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课内语段阅读(12分,选择题每题3分)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小题1】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客有吹洞箫者
A.月出于东山之上B.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C.渺渺兮予怀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方其破荆州,江陵 ②西望夏口,望武昌 ③顺流而鱼虾而友糜鹿
⑤不知东方之既 ⑥始指之 ⑦孔子郯子 ⑧月明星稀,乌鹊
A.①③/ ②⑧/ ④⑥⑦/ ⑤B.①/ ②③⑧/ ④⑥⑦/ ⑤
C.①⑧/ ②⑤⑦/ ③⑥/④D.①④/ ②③⑥/ ⑤⑦⑧
【小题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此非孟德困于周郎者乎
A.凌万顷茫然B.古学者必有师
C.盖将自其变者而观D.师道不传也久矣
【小题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B.自余为僇人.
C.歌窈窕之章D.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5-05-07 04:17:1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古之圣王,所以潜处重闱之内而知万里之情,垂拱衽席之上,明照八极之际者,任贤之功也。陛下以至德淑姿,统承皇业,宜率身履道,恭奉神器,旌贤表善,以康庶政。自顷年以来,朝列纷错,真伪相贸,上下空任,文武旷位,外无山岳之镇,内无拾遗之臣,佞谀之徒拊翼天飞,干弄朝威,盗窃荣利,而忠良排坠,信臣被害。是以正士摧方,而庸臣苟媚,先意承旨,各希时趣,人执反理之评,士吐诡道之论,遂使清流变浊,忠臣结舌。陛下处九天之上,隐百重之室,言出风靡,令行景从,亲洽宠媚之臣,日闻顺意之辞,将谓此辈实贤,而天下已平也。臣心所不安,敢不以闻。
臣闻兴国之君乐闻其过,荒乱之主乐闻其誉;闻其过者过日消而福臻,闻其誉者誉日损而祸至是以古之人君揖让以进贤虚己以求过譬天位于乘奔以虎尾为警戒。至于陛下,严刑法以禁直辞,黜善士以逆谏臣,眩耀毁誉之实,沈沦近习之言。昔高宗思佐,梦寐得贤,而陛下求之如忘,忽之如遗。故常侍王蕃忠恪在公,才任辅弼,以醉酒之间加之大戮。近鸿胪葛奚,先帝旧臣,偶有逆迕,昏醉之言耳,三爵之后,礼所不讳,陛下猥发雷霆,谓之轻慢,饮之醇酒,中毒陨命。自是之后,海内悼心,朝臣失图,仕者以退为幸,居者以出为福,诚非所以保光洪绪,熙隆道化也。
——《三国志·吴书二十》
【小题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以处重闱之内 潜:秘密的,偷偷地
B.言出风靡,令行从     景:通“影”,像影子一样
C.昔高宗思,梦寐得贤   佐:辅佐,辅佐之才
D.非所以保光洪绪,熙隆道化也   诚:确实、实在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能体现君主圣明的一组是
①垂拱衽席之上,明照八极之际者 ②恭奉神器,旌贤表善,以康庶政
③外无山岳之镇,内无拾遗之臣 ④譬天位于乘奔,以虎尾为警戒
⑤严刑法以禁直辞,黜善士以逆谏臣    ⑥仕者以退为幸,居者以出为福
A.②③⑥B.③④⑤C.①⑤⑥D.①②④
【小题3】对文中划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是以古之人君/揖让以进贤/虚己以求过/譬天位/于乘奔/以虎尾为警戒。
B.是以古之人君/揖让以进贤/虚己以求/过譬天位/于乘奔/以虎尾为警戒。
C.是以古之人君/揖让以进/贤虚己以求/过譬天位/于乘奔以虎尾为警戒。
D.是以古之人君/揖让以进贤/虚己以求过/譬天位于乘奔/以虎尾为警戒。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慨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以臣子的身份向皇上进言,以古之人君,揖让以进贤,虚己以求过为论据,劝谏皇上明辨忠奸,发扬大业、兴隆道德教化。
B.本文言辞犀利,直接批评陛下加重刑罚以杜绝直言率语,废黜善人以拒绝谏诤的贤臣,不明毁谤赞誉的实质,沉沦迷恋宠臣的花言巧语。
C.文章举例说从前殷高宗原常侍王蕃忠诚恭敬,奉国为公,才能优异,却在他酒醉之时施以极刑,借以说明不辨忠臣对国家的危害。
D.作者担心皇上身处最高位置,居于深宫,亲近那些献媚取宠的小臣,每天听到的是阿谀之词,恐怕还会认为这帮人真的贤明,而天下也已经太平了。所以冒死进谏,表现了一位忠臣对国家的强烈责任感!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佞谀之徒拊翼天飞,干弄朝威,盗窃荣利。
(2)闻其过者过日消而福臻,闻其誉者誉日损而祸至。

同类题2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列小题。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可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盖,官盛则近谀。”鸣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小题1】对下列两组加点词含义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1)其为也,终不解矣   (2)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3)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1)与(2)相同,(3)与(4)不同。
B.(1)与(2)相同。(3)与(4)相同
C.(1)与(2)不同,(3)与(4)不同。
D.(1)与(2)不同。(3)与(4)相同。
【小题2】下列句子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C.小学而大遗
D.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小题3】对这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
B.作者认为那些童子之师也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但只是小学而已。
C.第二段作者接连用了三个对比,层层深入,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D.作者对于士大夫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反而还比不上他们,给予了强烈的批判和讽刺。
【小题4】文章第二段的对比论证:分别运用了哪三组对比?
(1)用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比;
(2)用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比;
(3)用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比;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小题。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
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小题1】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悟言一室之内
B.引以为流觞曲水
C.圣人不凝滞于物
D.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小题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彭殇为妄作”中的“彭”即彭祖。相传彭祖高寿,因此在中国文化里,彭祖就成了长寿的代名词。
B.这两段文字在句法上骈、散兼行,既整齐又灵动;引孔子之语抒发胸臆,表达了对“修短随化”的无奈和感叹。
C.正因为人生、自然是美的、有价值的,它们的消亡才让人痛苦。《兰亭集序》所表达的“痛”“悲”的背后,是对短暂生命的珍惜,对人生、自然的热爱和执着。
D.文章对“一死生”“齐彭殇”的老庄思想的批判加剧了人生的幻灭感,使得“悲”成为一代代人无法抗拒的宿命。
【小题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同类题5

文言文阅读
《与陈给事书》
韩愈
愈再拜:愈之获见于阁下有年矣。始者亦尝辱一言之誉。贫贱也,衣食于奔走,不得朝夕继见。其后,阁下位益尊,伺候于门墙者日益进。夫位益尊,则贱者日隔;伺候于门墙者日益进,则爱博而情不专。愈也道不加修,而文日益有名。夫道不加修,则贤者不与;文日益有名,则同进者忌。始之以日隔之疏,加之以不专之望,以不与者之心,而听忌者之说。由是阁下之庭,无愈之迹矣。
去年春,亦尝一进谒于左右矣。温乎其容,若加其新也;属乎其言,若闵其穷也。退而喜也,以告于人。其后,如东京取妻子,又不得朝夕继见。及其还也,亦尝一进谒于左右矣。邈乎其容,若不察其愚也;悄乎其言,若不接其情也。退而惧也,不敢复进。
今则释然悟,翻然悔曰:其邈也,乃所以怒其来之不继也;其悄也,乃所以示其意也。不敏之诛,无所逃避。不敢遂进,辄自疏其所以,并献近所为《复志赋》以下十首为一卷,卷有标轴。《送孟郊序》一首,生纸写,不加装饰。皆有揩字注字处,急于自解而谢,不能俟更写。阁下取其意而略其礼可也。
愈恐惧再拜。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属乎其言,若闵其穷也属:连续
B.不敏之诛,无所逃避诛:诛杀
C.辄自疏其所以疏:分条陈述
D.急于自解而谢,不能俟更写谢:请罪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韩愈认识陈给事多年,开始受到一些称赞,后来为生计奔波,不能经常拜见。
B.韩愈认为陈给事因为地位变得尊贵,伺候他的人变多,因而对贫贱之人和旧友的情感不再如以前专一。
C.韩愈从东京回来后拜见陈给事时,态度较冷漠,并无法理解陈给事的苦衷与情义。
D.韩愈最后不敢立刻去拜见陈给事,就写信阐明缘由,并将近日写的十篇文章赠与他。
【小题3】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道不加修,则贤者不与;文日益有名,则同进者忌。
(2)其邈也,乃所以怒其来之不继也;其悄也,乃所以示其意也。
【小题4】“阁下之庭,无愈之迹矣。”的原因是什么?简要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