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度支副使厅壁题名记
宋·王安石
三司副使不书前人名姓。嘉祐五年,尚书户部员外郎吕君冲之,始之众史,而自李纮已上至查道得其名,自杨偕已上得其官,自郭劝已下又得其在事之岁时,于是书石而之东壁。
夫合天下之众者财,理天下之财者法,守天下之法者吏也。吏不良则有法而莫守,法不善则有财而莫理。有财而莫理,则阡陌闾巷之贱人,皆能私取予之势,擅万物之利,以与人主争黔首,而放其无穷之欲,非必贵强桀大而后能。如是,而天子犹为不失其民者,盖号而已耳。虽欲食蔬衣敝,憔悴其身,愁思其心,以幸天下之给足。吾知其犹不得也。然则吾法而择吏以守之,以理天下之财,虽上古尧、舜犹不能毋以此为先急,而况于后世之纷纷乎?
三司副使,方今之大吏,朝廷所以尊宠之甚备。盖今理财之法有不善者,其势皆得以议于上而改为之,非特当守成法,吝出入,以从有司之事而已。其职事如此。则其人之贤不肖,利害施于天下如何也!观其人以其在事之岁时以求其政事之见于今者而考其所以佐上理财之方则其人之贤不肖与世之治否吾可以坐而得矣。此盖吕君之志也。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始之众史 稽:考查
B.于是书石而之东壁 镵:镌刻
C.盖号而已耳 特:特别
D.然则吾法而择吏以守之 善:修改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吏不良有法而莫守 欲苟顺私情,告诉不许
B.守天下之法者吏是寡人之过
C.理天下之财 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D.则其人贤不肖 奚以九万里而南为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安石这篇文章的构思不局限在眼前“厅壁题名”这件事情上,而是拓宽视野,从多方面加以发挥,直抒己见。这些政见都富有社会现实的针对性。
B.文中论述了财、法与吏三者之间互相制约的重要关系,并强调在实践中考察官吏的才能,这些都表现出作者敏锐的政治眼光和远见卓识,并为后来推行新法奠定了理论基础。
C.本文第一段简要交代“题名”之事,第二段则放开说理,指出整顿吏治是治国之本。强调没有完善的法制,国家便无从管理;没有良好的官吏,又难以守法。
D.文章叙事简洁,笔墨集中精炼而有变化。这种详略得当、能开能合的写法,显示出作者用笔的工妙。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观其人以其在事之岁时以求其政事之见于今者而考其所以佐上理财之方则其人之贤不肖与世之治否吾可以坐而得矣
【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虽欲食蔬衣敝,憔悴其身,愁思其心,以幸天下之给足。
(2)三司副使,方今之大吏,朝廷所以尊宠之甚备。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01-19 03:23:1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事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李密《陈情表》)
【小题1】对下列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伏惟:俯伏思量。古代下级对上级表示恭敬的用语。
B.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盘桓:逗留,徘徊不进的样子。
C.但以刘日西山 薄:迫近。
D.刘侥幸,保卒余年   庶:庶民,百姓。
【小题2】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够表达作者暂不赴命缘由的一组是(  )
①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②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③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④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⑤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
⑥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A.①②⑤B.②③④⑤C.②④⑥D.①③④⑤
【小题3】对这两段文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第一段开头强调“圣朝以孝治天下”,意在表明对于普通臣民来说,孝比忠更重要。
B.第一段中“况臣孤苦”上承课文首段,又为下段“臣之辛苦”一句张本。
C.第二段开头说“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结尾说刘“保卒余年”之后,当“陨首”“结草”以报,都是就“忠”“孝”二字而言,说得入情入理。
D.文章前两段侧重在虚实中动之以情,所选这两段则侧重在陈情中晓之以理。
【小题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2)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论习

曾巩

①治乱之本在君之好恶,好恶在所习。

②少习也正,其长也必贤;少习也不正,其长难与共为治矣。不幸而然,则将磨之。孰能磨之?择人焉。朝夕相与俱,出入言动相缀接焉,是则可磨之也。主然而是者助之,主然而违者替之,不释则极论之。勉焉。除其蔽欲而接之以道,不见邪者而变焉,其志素定矣,然后可与共为治。其为大体,不亦艰且勤与?

③然于习之也,有渐矣,古之所以为治者,岂异焉?此众官不有任也,岂必人之不材也?朝夕未尝相与居也,出入言动未尝相缀接也,是焉而不能助,违焉而不能替,不释而莫之极论也。其蔽欲日益固,其为道日益拙,所见寺人女妇邪者也。其志素定矣未也?其可共为治乎?其为大体,不亦怠且忽?

④噫!宰相虽尊也,然其见也有间矣。置斯职也,不慎欤!使职此者不尽也,而寺人女妇得其心,其谁曰可也?噫!左右侍从之官,其非所谓常伯、侍郎、给事、谏议、司谏、正言欤!

【小题1】第②段“不幸而然”中的“然”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己概括)
【小题2】第②段运用了假设论证,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小题3】翻译。
治乱之本在君之好恶,好恶在所习。
【小题4】下列对第④段中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宰相虽然养尊处优,但是他的见识也会有不足。
B.宰相虽然养尊处优,但是能看到治理国家不足之处。
C.宰相虽然地位高,但是他的见识也会有不足。
D.宰相虽然地位高,但是能看到治理国家不足之处。
【小题5】简述本文的观点,并对此加以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