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南水北调示意图
(1)东线方案主要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的________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图中A、B、C各段水道中能够自流输水的是________段。
(2)三条线路中,水质最差的是________线。
(3)南水北调产生生态效益是,增加调入区城市________和________,美化环境,改善城乡居民的卫生条件。缓解________大幅度下降趋势和漏斗面积进一步的扩大,控制________。
(4)解决上述地区缺水水问题,除了跨流域调水外,你认为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5)与南水北调工程中线和西线方案相比较,东线工程的优势和劣势条件是:
(6)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最大障碍是:
A.秦岭山脉
A.昆仑山脉
B.巴颜喀拉山脉 D.祁连山脉
(7)近年黄河下游断流现象未再发生,这主要是因为
A.下游地区降水补给充足
C.跨流域调水,紧急补充
D.上游地区大力节水 D.加强全流域水资源利用的综合调度管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0-05-10 06:44:1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2016年9月6日至9日,国务院南水北调办成功举办“同饮一江水”中线水源考查活动。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及引江济汉工程(旨在从长江干流中开挖一条人工运河向其第一大支流汉江“补水”)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此次考查活动的核心内容不包括( )
A.节约用水
B.生态环境
C.水质状况
D.围湖造田
【小题2】引江济汉工程的影响,错误的叙述是( )
A.增加汉江下游河段枯水期流量
B.解决长江中游洪涝灾害问题
C.缩短长江和汉江的水运距离
D.缓解汉江中下游水源短缺的矛盾
同类题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我国某区域图。
(1)图中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N为西电东送工程的
线,该工程的资源输入地位于我国四大地区中的
地区。
(2)渭河平原的地质构造属于
。图中甲山脉是我国
气候区的北界,该界线以北
(填耕地类型)广布,种植业发达。
(3)丙湖是
(淡水或咸水)湖;河西走廊分布着大量绿洲,这体现了地域分异的
分异规律。
(4)从整体性角度分析乙处形成“地上河”的过程。
同类题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伏尔加河流域人口众多,经济发达,流域曾进行多次综合开发,先后建成多座水利枢纽,修建了多条运河,但这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里海面积缩小。为拯救里海,俄罗斯曾制定了一个“北水南调”方案,拟从上游支流向伏尔加河调水,补充里海。下图为伏尔加河流域示意图。
(1)结合材料分析伏尔加河发展内河航运的优势。
(2)简述伏尔加河流域的综合开发带来的效益,并分析可能产生的生态问题。
(3)从地理角度分析调水工程建设需要考虑的问题。
同类题4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水利枢纽Q对R河下游的有利影响有哪些?
(2)图中M地形区是_____________,该区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
(3)在利用水资源发展农业生产过程中,最容易使图中A、B附近地区出现_______________问题。简要描述该问题产生的原因。
(4)图中N处水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水库名称),是我国某资源调配工程的起点,请评价该工程建设的条件。
同类题5
2014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从丹江口调水顺利进京、津(如图所示)。
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调水的有利条件包括( )
①地势总体上南高北低,可以利用地势自流 ②冰川融化量大,水源充足
③经济发展规模小,水质没有任何污染 ④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水资源丰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小题2】根据调水规划,7、8月份调水量相对较小,原因是( )
①江淮地区伏旱 ②江淮地区梅雨 ③华北地区春旱 ④华北地区夏涝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相关知识点
区域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
南水北调的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