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古代诗文阅读,完成后面习题,共24分。
东粤士人郭某,暮自友人归,入山迷路,窜榛莽中。约更许,闻山头笑语,急趋之,见十余人藉地饮。望见郭,哄然曰:“坐中正一客,大佳,大佳!”郭既坐,见诸客半儒巾,便请指迷。一人笑曰:“君真酸腐!舍此明月不赏,何求道路?”即飞一觥。郭饮之,芳香射鼻,一引遂尽。又一人持壶倾。郭善饮,又复奔驰吻燥,一举十觞。众人大赞曰:“豪哉!真吾友也!”
郭放达喜谑,能学禽语,无不酷肖。离坐起溲,作燕子鸣。众疑曰:“半夜何得此耶?”又效杜鹃,众益疑。郭坐,但笑不言。方纷议问,郭回首为鹦鹉鸣曰:“郭秀才醉矣,送他归也!”众惊听,寂不复闻;少顷又作之。既而悟其为郭,始大笑。皆撮口从学,无一能者。一人曰:“或惜青娘子未至。”又一人曰:“中秋还集于此,郭先生不可不。”郭敬诺。一人起曰:“客有绝技,我等亦献踏肩之戏,若何?”于是哗然并起。前一人挺身矗立;即有一人飞登肩上,亦矗立;累至四人,高不可登;继至者,攀肩踏臂如缘梯状。十余人顷刻都尽,望之可接霄汉。方惊顾间,挺然倒地,化为修道一线。郭骇立良久,遵道得归。
翼日腹大痛,溺绿色似铜青,着物能染,亦无潮气,三日乃已。往验故处,则肴骨狼藉,四围丛莽,并无道路。至中秋郭欲赴约,朋友谏止之。设斗胆再往一会青娘子,必更有异,惜乎其见之摇也!《聊斋志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郭善饮,又复奔驰吻燥故:本,向
B.坐中正一客欠:缺少
C.离坐起溲,作燕子鸣窃:偷盗,盗窃
D.又一人持壶倾注:倒入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亦无潮气,三日
今其智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B.至中秋郭欲赴约,朋友谏止
吾与子所共适
C.继至,攀肩踏臂如缘梯状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用心躁也
D.中秋还集
寄蜉蝣天地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东粤士人郭某,傍晚从朋友那里回。路过一片山地的时候不小心途中迷路,走在一片榛树林与草生长很密的地方。
B.在大家对奇怪的鸟叫声议论纷纷的时候,郭秀才回过头却听到鹦鹉的声音道:“郭秀才醉了,送他回去!”。
C.山中饮酒众人相约中秋的时候还要再次相聚,并要求郭一定要。郭秀才非常爽快地答应了。
D.《郭秀才》是《聊斋志异》中短小精悍,意味隽永的优秀篇章。读后其景其情,令人难忘;其韵其味,耐人咀嚼。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君真酸腐!舍此明月不赏,何求道路?(3分)
(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3分)
(3)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3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5-03-18 02:51:3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3题。
释①秘演诗集序
欧阳修
予少以进士游京师,因得尽交当世之贤豪。然犹以谓国家臣一四海,休兵革,养息天下以无事者四十年,而智谋雄伟非常之士,无所用其能者,往往伏而不出,山林屠贩,必有老死而世莫见者,欲从而求之不可得,其后得吾亡友石曼卿。
曼卿为人,然有大志。时人不能用其材曼卿亦不屈以求合无所放其意则往往从布衣野老酣嬉淋漓颠倒而不厌。予疑所谓伏而不见者,庶几而得之,故尝喜从曼卿游,欲因以阴求天下奇士。
浮屠秘演者,与曼卿交最久,亦能遗外世俗,以气节自高。二人欢然无所。曼卿隐于酒,秘演隐于浮屠,皆奇男子也。然喜为歌诗以自娱。当其极饮大醉,歌吟笑呼,以天下之乐,何其壮也!一时贤士皆愿从其游,予亦时至其室。
十年之间,秘演北渡河,东之济、郓,无所合,困而归。曼卿已死,秘演亦老病。嗟夫!二人者,予乃见其盛衰,则予亦将老矣。
曼卿诗辞清绝,尤称秘演之作,以为雅健有诗人之意。秘演状貌雄杰,其胸中浩然,既习于佛,无所用,独其诗可行于世,而懒不自惜。已老,胠其橐,尚得三四百篇,皆可喜者。
曼卿死,秘演漠然无所向。闻东南多山水,其巅崖崛峍,江涛汹涌,甚可壮也,遂欲往游焉。足以知其老而志在也。于其将行,为叙其诗,因道其盛时以悲其衰。
【注】①释:僧人,和尚。②胠:打开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然有大志廓:心胸开阔,旷达
B.庶几而得之狎:亲近而态度随和
C.二人欢然无所间:隔阂,嫌隙
D.以天下之乐适:合适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往往伏不出使天下之人,不敢言敢怒
B.然喜歌诗以自娱因长句,歌以赠之
C.东济、郓燕、赵收藏
D.遂欲往游积土成山,风雨兴
【小题3】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构思独特,写的对象是秘演,但处处以另一男子石曼卿作陪衬,石曼卿对秘演诗的称颂,他的死使秘演感到痛苦等细节,都写出了两人深挚的交情。
B.本文对人物形象的描摹生动传神,两个“胸中浩然”“廓然有大志”的男子,都嗜酒,但秘演醉后乐在放浪形骸的嬉戏,石曼卿醉后乐在兴会淋漓的歌吟。
C.本文立意高远,通过对秘演、石曼卿均是气节高远的奇男子,却“隐”于草野这一事实的叙述,尖锐地指出了一个压抑和埋没人才的严重的社会问题。
D.本文感情真挚,作者虽然已步入仕途,却仍求贤若渴,对以秘演和石曼卿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笔端没有流有歌颂之意,但更多的是感叹惋惜之情。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
时人不能用其材曼卿亦不屈求合无所放其意则往往从布衣野老酣嬉淋漓颠倒而不厌
【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
而智谋雄伟非常之士,无所用其能者,往往伏而不出,山林屠贩,必有老死而世莫见者。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陶庵梦忆序

张 岱

陶庵国破家亡,无归止,披发入山,为野人。故旧见之,如毒药猛兽,愕窒不敢与接。作自挽诗,每欲引决,因《石匮书》未成,尚视息人世。然瓶粟屡罄,不能举火,始知首阳二老,直头饿死,不食周粟,还是后人妆点语也。

饥饿之余,好弄笔墨。因思昔日生长王谢,颇事豪华,今日此果报:以笠报颅,以蒉报踵,仇簪履也。以衲报裘,以苎报,仇轻暖也。以藿报肉,以粝,仇甘旨也。以荐报床,以石报枕,仇温柔也。以绳报枢,以瓮报牖,仇爽垲也。以烟报目,以粪报鼻,仇香艳也。以途报足,以囊报肩,仇舆从也。种种罪案,从种种果报中见之。

鸡鸣枕上,夜气方回,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今当黍熟黄粱,车旋蚁穴,当作如何消受。遥思往事,忆即书之,持向佛前,一一忏悔。不次岁月,异年谱也;不分门类,别志林也。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真所谓痴人前不得说梦矣。

昔有西陵脚夫人担酒,失足破其瓮,念无以偿,痴坐伫想曰:“得是梦便好!”一寒士乡试中式,方赴鹿鸣宴,恍然犹意非真,自啮其臂曰:“莫是梦否?”一梦耳,惟恐其非梦,又惟恐其是梦,为痴人则一也。

余今大梦将,犹事雕虫,又是一番梦呓。因叹慧业文人,名心难化,政如邯郸梦断,漏尽钟鸣,卢生遗表,犹思摹拓二王,以流传后世,则其名根一点,坚固如佛家舍利,劫火猛烈,犹烧之不失也。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自挽诗,每欲引引 决:自杀
B.今日此果报     罹:触犯
C.以藿报肉,以粝 ,仇甘旨也 报:报应
D.余今大梦将     寤:醒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无归止 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旁丛祠中
B.①昔有西陵脚夫人担酒   ②南取百越之地,以桂林、象郡
C.①为痴人则一也 ②生乎吾前,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D.①忆即书 ②不知将军宽至此也
【小题3】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昔日奢华,今日果报”的一组是( )
①以衲报裘,以苎报 ,仇轻暖也 ②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
③以藿报肉,以粝报 ,仇甘旨也 ④政如邯郸梦断,漏尽钟鸣
⑤以烟报目,以粪报鼻,仇香艳也   ⑥以途报足,以囊报肩,仇舆从也
A.①②③B.①③⑤C.①③④D.②④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己在家破国亡之时,隐居山中,如同野人。只因《石匮书》没有写成,所以还留在人间,但是经常无米断炊。
B.回想自己的平生,享受过的繁华富贵,五十年来,成了一场梦。现在黄粱都已煮熟,车子已从蚁穴回来,这种日子应该怎样来打发?
C.西陵有一个脚夫,为人挑酒,跌跤,把酒坛子打破了。就坐着想:“这是梦吗!”一个书生赴宴,说,这是梦吗。前者希望不是梦,后者希望是梦。
D.文末作者批评文人好名之心难改,实在是像佛家舍利子那样坚固,虽然用猛烈的劫火来烧它,还是烧不掉。
【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始知首阳二老,直头饿死,不食周粟,还是后人妆点语也。
(2)遥思往事,忆即书之,持向佛前,一一忏悔。
(3)一寒士乡试中式,方赴鹿鸣宴,恍然犹意未真。

同类题3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读李翱文

欧阳修

①予始读翱《复性书》三篇,曰:此《中庸》之义疏尔。智者诚其性,当读中庸;愚者虽读此不晓也,不作可焉。又读《与韩侍郎荐贤书》,以谓翱特穷时愤世无荐己者,故丁宁如此。然以韩为秦汉间好侠行义之一豪俊,亦善论人者也。最后读《幽怀赋》,然后置书而叹,叹已复读,不自休。恨翱不生于今,不得与之交;又恨予不得生翱时,与翱上下其论也。

②凡昔翱一时人,有道而能文者,莫若韩愈。愈尝有《感二鸟赋》,不过羡二鸟之光荣,叹一饱之无时尔;推韩愈之心,使光荣而饱,则不复云矣。若翱之心独不然,其赋曰:“众嚣嚣而杂处兮,咸叹老而嗟卑;视予心之不然兮,虑行道之犹非。” 又怪神尧以一旅取天下,后世子孙不能以天下取河北,以为忧。使当时君子皆易其叹老嗟卑之心为翱所忧之心,则唐之天下岂有乱与亡哉!

③然翱幸不生今时,见今之事,则其忧又甚矣!奈何今之人不忧也?余行天下,见人多矣,脱有一人能如翱忧者,又皆贱远,与翱无异;其余光荣而饱者,一闻忧世之言,不以为狂人,则以为病痴子,不怒则笑之矣。呜呼,在位而不肯自忧,又禁他人使皆不得忧,可叹也夫!

(注)①疏:注释。②又怪神尧以一旅取天下:又诧异李渊能用一支军队取得天下。神尧,指唐高祖李渊,他的谥号为“神尧皇帝”。③贱远:指职位低贱、被朝廷贬斥在远方的人。这里暗指范仲淹等。

【小题1】第①段作者“始读翱《复性书》”后不以为然;“又读《与韩侍郎荐贤书》”后的看法是    ;“最后读《幽怀赋》”后的感受是 。(用自己的话回答)
【小题2】阅读第②段,比较韩愈写《感二鸟赋》和李翱写《幽怀赋》“之心”有何不同。(用自己的话回答)
“韩愈之心”:
“翱之心”:
【小题3】对本文写作特点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A.借题发挥B.以小见大C.抑扬结合D.对比映衬
【小题4】宋代李涂说,欧阳修许多论及时政的文章“有‘呜呼’二字,固是世变可叹”。本文与《伶官传序》都有“呜呼”二字,请概述其所感叹的内容。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共8分)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夫子哂之哂:笑
B.以俟君子俟:等待
C.异乎三子者之撰撰:撰写
D.吾与点也与:赞成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用法和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2分) (   )
A.如会同,端章甫
B.风乎舞雩,咏而归
C.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D.且硕茂,早实以蕃
【小题3】下列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选文记叙了孔子和四个学生的谈话,以言志为线索,可分为“孔子问志”“弟子述志”“孔子评志”三个部分。
B.子路和冉有都志在为政,不过是所治理的国家大小不同而已,而公西华的志向是做一名“小相”,不想参与国家大政。
C.选文语言简短凝练,却恰当地表现出人物的精神气质,“率尔”一词体现出子路的自信率直,以及不谦虚的性格。
D.选文对孔子的描绘着墨不多,却刻画出一个态度和蔼、思想明智、和学生相处融洽、 对学生十分了解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居则曰:“不吾知也。”(2分)
译文:
(2)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2分)
译文: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贻华亭诸亲友诗序
(明)何良俊
余旅寓留都,故乡诸亲友每有来讯,即讽余南归。尝闻昔人以轩冕为桎梏。夫轩冕者本荣身之具也,然不免于牵曳,由达情任性者视之,其于桎梏等耳。若吴中士,竞营厚产,多者以万计,其次不减数千。故皆受有司绦笼,每一接见病若夏畦,其为桎梏,孰甚于是?
余羁旅贫困,有时绝粮,岂不知故乡尚有旧业可赖,或庶几不至乏绝?然士可杀不可辱,纵令饿死,不犹愈于低头就之乎?且良俊譬若笼中之鸟,今幸已解决,宁可自求更处笼中哉?脱去一笼,复入一笼,此自贻伊戚。他日谁复怜之?谁复念之?又谁复肯解放之耶?
夫建康旧都,其留守大臣暨诸僚,皆与内庭埒,但事简乏权,颇称闲局。士大夫避炎畏逼者辄来就之,并是一时胜流,亦皆怜才下士。见良俊颇工笔札,兼善名理,说剑谈兵,考文辨制,下至词曲亦能知其音调,故常下榻待之。又以良俊失意无聊,不欲责以苛礼。良俊性复疏宕,每至,即抵掌谈笔于其坐。诸公亦无牾也。假令亲友强之南归,不知教何此着此?其能免穷愁勃窣窘死哉?故聊寄傲以毕余年。古人常寄傲泉石,余乃今寄傲于公卿间,此亦一大奇事也。
吾家子晳,史称其明目秀眉,真素通美,博通群书,善于谈论,率到好狎,遨游人间,大言箕踞,公卿皆下之。时驾柴车,恣心所适,致醉而归,时人号为通隐。此即秣陵故事。今日良俊适在秣陵,熟知子晳千年之后,复有一云孙似之耶?辄用韵寄怀,以贻同好。
(选自《何翰林集》)
【小题1】对下列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即余南归讽:指责
B.见良俊颇笔札工:擅长
C.今日良俊在秣陵适:恰逢
D.以同好贻:赠送
【小题2】(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虚词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
A.尝闻昔人轩冕为桎梏又良俊失意无聊
B.然不免牵曳即抵掌谈笔其坐
C.留守大臣暨诸僚能免穷愁勃窣窘死哉
D.他日谁复怜复有一云孙似
【小题3】(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岂不知故乡尚有旧业可赖,或庶几不至乏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士大夫避炎畏逼者辄来就之,并是一时胜流,亦皆怜才下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请根据文意概括作者的品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