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投时相书
欧阳修
某不
佞,疲软不能强筋骨,与工人田夫坐市区、服畎亩,为力役之劳,独好取古书文字,考寻前世以来圣贤君子之所为,与古之车旗、服器、名色等数,以求国家之治、贤愚之任。至其炳然而精者时亦穿蠹盗取饰为文辞以自欣喜。然其为道闳深肆大,非愚且迂能所究及。用功益精,力益不足,其劳反甚
于市区畎亩,
而其所得,较之诚有不及焉。岂劳力而役业者成功易,勤心而为道者至
之难欤?
欲悔其所难而反就其易,则复惭圣人为山一篑止焉之言,不敢叛弃。故退失其小人之事,进不及君子之文,茫然其心,罔识所向,若弃车川游,漫于中流,不克攸济,回视陆者,顾瞻徨徨。
然复思之,人之有材能、抱道德、怀智虑,而可自
肆于世者,虽圣与贤未尝不有不幸焉。禹之偏枯
①,郤克
②之跛,丘明之盲,有不幸其身者矣。抱关击柝,栖惶奔走,孟子之战国,扬雄之新室,有不幸其时者矣。
少焉而材,学焉而不回,贾谊之毁,仲舒之禁锢,虽有其时,有不幸其偶者矣。今以六尺可用之躯,生太平有道之世,无进身毁罪之惧,是其身、时、偶三者,皆幸于古人之所有者。独不至焉,岂天之所予不两足欤,亦勉之未臻欤?
伏惟明公履道怀正,以相天下,上以承天子社稷之大计,下以理公卿百职之宜,贤者任之以能,不贤者任之以力,由士大夫下至于工商贱技,皆适其分而收其
长。
如修之愚,既不足任之能,亦不堪任以力,徒以常有志于学也。今幸
以文字试于有司,因自顾其身、时、偶三者之幸也,不能默然以自羞,谨以所业杂文五轴贽阍人,以俟进退之命焉。
(选自《欧阳修全集》,有删改)
【注】
①偏枯:半身不遂。
②郤克:郤献子,春秋中期晋国正卿,身残志坚的元帅。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某不佞,疲软不能强筋骨 佞:才能 |
B.而可自肆于世者 肆:放纵,恣意而行 |
C.少焉而材,学焉而不回 少:年幼 |
D.皆适其分而收其长 长:长处,优点 |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粗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至其炳然/而精者时亦穿蠹/盗取饰为文辞/以自欣喜 |
B.至其炳然而精者/时亦穿蠹/盗取饰为文辞以/自欣喜 |
C.至其炳然而精者/时亦穿蠹盗取/饰为文辞/以自欣喜 |
D.至其炳然/而精者时亦穿蠹盗取/饰为文辞/以自欣喜 |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喜欢阅读古代的典籍,对古代圣贤君子的做法深入探究,他认为这样做的辛苦程度远远超过匠人农夫做体力活。 |
B.作者认为即使古代才华横溢、道德高尚、心忧天下的圣人贤者也会有不幸,而自己生于太平盛世是幸运的。 |
C.作者认为大禹、郤克、左丘明因身有残疾而不幸,而孟子、扬雄则因生不逢时而不幸,贾谊、董仲舒因为对手而不幸。 |
D.欧阳修写这篇文字的目的是表明自己比古代那些圣贤幸运,为能够凭着自己的学识和才能为国家出力而感到高兴。 |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欲悔其所难而反就其易,则复惭圣人为山一篑止焉之言,不敢叛弃。
(2)如修之愚,既不足任之能,亦不堪任以力,徒以常有志于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