原因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黄泉:地下泉水。古代认为天地幺黄,而泉在地下,所以称为黄泉;又人死后埋于地下,故古人以地极深处黄泉地带为人死后居住的地下世界。
【小题3】文中用“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的比喻,其用意是
A.说明麻是很直的,蓬草和它一起生长也会直;涅这种染料很黑,白沙掉在里面就会染黑。
B.说明蓬和白沙太没有自己的特性了,太容易被改变了。
C.说明蓬草应该生长在麻中,白沙不能掉在涅这种染料里。
D.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在好的环境中就会受到好的熏陶,在坏的环境中就容易受到不好的影响。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