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其下平旷,有泉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然,入之甚寒,问其,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节选自《游褒禅山记》)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有穴然窈:幽深
B.夫以近夷:平坦
C.无物以之相:帮助
D.后世之其传而莫能名者谬:差错
【小题2】(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常在于险远
A.有泉B.其愈难
C.火尚足以D.问其
【小题3】(小题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既有一般的游记的特点,细致描绘了褒禅山的景物,又有议论文的特点,记游的内容和说理部分紧密结合,前后呼应,结构谨严,形成别具一格的写作特色。
B.本文的主旨在于阐述要“有志”“尽吾志”的观点,另外也涉及“深思而慎取”的观点,因此,文章的选材、详略都紧扣这两个观点。
C.作者用对比和层层深入的方法说理,所阐述的道理具有普遍意义。
D.本文语言精当。记游部分,除为说理之外,没有多余的文字;议论部分,说理充分而有节制,没有无用的笔墨。
【小题4】(小题4)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05-19 05:07:4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高祖初入咸阳宫,周行库府,金玉珍宝,不可称言。其尤惊异者,有青玉五枝灯,高七尺五寸。作蟠螭,以口衔灯。灯燃,鳞甲皆动,焕炳若列星而盈室焉。复铸铜人十二枚,坐皆高三尺,列在一筵上,琴筑笙竽,各有所执,皆缀花瓣,俨若生人。筵下有二铜管,上口高数尺,出筵后。其一管空,一管内有绳,大如指。使一人吹空管,一人纽绳,则众乐皆作,与真乐不异焉。有琴长六尺,安十三弦,二十六徽,皆用七宝饰之,铭曰“璠玙之乐”。玉管长二尺三寸,二十六孔。吹之则见车马山林,隐辚相次,吹息亦不复见,铭曰“昭华之管”。有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人直来照之,影则倒见;以手扪心而来,则见肠胃五脏,历然无碍。人有疾病在内,则掩心而照之。则知病之所在。又女子有邪心,则胆张心动。秦始皇常以照宫人,胆张心动者则杀之。高祖悉封闭以待项羽,羽并将以东,后不知所在。

……

戚夫人侍儿贾佩兰,后出为扶风人假儒妻。说在宫内时,见戚夫人侍高祖,常以赵王如意为言,而高祖思之,几半日不言,叹息凄怆,而未知其术,辄使夫人击筑,高祖歌大风诗以和之。又说在宫内时,尝以弦管歌舞相欢娱,竞为妖服,以趣良时。十月十五日,共入灵女庙,以豚忝乐神,吹笛击筑,歌《上灵》之曲。既而相与连臂踏地为节,歌《赤凤凰来》。至七月七日,临百子池,作于阗乐。乐毕,以五色缕相羁,谓为相连爱。八月四日,出雕房北户,竹下围棋,胜者终年有福,负者终年疾病,取丝缕,就北辰星求长命乃免。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华酒令人长寿菊华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华酒。正月上辰,出池边盥濯,食蓬饵,以祓妖邪。三月上巳,张乐于流水,如此终岁焉。戚夫人死,侍儿皆复为民妻也。

(节选自《西京杂记》卷三)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焕炳若列星而盈室焉  盈:满。
B.辄使夫人击筑   辄:就。
C.吹笛击筑    筑:拍打。
D.菊华舒时   舒:绽放。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作蟠螭,以口衔灯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B.则众乐皆作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C.后出为扶风人假儒妻  愿为小相焉
D.就北辰星求长命乃免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邦入咸阳后,见到许多奇珍异宝,但一概不动,表现了他的政治谋略。
B.对咸阳宫的珍宝描写,有传说的虚构成分,作者只是对传说加以记载,而不出面评论。
C.侍女对皇宫生活的回忆,充满了留恋之意,作者这样写是为了含蓄地批评侍女贪图享乐的思想。
D.所选笔记段落,记事细腻,表现了笔记文的特点,作者不动声色地细细记载一些事情,结合历史全面来看,就会发现隐得很深的一些情感态度。
【小题4】(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九 月 九 日 佩 茱 萸 食 蓬 饵 饮 菊 华 酒 令 人 长 寿 菊 华 舒 时并 采 茎 叶 杂 黍 米 酿 之 至 来 年 九 月 九 日 始 熟 就 饮 焉 故 谓之 菊 华 酒。
(2)吹之则见车马山林,隐辚相次,吹息亦不复见。
(3)尝以弦管歌舞相欢娱,竞为妖服,以趣良时。

同类题2

阅读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项是
A.可乐也信:相信
B.虽舍万殊趣:同“取”
C.终于尽期:至、及
D.修短随化修短:长短,这里指寿命的长短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项是
A.当其欣所遇/而君幸赵王
B.犹不能不之兴怀/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C.已陈迹/谁大王为此计者
D.夫人相与/耳得而为声
【小题3】下列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一部分文字,王羲之着眼“死生”二字行文。
B.选文第二段,承上文“乐”字而来,谈“欣”,谈“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然后急转,谈得意总有尽头,人生总有尽头,从而导出本文正题“死生’二字。
C.转入“死生”这一正题后,作者否定了在当时的士大夫中很有市场的庄子的“一死生”“齐彭殇”的观点,很有积极意义。
D.文章结尾处,作者以旷达的话作结,有无穷逸趣。
【小题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3分)
(1)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2)固知—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同类题3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晏子治东阿三年,景公召而数之曰:“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今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于子。”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景公许。于是明年上计(年终考核地方官的政绩),景公迎而贺之曰:“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晏子对曰:“前臣之治东阿也,属托不行,货赂不至;陂塘之鱼,以利平民。当此之时,民无饥,君反以罪臣。今臣之治东阿也,属托行,货赂至,并重赋敛,仓库少内,便事左右,陂池之鱼,入于权家。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再拜,便僻。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子强复治东阿。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无复与焉。”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景公召而之曰 数:责备
B.寡人将加大于子   诛:杀
C.君反以臣 罪:怪罪
D.三年不   治:治理得好,太平
【小题2】对于文中划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
B.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
C.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
D.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
【小题3】下列对文意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晏子原先治理东阿三年,不徇私情,不贪钱财,能为百姓着想,却遭到了景公的责备。
B.景公表示要严厉惩罚晏子,晏子向景公请求改弦更张,继续治理东阿,决心再用三年,治理东阿。
C.晏子第二次治理东阿,一反原先的作法,却受到景公的赞许,晏子却要求告老还乡。
D.晏子表达了不再治理东阿,要求告老还乡的意愿后,景公立即离开座位,对晏子表示了感谢,并让晏子继续治理东阿。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下列小题。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积五六年,单于弟於靬王弋射海上。武能网纺缴,檠弓弩,於靬王爱之,给其衣食。三岁余,王病,赐武马畜、服匿、穹庐。王 死后,人众徙去。其冬,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律知武终不可胁    胁:威胁。
B.羝乳乃得归 乳:生子。
C.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去:弃掉。
D.武能网纺缴 网:结网。
【小题2】下列语句编成四组,全部表现苏武不屈品格的一项是(  )。
①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    ②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
③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④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⑤武能网纺缴,檠弓弩 ⑥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
A.①③④B.②⑤⑥C.①④⑥D.②③⑤
【小题3】下列对节选部分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卫律知道苏武最终也不可能通过威胁而投降,就把这事告诉了单于,这更激起了单于让苏武投降的愿望。
B.匈奴把苏武囚禁在地窖里,断绝供给食物,雨雪天,苏武只能吃毡毛,饮雪水。但始终没有改变自己的志向。
C.为了避免苏武和其随属来往,匈奴把他的部下及其随从人员常惠等分别安置到别的地方,进一步孤立他。
D.苏武到北海后,得到了於靬王的器重;於靬王死 后,丁令王令人盗去了苏武的牛羊,苏武又陷入了穷困中。

同类题5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下面小题。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夫以近,则游者众     平坦
B.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  景象
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之 帮助
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 用来……
【小题2】下列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孰能讥之乎 余亦悔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
B.不随止也   无物相之
C.造物者无尽藏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
D.于人可讥   何其然也
【小题3】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例句: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A.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B.悟言一室之内
C.而今安在哉
D.渺渺兮予怀
【小题4】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A.后代人犯了错并使之流传下去,而没有人能够说明白的事情,哪能说得完呢!
B.后代人弄错了它流传的文字,而没有人能够为它正名的事情,怎能说得好呢!
C.后代人弄错了它流传的文字,而没有人能够说明白的事情,哪能说得完呢!
D.后代人犯了错并使之流传下去,却没有人能够为它正名的事情,怎能说得完呢!